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  息 >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和谐交通,学术盛会
发布时间:2008-11-310:2:33来源:作者:admin点击量:5334   

和谐交通,学术盛会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侧记

杨  涛

 (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8年9月17日—19日,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联合主办,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南京市交通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协会承办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中山陵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得到了海峡两岸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学术界、工程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大会一共收到了204篇论文,论文署名作者达到600余人。大会《论文集》由东南大学出版社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同时正式出版。其中,经大会学术委员会两次集体审稿,有110篇论文全文入选、其余摘要入选。10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结束后,5篇论文作者在全体大会上作主体报告,10月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89篇论文分别在6个分会场参加了分组报告和交流。会议主题突出,内容精彩纷呈,点评精辟得当,讨论热烈踊跃!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和谐交通――都市交通发展新战略、新任务。围绕大会主题,会议安排了5篇主题报告,分别是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游庆仲先生作的《江苏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战略》,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理事长、台湾中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陈武正博士、教授作的《台湾地区运输课题与对策》,台北鼎汉国际工程顾问(股)公司董事长孙以睿先生作的《台北都会区大众运输的渐进式改革历程与发展》、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先生作的《跨越四大障碍,推进区域城市的整体发展——上海未来交通发展四谋》和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涛教授作的《构建畅达、绿色、和谐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精要》。这5篇主题报告作者均是海峡两岸交通学术界和工程界权威人士、资深专家。他们的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在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剧加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同步推进、机动化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等背景下,两岸交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区域交通、城市交通与城乡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前瞻认知与思索;对国内外特别是两岸区域与城乡交通规划建设和发展理念、经验乃至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反思;对如何构筑一个高效便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和谐综合交通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提升区域与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地区和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引导区域与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塑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的战略考量与谋划。与会的两岸学者和代表普遍反映,5篇主题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精彩权威,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

    本次大会共设六个分会场,89位论文作者围绕“和谐交通”主题下的10个子题以及交通节能、安全、环保以及道路桥梁工程结构、材料、施工、养护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探讨。

    来自南京市交通局运管处的丁爱民处长以“和谐交通体系构建的理念、规划与策略”为题,对和谐交通的内涵、外延作了较全面地阐述,对在和谐交通理念下交通行业建设管理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来自台湾康地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顏应明先生以嘉義市為例,探讨了都市人本交通系统规划的理念与策略及其实践。而来自台湾和大陆的两位高校在读研究生周依洁和丁哲同学则分别介绍了关于高龄日常生活交通需求特性和交通方式结构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江苏省建设厅规划处张鉴处长和王兴海先生以在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的亲身实践体会,交流了他们对基于公共政策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论、方法的解读和理解。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杨涛及其研究生陈艳玲介绍了针对折叠自行车是否允许携带乘坐地铁这一公众争议话题和政府立法议题所作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正好从一个侧面注解的交通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和谐交通构建的现实意义。

    台湾中山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所尹台生、李佳鸿报告了《全球化区域整合下高雄港自由贸易港区经营管理策略之研究》,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明图章报告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江苏海港发展》。江苏省交通科研院李大鹏、深圳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院薛博以及江苏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顾为东等分别就一体化战略下的各种交通方式比较优势和长三角、珠三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进行了有益探讨。

    由台湾淡江大学运输管理学系陶治中先生报告的《淡水镇大众运输导向发展策略研究》和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杨涛、顾克东、潘俊卿等以拉萨综合交通规划为例报告的《历史城区交通及旅游交通综合规划与策略》、《高原河谷带形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规划互动方法研究》,台湾“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研究生王正平报告的《政策规划理论与实务——以新竹市海岸之“蓝色公路”规划为例》,反映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越来越重视城市个性研究、特色保护和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而南京市交通局李颜平副局长报告的《南京市农村客运发展战略曁策略研究》、南京大学石飞博士报告的《城乡公交一体式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严文洁、蔡逸峰、周锡芳等报告的《郊区村道规划建设研究——以上海闵行区为例》则对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经验、方法等作了很好探讨。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所长薛美根等报告的《伦敦拥挤收费政策的论证、实施和发展历程》,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扈中伟等报告的《北京市交通拥堵评价应用研究》,上海海事大学王正教授等报告的《上海市小汽车出行成本研究》,台北交通局监理处处长郑俊明先生报告的《台北市信议快速道路大客車专用道开放小汽车行驶应用微观模拟决策分析》以及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於昊高级工程师报告的《治理江苏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研究》等,集中反映和展示了两岸交通界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和最新成果。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宁报告了《城市公交优先策略的思考和探讨》,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何继斌院长报告了《对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体系的思考》,天津市政工程局邹南昌高级工程师等报告了天津市公交周、无车日一些独到的实施经验,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研究所杨新苗教授及其研究生林泊生报告了《北京市公共交通换乘系统的发展与挑战》,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过秀成教授及其研究生张云翎、顾超逸报告了《常州市BRT系统站台换乘形式及改善方法》 ,台湾逢甲大学营建及防灾中心陈顗钧、曾国雄等先生报告了《城际高潜力公车路网规划之研究》,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翟长旭、周涛、刘海洲等报告了《区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模式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计划研究所廖庆隆教授报告了《捷运系统旅运量对都市再发展影响研究》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交流了两岸对公交优先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城际公交、公交枢纽等方面的成果、经验和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董事长符冠华所作的《江苏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高林杰、隽志才所作的《城市交通系统一体化仿真研究》、同济大学孙亚所作的《定点采集信息数据质量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同济大学教育部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叶亮所作的《基于浮动车行程车速的深圳道路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吴正、郭明旻等所作的《基于高速道路录像资料的交通流实测研究》、上台湾“交通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系博士生、国道新建工程局主任工程师蔡肇鵬先生所作的《高速公路车流管制模式运用资料之汇汇集分析与应用》、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陈必壮、董志国、王忠强等所作的《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研制》、《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影响参数讨论》较全面展示了两岸交通学术界、工程界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型。

    今年以来,大陆先后遭遇了南方冰雪、汶川地震、台风洪水等历史罕见的重大灾害自然,交通应急响应成为抗灾救灾重要前提和保障。为此,经两岸交通专家紧急磋商,及时增加了“防灾减灾交通应急预案与实施”作为本次大会子题之一,而且很快得到了两岸交通专家,特别是台湾方面交通专家的积极响应,征集到了10多篇关于该子题的高质量论文。参加分组交流的有:新竹交通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吳水威教授《都市地震防救灾道路路网之需求与规划》、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曾平毅、简贤文等的《台北联合车站防灾避难人数之推估》、台湾“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吳建生的《雪山隧道行車安全評估》、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明图章、范东涛、陈欣等的《国内外通用航空发展及我国通航在抗灾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等。他们的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防灾减灾交通应急预案与实施方面的极其宝贵的理论和经验。

    以大陆资深交通专家、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永燊教授和台湾地区著名交通专家、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主要发起人之一王传芳教授等为代表的大会主题报告和各分会场学术交流的主持人、评论人的精彩主持与点评,充满睿智、精辟、风趣、幽默,更启迪了与会代表们的心智,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博得了阵阵掌声,是本次学术盛会开得更加精彩、热烈、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