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轨道交通规划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点击量:20112
项目名称: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承接时间:2000-06-13
委托单位:
项目主持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全波
主要参加人:
项目简介:

   结合厦门城市规划发展目标和对城市远景发展趋势的分析,规划针对性采取的技术路线为:① 首先基于规划期城市发展目标,综合评价轨道交通在实现城市规划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中的作用,提出厦门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② 针对进出厦门岛鹰厦铁路利用的现实性问题,率先分析研究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和在轨道交通运输、线网构架中的规划策略。③ 在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及既有铁路利用策略指导下,分别构思以规划期为主层面的轨道交通基本线网方案和远景城市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线网扩展方案,综合确定厦门市轨道交通核心线网及远景城市不同发展决策下的弹性线网。④ 依据轨道交通线网构架,进行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分析、轨道交通系统及设施规划、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线网分期实施顺序,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及建议。

   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详细介绍:
   1.城市发展特点与项目特点

    1.1.城市发展特点

 

   厦门市正处于城市快速扩张中,规划期逐步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人口规模由现状的80万人发展到190万人(含同安),形成环西海域“单中心多核”的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

   以厦门岛为中心的职能辐射是一定时期内岛外各组团赖依发展的前提,在海域、山体、湖泊等自然条件因素的约束下,组团间联系通道的保障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同时,在城市的持续发展中,远景扩展潜存着西海域的延续扩张和城市开发向东海域转移的不同战略选择。

  1.2.项目特点

 

   鉴于城市发展的特点,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具有战略性的特点。规划研究的目标年限不局限于总体规划的2010年,而是以2010年规划期为基础目标,充分考虑城市用地开发和潜在的城市发展方向,注重协调轨道交通与未来城市发展的适应性。

  2.规划目标

   从适应厦门市城市发展特点和建立交通运输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出发,确定本次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为:

   ① 通过轨道交通系统的建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支持与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② 构筑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相协调的轨道交通线网,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③ 提出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和远景城市扩展的交通走廊空间。

  3.技术路线

   考虑到规划期厦门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性和远景城市发展的多选择性特点,规划采取的技术路线为:

   ① 首先基于规划期城市发展目标,综合评价轨道交通在实现城市规划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中的作用,提出厦门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

   ② 针对进出厦门岛鹰厦铁路利用的现实性问题,率先分析研究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和在轨道交通运输、线网构架中的规划策略。

   ③ 在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及既有铁路利用策略指导下,分别构思以规划期为主层面的轨道交通基本线网方案和远景城市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线网扩展方案,综合确定厦门市轨道交通核心线网及远景城市不同发展决策下的弹性线网。

   ④ 依据轨道交通线网构架,进行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分析、轨道交通系统及设施规划、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线网分期实施顺序,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及建议。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技术路线图

 

  4.  规划内容

  4.1. 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厦门城市发展趋势和规划期交通需求分析表明:① 岛内外联系通道的供需矛盾将伴随于城市发展进程中,反映出利用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承担岛内外客运出行的必要性。② 为促使“单中心多核”用地布局结构的实现,必须保障本岛中心至岛外各组团核心间的出行可达性。③ 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有必要形成轨道、常规公交两个不同层面的公交服务及公交发展结构。④ 岛内外各组团间大容量快速客运通道的建立将引导和促进城市合理发展,构筑城市主骨架。

   由此厦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以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未来厦门市组团间的主要城市客运走廊,并以此组织城市综合运输网络的接驳与协调。

  4.2.既有铁路利用策略

 

   厦门市既有铁路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决策在于两方面条件的取舍:① 既有铁路专业运输功能的保留与否和运输规模的大小;② 沿线开辟公交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模式等方面是否有足够的调整空间。

   从两个主要决策条件上判别,确定厦门既有铁路以剩余运能的利用为基础,通过开行市郊列车的方式提供城市化的交通运输服务。在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中,通过合理的换乘和衔接,使其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补充。

  4.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针对厦门市超常规发展和可能的多空间增长模式,轨道交通线网构成确定为以规划期为基础的核心线网和多选择性的远景发展线网。

   核心线网是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骨架,具有如下功能目标:适应规划期城市布局结构和主要发展方向、满足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需求、具有明显的轨道交通运输效果、线网兼有稳定性和扩展性、利于分期实施。

轨道交通核心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线网构架

主骨架体现的城市发展主方向

线路功能的有机协作性和轨道交通换乘的适宜性

线路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线路对规划用地的直接吸引、覆盖)

客运效果

规划期轨道线网客流吸引规模及客运效果(线网客运量、关键界面客流量、线网支持的客流主导方向、线网客运效果(平均乘距、客流强度、客流密度等))

对规划期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持(公交出行可达性的改善、城市出行OD分布形态的改观)

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改善(对出行方式结构的改善、对关键通道机动车交通负荷的降低、对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压力的分解)

线路运输效果评价(用于择选核心线网具体线路)

分期建设

线路实施的连续性、协调性

轨道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远景扩展

向远景不同城市发展模式扩展的适应性

 

   轨道交通核心线网由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市郊铁路组成,1号线沟通两个主要城市发展轴和机场、厦门站等区域客运换乘枢纽;2号线连接岛内各功能中心,并集散出入岛轨道交通出行;市郊铁路承担由杏林至厦门站、和平码头的轨道交通出行。

   厦门城市轨道交通核心线网方案图

   远景线网则根据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决策因素,在核心线网基础上进行延伸或扩展。针对城市远景西海域扩展模式,增加快轨3号线。针对城市远景东海域、环同安湾扩展模式,增加快轨4号线。

   相对稳定的核心线网与灵活的弹性扩展线网衔接、配合,形成稳定性和开放性兼备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其中核心线网对整个轨道交通线网的结构起稳固作用。

  4.4.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规划建立厦门市域主要辐射方向上客运交通走廊,优化常规公交专用系统和机动车快速通道,系统布局各运输方式的衔接换乘枢纽,形成厦门市多层次、一体化、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5.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以核心线网为基础,组织大运量、中运量、市郊铁路等不同等级的运行系统,提出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和车场等设施规划,并从国民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分析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分期建设。

  4.6.相关规划策略

 

   结合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提出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规划策略:

   ·预留轨道交通相关设施用地和控制远景轨道交通走廊空间;

   ·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

   ·制定与交通运输协调的城市发展战略。

  5.创新及特色

   项目的特色及创新主要体现在:

   ① 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研究,确定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

   ② 既有铁路利用策略研究,将既有铁路利用有机地融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

   ③ 针对城市远景发展的不确定性,独创性地进行开放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模式的有益探索。目前轨道交通规划模式多数建立在城市远景静态结构基础上,注重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静态稳定性,但对保持轨道交通线网开放性的重视不够,对线网开放性的理解也仅局限于轨道交通线路的可延伸性。开放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模式保障了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其规划思路和方法对高速发展条件下具有多种空间增长模式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意义。

   ④ 兼顾线网构架、客运效果、分期建设、远景扩展等多层面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确定的技术方法。

   ⑤ 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分析,及以轨道交通系统为中心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

   ⑥ 从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方面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和用地控制建议。

 
项目图片:
  • 城市规划结构图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轨道交通核心线网方案
  •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示意图
  • 轨道交通分期建设规划示意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