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20年 第2期
交通资讯
点击量:1018

  国内瞭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5类指标。按照突出重点、群众关切、数据可得的原则,注重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结果性评估,分类细化提出22项具体指标。

  《实施方案》指出,将由第三方机构(中国科学院)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以2020年为基年,以5年为周期开展2次评估。其中,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开展1次,五年规划实施完成后开展1次。

  《实施方案》指出,由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根据工作职责,综合考虑中国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现状以及对标先进国家水平,分阶段研究提出2025、2030、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预期目标,并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定位、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商地方科学合理分解各地区目标,在目标确定和分解上体现地区差异。

  (人民日报,2020-03-0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共分4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态势。强调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阐述发展智能汽车的战略意义,分析中国发展智能汽车的战略优势。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为方向,以建设智能汽车强国为目标,以推动产业融合为途径的指导思想,提出智能汽车发展分阶段战略愿景。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围绕智能汽车全产业链,构建6大体系,明确20项重点任务:1)构建协同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2)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3)构建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车用无线通信网络、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建设;4)构建系统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5)构建科学规范的产品监管体系;6)构建全面高效的网络安全体系。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提出加强组织实施、完善扶持政策、强化人才保障、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交通运输信息安全,2020-02-28)

  交通运输部:14市通过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验收

  交通运输部公布全国14个城市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验收结果,北京、唐山、沈阳、上海、南京、镇江、宁波、济南、临沂,武汉、湘潭、广州、深圳、泸州等14个城市总体达到预期创建目标,符合验收标准要求,予以通过验收。

  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围绕综合客运枢纽、城市货运集疏运中心、运输服务信息共享、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综合运输服务工作机制、综合运输服务标准等6项重点任务。

  其中,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建设要以零距离换乘为主要目标,加快现有综合客运枢纽改造升级,在综合客运枢纽内建设多种运输方式之间无缝、快速衔接的换乘设施系统;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旅客换乘信息引导标识系统;建设功能完善的客运中转服务系统。

  运输服务信息共享示范建设要建设城市综合运输服务协调支持信息系统,形成涵盖公路、铁路、水运、民航、气象、旅游等的动态信息报送和共享机制,在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等情况下,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联动。建设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等服务。

  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示范建设要提供“空铁通”、“空巴通”、异地候机候车等客运联程服务产品。探索建立科学的枢纽接驳服务模式,减少接驳服务中断、接驳时间不合理情况。推动建设集合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探索提供“一票到底”品牌化、多方式的货运服务产品。

  (网易,2020-03-08)

  公共交通行业倡议制定《新型冠状病毒应对计划》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印发翻译版的美国标准《制定传染性病毒应对计划》(Developing a Contagious Virus Response Plan,以下简称《应对计划》)。《应对计划》由2009年美国公共交通协会发布,2013年进行修订。其基本框架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划分传染性病毒大流行阶段连续性曲线的四阶段(消退期、警戒期、大流行期和过渡期)和六警戒级别,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分别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应对计划》已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发至全国公共交通行业各会员单位,并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计划。

  《应对计划》包括启动特定行动的警戒级别;利用信息和教育计划与应急管理部门、员工和公众进行沟通;采取必要的消毒程序有效限制病毒传播;为公共交通从业人员提供额外保护的卫生援助;以及为必要的公共交通从业人员提供疫苗或抗病毒药物等内容;最重要的是公共运输机构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作,根据疫情减少、停止和恢复公共交通服务,保障城市的基本出行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城市治理和公共运输领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共运输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已发生变化,迫切需要制定公共交通机构的传染性病毒应对计划。应当强调公共运输机构必须在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法律背景和机制基础上,采取全面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传染性病毒。

  (中国交通新闻网,2020-02-24)

  川渝深化“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

  四川省、重庆市携手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共同编制区域交通规划,加快省际高速公路、毗邻地区干线公路建设,推动水运通道建设;统筹加强运输组织管理,共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协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加快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建设试点方案。

  双方还将逐步完善成渝两地间综合运输网络建设,探索推进铁公、铁空等旅客联程联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联合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推行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一卡通”;全力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渝昆高铁建设和既有成渝客运专线提速工作,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客运大通道。

  (中国交通新闻网,2020-03-10)

  《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发布

  北京市政府印发《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按照“优供、控需、强治”总体思路,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理念,实现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高至75%,道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6左右,高峰时段公共汽车与小汽车速度比达0.7:1。

  按照《行动计划》,将改造提升BRT通道,建设干线、普线、微循环线三级公共汽车线网体系;新增施划公交专用车道48 km;将公共汽车站改造、电子站牌建设纳入随道路同步建设工作机制。

  市郊铁路网继续延伸,实现市郊铁路怀密线引入北京北站,建成城市副中心线西延和京承线(顺义—怀柔北、密云北段);推动京张高铁同步服务沿线通勤客流;推进清河火车站、丰台火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便捷换乘。

  以保障自行车、步行路权为核心,完成378 km非机动车道整治(市级213 km、区级165 km)。开展滨水、绿道与非机动交通系统融合试点,制定巡河路、园林绿道面向步行者、骑行者的开放政策,推进连线成网。

  实施智慧交通提升行动计划,建设交通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交通综合决策支持和监测预警平台、停车资源管理与综合服务平台;市级共享平台与民航、铁路枢纽实时动态共享信息,初步实现交通运行综合展示、预警和视频联动功能。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能力,发布北京市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英文版;在首都机场线开展基于5G通信技术的轨道交通业务综合承载示范应用。

  (新华网,2020-02-18)

  2019年末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636.5万辆

  《北京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截至2019年末,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36.5万辆,同比增加28.1万辆;民用汽车为590.8万辆,同比增加16.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为497.4万辆,同比增加18.4万辆;私人轿车为303万辆,同比减少4.1万辆。北京全市公路里程为2.23万 km,同比增加94.2 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1 167 km,同比增加52.4 km。城市道路里程为6 162 km,同比减少40.6 km。北京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为1 158条,同比增加270条;运营线路长度为2.76万 km,同比增加8 387 km;运营车辆为2.46万辆,同比增加551辆;全年客运总量31.7亿人次。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为22条,同比持平;运营线路长度为699 km,同比增加63 km;运营车辆6 173辆,同比增加517辆;全年客运总量达39.6亿人次。

  (北京商报,2020-03-04)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发布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发布,功能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示范区,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彰显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标杆区域。

  浦东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跨越黄浦江向东拓展的重要区域,是构筑上海市域空间格局的重要极核。在空间格局上,浦东新区将形成“一主、一新、一轴、三廊、四圈”的总体空间结构。根据《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1 412.21 km2,城市开发边界面积为759.87 km2。要严守人口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5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539万人。

  在重大专项统筹的交通方面,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之间的直达交通联系,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发挥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航空枢纽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改善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衔接,加强铁路、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的集疏运能力。

  (澎湃新闻,2020-03-09)

  海外扫描

  疫情蔓延法国政府竭力保障公共交通运行

  法国政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第三阶段做准备。在此阶段公共交通将受到限制,巴黎公共交通公司(RATP)已经做出“适应交通计划”预案,届时将关闭某些地铁线路,保证主要轴线运行。

  第二阶段工作重点是控制病毒扩散、争取时间,为疫情恶化做准备。第三阶段则意味着病毒已经在全国各地流行,此阶段将大大影响公共交通运输,交通主管部门提供了关于巴黎公共交通系统及某些地铁线路运作变化的初步信息。公共交通公司将保证主要轴线的运作,优先在这些线路布置工作人员。

  随着疫情高峰到来,巴黎公共交通公司和法国铁路公司将有15%~20%的员工缺勤。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交通计划”的目的不是限制客流,而是保证交通服务的连续性。

  (中国新闻网,2020-03-11)

  美国公共交通乘客创50年来新低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医学研究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联合美国交通研究所(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和公共交通合作研究项目(Transi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推出最新报告《TCRP研究报告209:近期公共交通乘客趋势分析》(TCRP Research Report 209: Analysis of Recent Public Transit Ridership)。该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几年美国城市和郊区范围的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情况,对比分析变化趋势。该报告还分析了现有交通政策对各地公共交通承载率的影响情况。

  报告显示,除通勤铁路和预约响应模式外所有公共交通方式的承载率均有所下降。中等规模城市(20万~50万人口规模)公共汽车承载率下降最为显著,经过连续6年下降后,到达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该报告通过翔实的案例具体展示了各个机构运用相关政策措施试图逆转颓势的努力。尽管在2012—2015年,10个案例中的7个取得了承载率上涨的成果,但是随后还是逐渐下降。此外,准点率的提升对吸引乘客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想了解报告全文可访问:https://www.nap.edu/read/25635/chapter/1。

  (《城市交通》编辑部张斯阳,2020-03-08)

  小措施缓解大拥堵:大型赛事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

  当日益繁忙的城市交通遇上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拥堵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在美国,比赛日拥堵(Game-Day Congestion)甚至已经成为橄榄球文化中的一部分。“公交验证”为这一长期以来的交通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即举办赛事的体育场馆与当地公共交通运营商提前签证合约,保证所有持票者可以在比赛日当天通过验证赛事票证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方面,公共交通运营商可以增加客运量及收入,并获得更大程度的宣传曝光;另一方面,观众可以减少私人汽车出行,从而极大程度地缓解交通拥堵,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

  许多体育场馆开始提供类似服务,包括西雅图的赫斯基体育场、旧金山的大通体育场等。其中,赫斯基体育场表示,该项目的推行使得通过公共交通到达的观众比例从4%跃升至21%。除体育赛事外,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活动场所也开始提供类似服务,包括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和其他活动场馆。更多相关案例请参阅:https://www.citylab.com/perspective/2020/01/sports-free-tickets-event-parking-transit-super-bowl-traffic/605827/。

  巴黎意图打造15 min生活圈

  自2014年以来,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推出了多项城市交通治理与发展策略,包括保护行人路权、禁止高污染车辆上路以及打造塞纳河周边无车区等。近日,巴黎提出将以“15 min生活圈”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出行及生活体验,即保证居民在15 min出行范围内满足其所有需求,包括工作、学习、购物、健康服务、娱乐休闲等。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求将尽可能多的城市功能混合在以街区为单位的城市单元内,从而保证人们在短时间的通勤范围内完成生活所需。具体的行动倡议包括:进一步削减城市道路中的机动车道,从而为行人、自行车等提供更多道路空间;打造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鼓励复合型零售商店;合理布局医疗与健康服务设施等。然而,部分批评者提出,此项计划并未考虑数量庞大的居住在临近城市的跨市通勤者和来访旅客的需求,亟须进一步完善。计划的详细信息请查阅:https://www.lejournaldugrandparis.fr/la-ville-du-1-4-dheure-au-coeur-du-programme-danne-hidalgo/。

  英国大力推动高速铁路建设

  自2017年通过议会核准以来,备受争议的英国二号高速铁路的建设进度缓慢。2020年2月,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力排众议,宣布重启该项目的建设。此项目全长约330英里(约为530 km),以Y字形贯穿英国南北,将连接四大经济重镇: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及利兹。建成后,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英里·h-1(约为400 km·h-1),使得伦敦与曼彻斯特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1 h,从而改变目前英国南北部之间的旅行方式。

  英国政府期冀通过该项目为英国中北部带来更多经济机遇。同时,该项目的建成将鼓励更多乘客乘坐高铁,以削减部分道路交通及空中交通;相关研究表明,二号高速铁路将有希望在未来60年内帮助英国削减多达60万t的碳排放量。然而,不断攀升的预算成本为二号高速铁路的顺利建成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悉,最新预算可能高达1 060亿英镑(约合9 141亿元人民币),远高于2011年提出的327亿英镑(约合2 821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https://www.hs2.org.uk。

  (以上3则来自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吴江月,2020-03-02)

  英国人骑车通勤关联受伤风险上升

  英国一项研究证实,在英国骑车上下班与受伤风险上升呈正相关,不过骑车也有益健康。研究人员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提高骑车出行安全。

  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2006—2010年在全英国范围内招募23万余名通勤族,平均随访8.9年,得出上述结论。这些人平均年龄52岁,其中52%是女性。随访期间,5 704名只骑车通勤的人中,7%受伤;有时骑车上下班的人中,6%受伤;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通勤者中受伤比例仅为4.3%。

  研究人员发现,骑车关联四肢、躯干、头颈部受伤以及骨折风险上升、住院时长增加。即使把年龄、性别和锻炼程度等可能影响因素考虑在内,骑车通勤关联严重受伤而住院的风险比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增加45%,交通事故风险增加3.4倍。另外,骑车路程越长,受伤风险越高。

  研究还显示,不管受调查对象使用何种交通方式通勤,受伤者大都年龄偏大,烟民居多,更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与其他通勤者相比,部分或全程骑车通勤者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21%,首次确诊癌症风险降低11%,死亡风险降低12%。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显示骑车通勤的益处与风险相互抵消。他们鼓励人们骑车出行,但建议有关部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骑车出行更安全。

  (新华社,2020-03-13)

  卢森堡成为全球首个公共交通免费国家

  2020年3月1日起,卢森堡所有公共交通(火车、电车和公共汽车)免费运营。卢森堡成为全球首个乘坐公共交通免费的国家。虽然卢森堡人口只有60.2万人,但每天有超过20万外来人员从德国、比利时和法国到卢森堡上班,其中多数驾车,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与公共工程部发言表示,政府希望此举能缓解严重的交通拥堵,并有益于环保。

  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距离比利时、法国和德国车程都在0.5 h内,高昂的住房成本意味着每天有超过18万员工从这些邻国通勤上班。卢森堡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就业的高度集中导致了交通拥堵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部2017年的报告,2016年,卢森堡千人拥有662辆汽车,驾驶私人汽车是通勤者的主要交通方式。

  卢森堡公共交通系统覆盖全国,每年的运营费用为5.62亿美元(约合39.2亿元人民币)。据交通与公共工程部统计,每年的公共交通售票收入约为4 600万美元(约合3.22亿元人民币)。实施新政后,政府会承担公共交通免费的成本。

  (中国日报网,2020-03-22)

  日本国土交通省拟重新调整中京圈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中京圈(包括爱知县、岐阜县和三重县)作为日本三大都市圈,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以名古屋市为中心,经济发展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其中机动车整车生产量占全国的51%。随着东京途经名古屋到大阪的磁悬浮新干线的规划和建设,中京圈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凸显。因此,为尽快提升制造业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辅助磁悬浮新干线发挥积极作用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日本国土交通省拟重新调整中京圈内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并已发布基本方针。针对现阶段圈内交通占比约61%、对外交通占比约34%和过境交通占比约5%的特点,提出如下收费标准调整方针:收费高低只与用户出发的起终点有关,与选择的路径无关。此政策有望产生两个预期效果:1)原本通过名古屋市中心的过境交通量预计会大幅度降低;2)以名古屋市中心为目的地的车辆也会均匀地分布在各条放射线上,不会全部集中在物理长度最短的路径上而引发交通拥堵。资料来源:http://www.mlit.go.jp/report/press/road01_hh_001265.html。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王鹏飞,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