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15年 第3期
交通资讯
点击量:2256

国内瞭望

Domestic Briefs

  

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km2,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华网,2015-04-07)

国务院部署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决定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更好地服务和便利群众。以促改革、调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一是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二是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三是完善特许经营价格或收费机制,政府可根据协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并简化规划选址、用地、项目核准等手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给予差异化信贷支持,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四是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益质押贷款,鼓励以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项目资本金,支持项目公司成立私募基金,发行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拓宽融资渠道。五是严格履约监督,保障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吸引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

   (新华网,2015-04-2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新《预案》”)。与2005年实施的《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相比,新《预案》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扩大并重新界定了预案的适用范围。即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因列车撞击、脱轨、设施设备故障、损毁,以及大客流等情况引发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二是健全组织指挥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属地负责的应急原则,明确国家、地方的组织指挥机构及其相应职责,并要求地方根据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运营单位是运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责任主体,专家组对运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要求加大对设施设备和环境状态以及客流情况等的监测力度,对各类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细化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行动措施。四是界定事件分级标准和分级响应机制。将突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个级别,并明确了划分标准。五是提高了处置评估要求。要求运营突发事件响应终止后,由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对事件处置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六是完善了应急保障措施。明确了通信、队伍、装备物资、技术、交通运输和资金六方面的保障措施,对相关部门和单位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新华社,2015-05-1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持续聚焦城镇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发改系统深入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会议,对城镇化进行研究和部署。会议指出,2015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集中攻坚、重点突破的关键年,要继续强化统筹协调,推动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要着眼于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中小城市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实施“一融双新”工程、开展20项重点工作,力争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将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向试点地区倾斜,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会议强调,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新型城镇化既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也是投资需求的“加速器”,是促进创新创业、深化改革的综合平台。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作用,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经济参考报,2015-05-14)

14个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初见成效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相关原则、方法已基本确定。下一步,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再扩大,争取划定全国600多个城市的开发边界并严格管理。城镇边界划定的基本要求包括:一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二要坚持节约优先,三要坚持保护优先,四要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五要做好与现行规划的衔接,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对规划做出调整,如果涉及调整原来规划,要依法定程序办理。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有三重意义:一是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有利于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三是通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尽可能地把自然本底守住,把城市放在大自然当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05-11)

《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在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的前提下,上海市已经进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增长时代。城市内涵增长要借助城市更新来实施,《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更新办法》)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不同于过去城市建设中的城市扩张、大拆大建,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改善的建设活动。上海市建成区内还存在城市能级不高、活力不足、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仍有较大缺口、城市非机动交通系统便利化程度不高、城市风貌保护不够等问题。未来城市更新的重点将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活力,促进创新发展;强化社区服务,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市民交往;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建筑和生态街区建设;完善非机动交通系统,方便市民生活和出行;塑造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改善城市景观;改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保障市民安居乐业等。

   《更新办法》主要适用于上海中心城区内经认定的城市更新地区,旧区改造、工业用地转型、城中村改造等地区将按照其他规定执行。城市更新并非简单的改建,而是在区域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所需的各类公共要素,继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更新方案。例如,市民普遍关心的公共活动空间、交通配套、文化设施等,都将在城市更新中得以改善。同时,上海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也将在城市更新中得到保护。

   《更新办法》提到,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将鼓励开发商提供公共空间,并换取建筑高度和面积的增加;部分历史建筑的建筑面积不计入规定总量。土地开发方式也有所创新,将按照存量补地价的方式,支持现物业权利人或者现物业权利人的联合体、依据规划重新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解放网,2015-04-29)

广州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仅7%~8%

   广州民间环保组织“拜客广州”召开绿色出行论坛,并发布最新《广州市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1984年,广州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是35%,《2005年广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显示,该比例下降至8.2%,近几年稳定为7%~8%。与步行交通政策保持稳定状态相比,广州市自行车发展政策发生较大调整:从限制发展到鼓励作为公共交通接驳工具以及休闲健身工具。

   4个中心城区自行车使用现状调查显示,老城区自行车出行比例较高,新城区较低。从道路布局看,老城区道路狭窄、路网稠密,多为短距离出行。自行车道虽屡被压缩,仍保留一定基础。停车方面,老城区自行车多停放在路边或人行道上,或在广场、商场前的空地,停车便捷。过街便捷度方面,老城区人行横道设施占比较高,方便自行车通过。自行车道被占用、自行车通过道路交叉口受人群阻碍、车道不连通及配套服务不足等是广州市自行车发展的制约因素。

   (信息时报,2015-05-15)

杭州市小汽车限购措施成效明显

   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发布一份针对杭州市实施小汽车限购措施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限购措施实施一年以来,小汽车增速明显放缓,拥堵加剧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并经受住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带来的严峻考验。

   在实施限购前,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年增幅长期保持在15%以上。限购政策实施一年后,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由118万辆增至122万辆,增幅仅为3.4%。每月机动车增加不足3 000辆,仅相当于限购前的1/5。路网总体运行也表现平稳,至2015年4月,早晚高峰平均拥堵指数同比由5.3降至5.1,拥堵程度不仅未上升,还出现小幅下降。同时,日均中度及以上拥堵持续时间同比由近2 h缩减至1 h 35 min,降幅达17%。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早、晚高峰时段车速同比分别提高1.3%与3.7%。 其中,中河上塘高架主线交通明显改善,晚高峰车速由20.2 km·h-1上升至30 km·h-1,升幅高达48.7%。

   (现代金报,2015-05-13)

    

海外扫描

Overseas Briefs

  

世界银行:中国应加速公共交通一体化

   世界银行在发布的《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和系统整合》报告中称,整合服务计划、车站、票务和乘客信息,可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收入。报告指出,公共交通系统缺乏一体化,例如,乘客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多次换乘,且每次换乘的时刻表和换乘站都不同,而提供给乘客的交通信息也缺乏协调,一直是乘客满意度调查中的突出问题。报告作者之一、世界银行首席城市交通专家方可说:“公共交通形成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系统才能实现高效运营,这一点对于像中国、印度这样快速城市化的经济体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国家的城市中,公共交通必须与私家车竞争。”

   报告认为,公共交通一体化应当考虑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所有因素,确保乘客在整个旅途中的安全舒适。其中包括协调公交网络各环节的衔接,以尽量减少线路重复和换乘次数;服务计划整合要确保经停或终点在某个站点的所有公交线路在同一时段运行,避免造成乘客无车可乘;对于衔接相同换乘站的车次较少的线路,尤其需要协调好以便尽可能缩短换乘时间。

   同时,票价的设定和支付方式也应当方便乘客。例如,统一的电子售票系统可根据距离或时间收费,而不以乘客换乘次数为标准,这也有利于不同的公交运营企业根据乘坐特定交通工具的里程公平地分配运营收入。此外,为乘客提供全面的、容易看懂和便于查找的交通信息也很重要,这种信息应当普及到居民家中、工作单位、学校、公共汽车和列车以及枢纽站和换乘站。

   (上海金融新闻网,2015-04-15)

洛杉矶公布可持续城市计划 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关键

   洛杉矶市市长公布洛杉矶首个可持续城市计划,并表示:“我们预计,到2035年,至少有50万新增人口在洛杉矶安家。我们的首个可持续性计划详细阐述了未来数月数年中我们必须采取的行动,以确保洛杉矶在未来仍是一个环保健康、经济繁荣、人人机会均等的城市。”该计划中的多项承诺引人注意,例如首次承诺洛杉矶港的货运将实现零排放,首次承诺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削减80%,首次承诺减少人均车辆行驶里程。这一计划包括了到2017年的短期目标,以及到2025年和2035年的长期目标。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洛杉矶市将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太阳能、节约用水和绿色就业等方面达到美国领先水平。

   (人民网,2015-04-20)

西雅图启动全景式交通改革计划

   西雅图市长启动一项堪称惠及未来10年的全景式“西雅图动起来”交通改革计划,内容涵盖步行、骑车、驾驶和货运模式的创新以及效率评估,以期最终达到人与物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城市里更加顺畅地动起来。西雅图市长表示:“该项交通改革计划将促进未来10年西雅图交通系统的转型发展,基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有机会重新定义人们出行以及货物运输方式。”

   “西雅图动起来”旨在创造一个统一的交通战略,所以将把重点放在可以服务各种出行方式关键节点和项目上。以某区域通往市中心的项目为例,计划中根据需求分阶段先实施公交服务拓展再进行轻轨建设,同时鉴于该区域人口居住密度较大,提出将在该路段投资兴建智能交通标识系统,提高行人和骑车人的安全指数同时合理控制机动车流量。启动此次交通改革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断增多的人口引导更多市民采用步行、骑行、拼车以及公共交通出行,同时力争在2030年前将交通事故死亡率降至零。所以,西雅图交通局将重新规划部分道路,增加交叉口人行道以及自行车道,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分析结果增加道路安全设计,以减少人为安全隐患。

   “智能维护”是西雅图新型交通系统中的一项重头戏,针对车辆、道路磨损老化,不同路标设置位置是否在不同人群的视线范围内等等交通设施的改善和整治都将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从而提高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指数。该项计划根据成本测算列出了未来10年内各项新建和改善交通设施项目,同时制定了绩效表格以追踪各项具体计划中子项目的执行情况。

   (深圳特区报,2015-04-13)

日本警察厅开始逐步完善超高龄化社会的交通安全系统

   根据日本警察厅2014年发布的白皮书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致死率(死亡数÷死伤数×100%)达到52.7%,首次突破50%,约为其他年龄层的6.6倍,此统计结果引起了日本政府在高龄出行者交通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政府从2014年起开始逐步完善针对未来日本超高龄化社会的交通安全系统,主要做法如下:

   基础设施方面,逐步增加交通标志标线尺寸与反光度以及普及音响式信号灯等;新型交通安全技术开发方面,鼓励丰田、本田等汽车公司研发针对高龄驾驶人的辅助驾驶及预警技术;高龄非机动车出行者方面,通过民间志愿者,利用非机动车驾驶模拟器开展“挨门挨户”的出行安全教育;针对70岁以上的高龄驾驶人,在其驾照更新时,警察厅将增加实施一系列严格的驾驶适应性判定实验,针对检查不合格的高龄驾驶人将暂时或永久停发驾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s://www.npa.go.jp/hakusyo/h26/honbun/

   pdfindex.html。

日本政府出台关于“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研究开发”计划

   2013年,日本政府内阁会议上通过“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最前沿IT国家”的宣言。其中“到2018年前后实现年交通死亡人数在2 500人以下,在2020年之前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世界第一”的口号最为引人注目。为达成此目标,日本政府从2014年年初开始制定关于“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研究开发”计划,经过一年酝酿,于2014年11月30日正式出台。按照计划,日本政府将从2015年起开始增加对车辆自动驾驶系统、道路与车辆信息交换方面的研发投入。主要包括4个方面: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与实证(动态地图的开发、驾驶模型生成技术的开发等);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率与交通拥堵的基础技术整备(区域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视化研究等);国际合作的构建(自动驾驶系统的社会可接受性研究等);对于未来城市交通的系统研究(关于超高龄化社会的交通系统构筑研究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www8.cao.go.jp/cstp/gaiyo/sip/keikaku/。

   (以上2则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信息科学研究科王鹏飞,2015-05-12)

远景交通预测与规划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20年的远景规划似乎已经是规划师对未来最远的预判和计划了。但是不知什么时候起,30年甚至是50年的远景规划也悄悄地进入了规划师的工作范围。这一趋势对交通预测意味着什么?交通人员应该如何应对?最近西方交通流预测的专业人士展开了大讨论。对此讨论有兴趣的读者请访问:https://www.linkedin.com/grp/post/2168238-6002539652496580608。

2016年美国交通规划报告征集想法

   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类似,美国规划学会下也设有一个交通规划小组。这个小组最近面向公众征求对于美国交通规划发展最新概念、技术和问题的想法。这个小组也将不定期地把搜集到的想法汇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交通规划小组主页:https://www.planning.org/divisions/transportation/。

《交通经济学》杂志最新目录

   交通经济学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个学科方向,国际交通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Association)成立也超过十年。《交通经济学》(Economics of Transportation)是该学会几年前创办的会刊。最新一期《交通经济学》的目录可以在此浏览:http://goo.gl/5agqQt。

   (以上3则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

   社区与区域规划系周江评,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