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7年 第6期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聚焦
点击量:6356

Highlights on the Chinese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Week and Car Free Day Event

编者按:2007年9月16—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全国110个城市同时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交通委以及承诺开展此次活动的城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企事业单位、媒体、社会团体与市民等广泛的公众参与。由于本刊篇幅有限,特部分编选有关此次活动的评论与反响,以期对类似活动的开展有所裨益。

媒体报道摘要

“无车日”呼唤“公交文化”

  · 市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交通

  对私家车普及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无车日”的重点不在于讨论限制小汽车发展,而在于思考如何建设更快捷、便利和绿色的城市公交体系。要真正确立“公交优先”的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交通观念尤为重要。“无车日”提倡领导带头使用公共交通,不仅可以扩大活动的宣传效应,还为城市的管理者提供了一次实地考察民情的机会:看看我们的市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交通。

  要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首先要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城市道路的建设和规划都暗含着小汽车优先的原则。据统计,我国大中城市交通中,公交出行只占总量的10%~25%,而发达国家为40%~60%。如此匮乏的公共交通资源,显然无法满足城市不断扩张和居民出行增加的需求。

  更有甚者,有限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还经常为机动车所侵占。在此次“无车日”活动中,建设部要求各地清理机动车乱占、乱停现象,“还路于民”。希望类似整顿不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之举,而能纳入城市的日常管理之中。

  · 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和管理细节上“以人为本”

  近几年,不少大中城市相继建成地铁、轻轨等新型公共交通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却因站点设置等一些细节上的不当,使方便打了折扣。例如,上海地铁1、2号线间的换乘通道步行长达10 min,成为“地铁族”的心头之憾。而在香港,地铁换乘只须挪几步,到对面站台即可,类似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了公共交通的魅力。

  · 打破“小车崇拜”是公交文化的重要内容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车和人的身份、地位、财富联系起来。战国时冯谖就对孟尝君抱怨“出无车”。现在,也总有人把官员的级别和车挂钩。国人初到欧美国家,看见汽车远远驶来,总会习惯性地收住脚步,不料车到交叉口处停下来,主动避让行人。而国内不少私家车主,即使是在住宅小区里遇见老人、孩子,一样大摇大摆鸣笛示意行人避让。这种“以车为贵”的集体无意识,阻碍了人们对公共交通以及小排量汽车的选择。

  2005年,北京首次试点“无车日”,民间组织积极呼吁但响应者寥寥;2007年,由建设部牵头,110个城市积极参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无车日”从冷清到热闹,反映了人们对汽车与人、城市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公交族”来说,这种思考其实就是简单的愿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地使用公共交通。

来源:人民日报

“无车日”理念能延伸多远

  2005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进入中国的第5个年头,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不但机动车拥堵依旧,很多有车族对“国际无车日”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相当“肤浅”。2年过去,从几个重点城市到110个城市,从1天到1周,“无车日”理念的推广得到了很大延伸。

  但是,“无车日”理念的延伸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活动,还需要在日常的城市管理思路上得到体现,更需要转变每个小汽车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步入汽车社会的门槛。作为小汽车拥有者、驾驶者,应当从“无车日”中学到什么呢?

  首先应是如何和谐处理有车同用车的关系。可以买小汽车,但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小汽车却体现了对汽车社会的认识。即使经济条件足以支撑使用大排量豪华车在街上闲逛,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舍弃社会责任,造成的后果将是非理性并可怕的。

  另外,小汽车拥有者、驾驶者如何和谐处理与公交、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关系也值得人们深思。在北京机动车与自行车混杂的街头,机动车大鸣喇叭似乎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可是在罗马城中,小汽车几乎都不会有这样的举动。因为当地小汽车使用者都知道,那些骑自行车的人不会给他们的后代造成任何污染。在罗马起伏的坡路上,即使自行车再慢,后面的汽车也不会大声按喇叭,这既是一种对环保的尊重,也是一种对现代交通文明理念的认同。这种现代交通文明理念同样应当是“无车日”人们反思的重点,需要延伸到人们出行的每一天。

来源:新华网

“无车日”是对汽车文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