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  息 >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清华同衡学术周】“绿色·健康·城市基础设施”分论坛主题 发言综述
发布时间:2017-6-915:4:20来源:作者:点击量:2884   

  由清华同衡市政规划研究所、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绿色·健康·城市基础设施”分论坛于2017年6月8日上午拉开帷幕。围绕“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基础设施优化和创新”,多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并就“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病及其应对策略”进行讨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主持论坛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筱津致辞

   郑筱津院长从基多宣言谈起,对“健康•城市”这个概念进行解读,她指出,健康•城市”与之前提的“绿色生态城市”等概念相比,把人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也更符合“人的城镇化”的要求。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能否把人吸引来或者是把人留住成为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在规划中需要更加关注人本需求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人的价值的挖掘和提升。

   基础设施是保障城乡生产生活正常运转重要的支撑系统,在规划中要提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基础设施,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面对绿色、健康城市的要求,郑筱津院长强调基础设施规划中需要特别关注三个原则:

   ♦ 一是绿色可持续的原则:坚持以生态低冲击、资源低消耗和环境低影响为核心目标,促进城镇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二是高效与韧性、安全原则:确保城市功能的协调持续和高效运转以及系统安全稳定,并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设施的整体升级预留足够空间和弹性。

   ♦ 三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大,在规划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尊重生态本底条件,结合地方发展水平和建设方式,并考虑城乡差异来探索适宜地方的技术、标准和方法。

   同时,在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存量规划时代,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系统集成能力,充分运用精细化的智慧规划设计手段和方法,并积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

   张险峰总工程师指出,我国经过30多年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今面临城乡发展的“不健康”问题,或叫“城市病”问题。人口过度集聚造成空间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紧缺、土地硬化、热岛效应、区域雾霾、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以及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社会分层等。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是保证城市安全健康运行的基石,也是解决城市病、保障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生态、安全、智慧、可持续运营等要求已经更为具象地融进了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理念中。

   2、主题报告

   (1)王江燕:绿色低碳与健康出行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博士梳理了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以及1960年代汽车产业崛起时西方国家也经历过的反思机动化浪潮的社会变革,认为中国城市也应抓住国际规划思潮的转变,更加强调“活力城市、安全城市、可持续城市、健康城市”。

   总结团队十年来在可持续城市交通领域的工作方法,王江燕主任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规划案例提出了提升城市品质的5步骤。

   ♦ 步骤1:转变理念,以人为本设计城市。建立人的尺度,倡导人和车各行其道,和谐共处。

   ♦ 步骤2:通过调研了解城市。从人们对城市的体验和感受出发,梳理城市交通问题;

   ♦ 步骤3:建立高品质的街道网络。从连续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及出行环境、标识引导系统、与公共交通接驳、与城市公共空间联系等角度打造宜居、活力的城市;

   ♦ 步骤4:示范项目体现生活品质。在系统的规划之后,对一些示范项目区进行详细改造。在上海的案例中,通过增加步行空间、改善步行环境、摒除过境交通等方式,将街巷打造为生活网络和社区公共客厅,将高品质的步行、自行车网络延伸到整个黄浦区。

   ♦ 步骤5:推动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保障。目前我国对以人为本的标准尚不完善,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在完整街道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按照人、车、自行车和谐共处的理念,来优先分配街道上的空间。

   (2)张先来:行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北京市消防总队张先来总工程师从消防安全的视角谈到了理想的城市消防安全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从我们的理想来看,张先来总工认为健康城市首先应该是安全城市,安全城市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消防安全。消防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生活、所有单位的生产、城市的运行和整个社会的稳定。绝对的理想状态是城市没有火灾,但这就像希望人终生都不生病一样无法实现。我们要追求一种相对的理想,也就是城市的火灾起数要小、损失要小、社会影响要小。

   以北京市为例,张先来总工介绍了我们面对的消防安全现实。总的来说,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火灾风险依然较大,消防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短板。根据北京市消防部门的调查,城乡结合地区是目前火灾隐患比较大的地区,共涉及到67个街道乡镇和571个行政村,这些地方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还聚集着一些低端的产业。除此之外,老旧居民区、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及大型综合体、地下空间、轨道交通、易燃易爆、文物古建也存在各自的火灾风险和防控难度。

   张先来总工提出了城市消防安全解决路径的选择。

   ♦ 一是消防工作需要融入社会。政府要主导、主体要负责、全员要参与。

   ♦ 二是消防工作需要职业水准。我们的消防管理人员和灭火救援处置人员都需要职业化水准。

   ♦ 三是消防工作需要科技支撑。首先要科学评估火灾风险,其次是全面提升消防人员、消防产品以及消防管理的品质,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包括人员培训、灭火救援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更加完善的标准作为支撑。

   张先来总工还提到,国家和地方现在对消防总体的规划越来越重视,目前北京市消防总队正在修编最新的北京市城市消防规划,他希望通过科学规划以及大家的共同参与来给城市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

   (3)张晓昕:关于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思考

   北京市城市规划院市政规划所张晓昕所长以北京市为例,从模型的构建、动态维护、风险评估、排涝除险四大方面介绍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以及几点思考和认识。

   张晓昕所长指出,我国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都要求采用模型来对超过2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进行雨洪模拟计算。在工作中构建“管道+河道+地表”的内涝评估模型已经是普遍共识。通过北京市的实践证明,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还需要依赖于数据及参数的准确性,这直接影响到模拟结果的判断以及后续规划措施的确定。行业内应更加重视模型的率定和稳定性,提升规划科学性。

   在洪水、涝水的治理中,遵循输送与储存结合的思路。在输送中,除了传统的管道、河道之外,还应该重视道路对涝水的输送功能。对涝水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尤其是通过理顺道路竖向控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工作,也是当前北京市内涝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蓄滞是提高防涝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源头蓄滞主要是净化利用作用,过程蓄滞主要起到削峰作用、末端蓄滞具有错峰功能,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的位置开展蓄滞措施。

   (4)王晨:PPP项目技术服务视角下的黑臭水体整治思路初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源能源所副所长王晨以海口市为例,从海口市黑臭水体整治需求、目标和现状谈起,介绍了黑臭水体整治的“PPP+EPC+跟踪审计+全程监管”模式,并梳理了中规院在其中担当的“系统规划+设计监理+技术服务”的技术服务定位:

   ♦ 系统规划:对整个水体的整治进行系统和顶层设计,从排水系统、流域和生态环境层面进行整体的设计和把控。

   ♦ 设计监理:在整治过程中对项目建议书、可研、设计、实施进行全程监管,避免PPP资本方过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维护实施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持续性。

   ♦ 技术服务方面:为政府方提供技术支撑,现场施工技术指导以及整体统筹。

   基于现状的条件,海口市在黑臭水体整治中,提出以控源截污、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为主线,结合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和基础设施修复,在系统推进水体治理的同时,带动整个周边地块统筹开展城市病治理和城市更新工作。

   王晨所长指出,从定位上看,我国正在大力推行PPP模式,规划院应该作为一个智库,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过程提供第三方的监管和技术服务,更好地把PPP工作引导到良性的通道上。

   从技术方面来看,应发挥规划院的优势,以系统思维,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来统筹推进城市治水工作。

   ♦ “点”层次:通过借助PPP模式的平台,实现设施的落地,达到具体治理目标和成效。

   ♦ “线”层次:以系统的思维,水陆统筹,结合海绵城市和生态治水的理念,协同治理流域的水问题。

   ♦ “面”层次: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统筹带动整个周边地块发展,提高土地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提升。

   (5)祝文君:可持续城市问题与地下空间利用思考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地下工程研究所祝文君教授从我国城建领域热点话题难点问题谈起,介绍了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手段的机理和特征;提出了地下空间整合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引领空间和设施创新的思路;并进一步指出善用地下空间要关注的三个关键内容和未来地下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

   第一、地下空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载体,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品质及运行效率,为城市生产生活和社会政治目标,提供健康高效的空间结构。

   第二、地下空间利用从城市基础功能向城市重点地区整体功能扩展,未来对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集成的整体演化有引领作用,已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但需要科学清晰完整的认知和协同有机的整体控制。

   第三、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病、建设健康可持续城市的重要支撑和途径。它是市政基础设施及人防工程的基本载体,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对生产生活及交通污染进行封闭和处理后排放,提供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舒适室内空间。

   健康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核心目标,是发挥地下空间的资源与技术能力优势,把支撑城市的非地面核心功能转移到地下,为地面开敞和绿地自然空间、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延续创造条件,提高城市空间紧凑度和连续性。

   (6)黄伟: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活----未来城市交通的规划思考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交通所所长黄伟从近两年兴起的共享单车谈起,总结了目前交通领域已经出现的技术和模式创新,包括无人驾驶、超级高铁(Pneumatic Tubes,又称为胶囊高铁)、地下物流、人工智能等支撑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共享模式、自组模式等模式创新,认为未来交通资源的充分共享将使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极大提高,当前交通供需失衡的状况将得到极大缓解。

   黄伟副总规划师也对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作出了预判。他指出,城市交通需求特征将出现显著变化,出行负荷(人公里/车公里)总量大幅增加,而随着无人驾驶和共享模式的成熟普及,私人机动化增长速度将呈下降趋势;交通用地需求减小和通勤距离敏感性变化将引起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城市街道将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和设计。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重点将从解决拥堵转向提高出行品质、强调出行体验和保障所有人群的无障碍出行;传统的交通规划和管理决策也需要向精细化转变。规划师应保持加强自我认知,发挥“普及常识、建立共识、协调机制、预留控制”的职责;在坚守“对人的关注、社会公平、绿色、集约”的价值观引导下,主动培养精细化的设计、制度建设和实施、跨专业知识面拓展等能力。

   主题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高端对话,纷纷从各自的专业出发,探讨了对城市病的理解,并一致建议应当在今后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加强全面统筹,提升其对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

   在高端对话结束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和副院长郑筱津向各位专家赠送了本次学术周的纪念品并与大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