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20年 第3期
交通资讯
点击量:1156

  国内瞭望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为进一步提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推广“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和“买保险送头盔”模式,组织快递、外卖、出租汽车、网约车等重点行业示范引领,切实配齐用好安全头盔、安全带。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汽车交通事故中,因为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造成伤亡的事故比比皆是。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

  (公安部网站,2020-04-21)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印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标包括: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507×10-4 km·km-2,高速公路密度500×10-4 km·km-2,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 h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 h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不低于5%。一体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三省一市协同共建机制更加健全,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取得突破,民航、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形成交通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长三角样板。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超过65%,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共享共用,交通环境污染和排放联防联治取得积极成效。

  规划还提出,围绕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骨干,打造1 h通勤圈。

  (经济日报,2020-04-28)

  《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草案)》发布

  《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发布。《规划草案》贯彻“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思路,按照“先优干线微循环后优普线,先增服务后减重复线路”的原则,力争到2022年地面公交基本实现与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精准服务、准时高效的发展目标,公交专用车道长度1 020 km,高峰时段地面公交干线平均运行速度20 km·h-1,地面公交站点500 m覆盖率达99.5%。

  《规划草案》基于“先定走廊、后定线路”的原则,利用手机信令、公交IC卡、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等大数据综合分析,共规划27条主要公交客流走廊,形成“棋盘+环+放射”的地面公交骨架网络结构。

  规划提出“3+1”线网层级体系:3即干线、普线和微循环线,统称常规线路;1即定制公交。根据不同层级,线路功能定位、布设位置、长度、站距以及发车频率均有所区别。市郊干线长度不宜大于70 km、站距大于1 km,市区干线长度不宜大于25 km、站距800~1 000 m;普线长度不宜大于20 km、站距500~800 m;微循环线长度低于10 km,站距300~500 m;定制公交则按照客流需求灵活设置。此外,根据不同线路层级、运营时段,也有不同的发车频率。例如,市区干线高峰期断面客流高于500人次,发车频率小于5 min;低于500人次,发车频率小于10 min。微循环线发车频率高峰期小于5 min,平峰期10~15 min。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将基本完成规划的干线和微循环线布设。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公交线网、公交专用车道网、道路网三网融合。

  (北京日报,2020-04-10)

  《2019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出炉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2019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报告显示,上海市实有小客车540万辆,同比增加29万辆,较2018年同期42万辆的增量明显下降。新增8 916个共享停车位,全市共享停车位累计达2.2万个。快速路全年平均早、晚高峰拥堵指数同比分别上升2%和3%。2019年上半年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运行压力同比略有缓解,下半年交通运行同比基本持平。高速公路运行总体平稳,节假日交通保障压力较大。

  2019年,上海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运量1 063万乘次(不含磁浮线),同比增长4.7%。公共(汽)电车日均客运量571.2万乘次,同比下降0.8%(2018年同期下降4.5%)。随着郊区公交线网的持续优化,区域公交客运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小幅增长,同比上升1.4%(2018年同期下降2.3%),达到233.6万乘次。

  巡游出租汽车总运营规模4.0万辆,同比减少3.2%,其中区域出租汽车0.4万辆,同比减少9.1%。巡游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154万乘次,同比下降11.8%,其中区域出租汽车21万乘次,同比下降18.6%。

  2019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已经超过30万辆。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各类节能和新能源公共汽车1.1万辆,占全市拥有公共汽车总数的61.5%。新能源出租汽车累计投放1 877辆。

  此外,年报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后续市民出行行为特征可能呈现一定的变化,错峰出行、远程办公等措施的社会认同度提升,短期内个体交通出行意愿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集约化公共交通仍然是发展主体。

  (中国交通新闻网,2020-04-03)

  浙江:发布面向未来30年的交通发展规划

  《浙江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发布,指出浙江将构建大容量、高效率的客运铁路网,快速铁路里程达4 100 km;建成外联内畅、通达快捷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7 600 km;建成布局均衡、衔接高效的普通国省道网,总里程达1.4万km;建成广泛覆盖、通村达组的高水平“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11.7万km;建成9个运输机场和60个以上A类通用机场;加快建设都市区城际铁路网、大湾区通勤铁路网,推动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延伸,总里程达1 800 km;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网,有效衔接各功能组团和枢纽节点,总里程达1 200 km;强化原油管道保障能力,总里程达1 300 km;提升成品油管道输出能力,总里程达2 600 km;完善省级天然气管网,总里程达6 370 km。在这个规模超大的交通规划中,一大批影响浙江未来格局的大项目、大工程、大设施跃然纸上,包括沿海高铁、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杭州萧山机场综合枢纽、千吨级内河航道、杭州都市圈环线、洋山港区整体开发、宁波西综合枢纽、沪杭超级磁浮、沪甬跨海大通道、沪舟甬跨海大通道等。

  (新浪网,2020-04-20)

  江苏交通融合5G发展 全面迈向“人悦其行”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移动、联通、电信和铁塔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进5G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江苏省将全面布局5G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养护巡查、交通执法等行业监管领域应用。推进5G覆盖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应用于人群流量、换乘客流、进出站客流的监测和疏导,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利用5G全面支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交通强省建设,引领未来交通发展、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力争到2025年,实现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智慧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化、立体化运营管理,数据采集、管控等大数据应用能力持续提升,客货运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加强。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率先得到应用,围绕自动驾驶发展和智能终端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产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0-04-07)

  腾讯云推出城市停车合伙人计划推进智慧停车

  腾讯云正式启动“腾讯云智慧停车·城市合伙人计划”,将全面推进智慧停车解决方案的落地,助力传统停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也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停车位短缺难题,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提供更多来自云端的支持。

  2019年腾讯云已经正式推出腾讯云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路内停车、室内外停车场、立体车库等多个场景。腾讯智慧停车平台通过将多个停车单位的数据打通并实时共享,以一体化管理云平台有效提升车位利用率,解决了传统方式下停车位利用率低、结算难等一系列难题,为城市级智慧停车提供全流程服务。

  基于腾讯云智慧停车平台大数据构建而成的城市静态交通数据网,也将为城市级智慧交通服务决策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更准确的辅助支撑,助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转。

  (中国经济网,2020-04-17)

  国内疫情应对特辑

  城市轨道交通停运与调整

  截至2020年3月4日,中国内地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40个城市中,共有8个城市实施暂停运营(福州、温州、徐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13个城市关闭部分车站、线路(上海、长沙、西安、郑州等);30个城市调整运营时间、班次(北京、天津、深圳等);2个城市无运行调整(济南和珠海)。

  联防联控实名登记乘车

  武汉市4月8日“封城”措施解除后,针对当前国际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恢复部分交通,但尚未全面放开。具体如下:

  1)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国际客运航班暂未恢复、公路省际长途客运暂未恢复,尽量减少疫情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降低境外输入的风险。此外,武汉坚持实名登记乘车扫码和体温监测,同时建立乘客体温异常处置机制,对发现的体温异常乘客,按照防传染防扩散要求,迅速向各区防控指挥部处置报告,开展联防联控。

  2)加大客流的监控力度,建立机场、铁路等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客流信息对接协同机制,制定客流导流方案,做到“一站一方案”“一点一规划”。交通场站高峰时段通过增加运力、调整发车间隔等方式,加快人员疏散。严格控制客座率,实行乘客隔排就坐,降低车站和车厢乘客密度,降低人员聚集风险。

  3)公共汽车、轨道交通、有轨电车、轮渡、长途客车随车(船)配备管理人员,督促乘客佩戴口罩、扫码乘车、检测体温,人员聚集劝阻、咨询等,为乘客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良好秩序。

  4)加强交通场站公共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工作,交通工具按趟次消毒,轨道交通运营时间内车站和列车通风系统执行全新风模式,保证空气流通。

  以上这些措施,有的是正常情况下的乘客疏导措施,有的是疫情防控期间探索和积累的好的经验做法,如实名登记乘车规则,目前在铁路、航空、长途客运等领域全面实行。疫情过后,武汉市将在进一步优化程序和流程的基础上,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逐步试点推广。

  此外,深圳市地铁全线网启用实名制乘车,对全体乘客的出行信息跟踪到车厢号,实现对与疑似病患密切接触者的高效追踪。上海地铁站实现全网测温,加大车辆消毒频率,动态发布客流情况及时引导客流错峰乘坐。

  地铁预约出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降低地铁客流密度,控制地铁车厢满载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同时减少乘客排队进站时间,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于3月6日起在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昌平线沙河站试点预约进站。乘客可通过手机预约上述两座车站工作日早高峰进站时段(6:30—9:30),预约成功后,可由专门的预约通道快速进站乘车。预约进站方式为自愿行为,乘客可自由选择是否预约,不预约乘客仍可按原进站方式,走常规通道进站乘车。今后将逐步在更多常规限流车站推广,积累经验。

  复工复产后出行方式选择

  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各城市逐渐复工、复产、复学,城市根据自身背景、疫情防控情况制定了不同交通防控措施。部分城市要求除复工复产企业单位职工外,其他市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复工复产人员尽量合理选择出行方式,优先选择步行、私人汽车等出行方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的,尽可能错峰出行。此外,定制公交在疫情下成为一些企业员工的通勤新选择,北京市开通173条定制公交通勤线路;济南市开通215条复工专线,通过线上预订设线运营。海口市要求复课学生上下学途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城市交通》编辑部王海英,2020-04-28)

  海外疫情应对特辑

  美国一系列交通应对措施

  作为疫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抑制疫情的迅速扩散。为帮助更多城市因地制宜地制定并部署交通策略,美国全国城市交通官员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NATCO)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类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1)维持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保证必要人员及货物的安全输送。波士顿为所有医护人员提供了30天免费公共自行车使用权;杰克逊维尔市不仅免除公共交通费用,还增加数条新线路以应对疫情期间可能产生的新增需求;洛杉矶在全市范围内的公共汽车站提供300个酒精洗手台,以帮助乘客降低乘车风险。

  2)确保一线人员的安全,同时支持运营人员及远程工作人员的相关需求。杰克逊市为一线工作人员组织COVID-19测试;明尼阿波利斯市提出须确保公共交通系统从业人员的口罩供应。

  3)关注快递及自取服务的需求。纽约市将货物配送服务调整至夜间及清晨时段,以减少相关接触;奥斯汀市提供了免费的路边外卖领取区,从而减少餐厅外卖服务中可能产生的接触;威尔明顿市为快递及自取服务提供了具有绿色标识的免费停车区域。

  4)避免人群聚集,支持社交疏远。克利夫兰市关停了部分路段及部分户外活动区域;丹佛市关闭了部分机动车路段,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在社交疏远的前提下进行步行、骑行、跑步等活动。

  5)向民众明确传达相关政策及准则。纽约布鲁克林区建立了专用网站更新COVID-19相关信息及政策;奥斯汀市增强了公共汽车车身的宣传资料,鼓励乘客隔座乘车以降低风险。

  6)提供进行COVID-19检测及就医的交通方式。迈阿密市为无法开车就医的老年人提供居家检测服务。

  7)为无法进行有效隔离或者易受影响的人群提供支持。巴尔的摩市为无家可归人员提供隔离点;道格拉斯市为老年人提供食物配送服务;奥斯汀市为居家隔离的患者提供食物配送服务。资料来源:https://nacto.org/program/covid19/。

  加拿大多样性策略

  加拿大埃德蒙顿市提出,在疫情期间,网约车一次只能服务一位乘客或者一个家庭,从而减少交叉接触。部分城市免除公共交通费用,包括滑铁卢市、哈利法克斯市等;而加拿大伦敦市在免除公共交通费用的同时,还鼓励乘客由后门上下车,以减少与驾驶员的接触风险。密西沙加市则选择减少公共交通服务数量,并且在疫情期间减少违法停车的相关执法工作。此外,蒙特利尔市提出,将为医护人员预留免费的路内停车位,以感谢其在疫情防治中的贡献。资料来源:https://www.cbc.ca/news/canada/edmonton/new-covid-19-rules-limit-edmonton-taxis-ride-hailing-vehicles-to-1-passenger-or-household-group-1.5517985。

  德国免费交通策略

  德国采取的交通策略集中在两方面。1)确保医护人员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在慕尼黑,医护人员可以免费乘坐出租汽车,从而帮助医护系统更好地应对疫情。斯图加特市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的60 min共享自行车骑行权和30 min电动自行车骑行权。2)满足人们的骑行需求。柏林市降低了共享单车租赁费用,并试图开辟更多骑行专用路线来帮助人们在社交隔离的背景下完成出行需求。资料来源:https://www.spiegel.de/panorama/gesellschaft/coronavirus-medizinisches-personal-darf-in-muenchen-kostenlos-taxi-fahren-a-dc743b69-8c33-4224-ab81-9ebe17306ed9。

  英国暂停道路收费计划鼓励自驾

  英国伦敦市交通局于2020年3月23日宣布,即日起伦敦所有道路收费计划都将暂停,包括交通拥堵费、低排放区计划及超低排放区计划,直至另行通知,从而保证从事必须性工作的人员可以高效流动。此外,伦敦市交通局还减少了地铁及公共汽车站的运营数量,并鼓励人们以自驾等方式上班。为进一步支持医护人员,所有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工作人员获得免费使用桑德斯共享单车的抵用券,可以进行无限次30 min以内的免费骑行。此外,桑德斯共享单车公司还优先在医院附近添置了共享单车取车、还车点,以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资料来源:https://www.traffictechnologytoday.com/news/tolling/london-suspends-all-road-user-charging-schemes-to-help-covid-19-response.html。

  新西兰采用技术性手段减少交叉接触

  新西兰奥克兰市为市中心及一些购物中心区域的人行横道设置了自行计时器,行人无须按按钮即可通过交叉口,减少了不必要的交叉接触。澳大利亚珀斯市同样部署了相同策略。此外,奥克兰市还为市民提供了可以实时显示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手机应用程序(AT Mobile App),乘客可以在上车前得知此车辆是否可以满足2 m的隔离条件,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资料来源:https://twitter.com/AklTransport。

  (以上5则来自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吴江月,2020-04-15)

  澳大利亚公共交通保持运行

  澳大利亚自2020年3月22日起进入全国封锁期,除必要部门及设施外,餐厅、酒吧、电影院等服务设施全部关闭。政府鼓励居民呆在家里,除非必要出行,否则禁止外出。具体来说,只有以下4种情况被允许外出:购买日常必需品、锻炼、看病、工作或学习。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必要服务项目,在各个城市均保持运行。各城市及所在州政府均出台了一些临时规定以防止疫情通过公共交通系统蔓延。以墨尔本市为例:1)在车站和车厢内增加了深度消毒的程序,尽最大可能保障乘客安全。2)所有通勤火车、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均不能持现金买票或充值,乘车也必须用公交卡或电子公交卡。3)为了保障驾驶员安全,向驾驶员购票或问询的服务均被取消;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内靠近驾驶员的第一排座位不可以坐人;对于通勤火车和地铁,靠近驾驶员的前二排座位不可以坐人。4)疫情期间对于购买周卡、月卡、年卡的顾客,可以选择延迟使用期或将余额转入不限时的次卡账户;使用虚拟卡的客户可以直接在线申请退款至电子钱包。5)鼓励错峰出行,建议大家在公共交通设施上注意保持社交距离。资料来源:https://www.ptv.vic.gov.au/more/coronavirus-covid-19/。

  (墨尔本大学交通、健康与城市研究中心叶如宁,

  2020-04-15)

  法国政府竭力保障公共交通运行

  法国政府为新冠肺炎疫情第三阶段做准备,公共交通将受到限制,巴黎公交公司(RATP)已经做出“适应交通计划”预案,计划关闭某些地铁线路,保证主要轴线运行。随着疫情高峰到来,巴黎公交公司和法国铁路公司将有15%~20%的员工缺勤。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交通计划”的目的不是限制客流,而是保证交通服务的连续性。

  如同在之前大罢工期间的部署,当局将通过减少某些线路的频率或优先保证某些线路来应对工作人员不足,不排除仅在高峰时间提供服务的可能性。如果工作人员缺勤率很高,将每天进行车次预告,与罢工期间一样,提前24 h告知民众。目前,巴黎公交公司大约有1 000名工作人员每天对车站和车厢进行清洁。驾驶员每人每天可以领到5片湿巾用于清洁车厢,驾驶室的清洁也采用了新产品。

  (中国新闻网,2020-03-11)

  日本发布新冠肺炎对交通运输行业影响的调查结果

  公共汽车租赁。截至2020年2月末,仅有2%的企业收入同比减少70%以上,但到3月末收入减少70%以上的企业比例极速增长至约80%,目前全国的公共汽车租赁行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出租汽车。截至2020年3月末,约有65%的驾驶员收入同比减少20%,同时运送乘客人数同比减少40%~50%。

  航空。国际航班数量减少85%,国内航班数量减少19%。根据日本定期航空协会的推断,2020年2—5月日本航空业的收益预计减少5 000亿日元(约合330亿元人民币)。

  铁路。相较以学生通学和观光游客为主的私营铁路中小公司,公营铁路与私营铁路大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小,2020年3月全日本新干线平均客运量同比减少约54.3%。

  海运。对外客运(主要是日本—中国、日本—韩国航线)全部停运。截至2020年3月末,超过60%的对内客运企业同比收益降低50%以上,且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扩大。资料来源:http://www.mlit.go.jp/common/001340540.pdf。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王鹏飞,2020-04-21)

  古巴因疫情暂停所有公共交通

  古巴从4月11日起暂停国内所有公共交通。此前,古巴已采取关闭边界、暂停跨省交通等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新华社,2020-04-12)

  其他临时性交通措施

  有一些措施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但是由于其和当地经济及政府税收挂钩,部门管理者可能很难消化:洛杉矶、底特律等至少50个城市均暂时实施了免费公共交通政策;伦敦、格拉斯哥等至少10个城市免除了共享单车费用;至少有12个城市解除了停车费和停车限制。

  拥有独立的步行、骑行支持者等社团的一些大城市,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例如,纽约、明尼阿波利斯以及温哥华等至少9个北美城市,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帮助步行、骑行等户外活动群体争取到部分主干路行车路权。波哥大、墨西哥城及柏林均扩展了骑行网络供自行车使用,这也是推出社交距离限制后新增长的无车出行模式。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BSpiutAPMqfD6MmG9R3wg。

  (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2020-04-06)

  欧盟委员会公布交通运输领域防疫指导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趋缓,欧盟委员会针对出行和旅游行为给出防疫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同时可以支撑新的城市交通需求变化,例如扩展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铺装,调整公共交通运营时刻表。

  尽管很多欧洲城市并未暂停公共交通运营,但是随着客运量回升,安全需求进一步提升。指导意见给出以下建议:保持最小社交距离,避免驾驶员与乘客的接触,提升并调整运营频率,利用自动门或由司乘人员控制车门的方式避免乘客接触门把手,引导客流分布、避免过度拥堵。此外,“站在标示线上”活动也能有效确保出行者的安全。

  共享交通企业应确保用户免于被感染。租车公司应在收回车辆时及时消毒,且保证租用过程中每天最少消毒一次。共享单车停车点应更频繁地进行消毒。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应在每次充电后进行消毒。临时扩展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宽度有助于提高非机动交通出行者的安全。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取消限速也有所助益。

  欧盟委员会计划会同成员国、地方机构、城市交通相关利益群体一同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出行的影响,并给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报告原文:https://ec.europa.eu/info/files/covid-19-guidelines-progressive-restoration-transport-services-and-connectivity_en。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大气污染骤降

  2020年5月,英国卫报、每日邮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大气污染情况对比图。中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继出现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现象。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篇论文表明,4月初全球CO2浓度降低约17%。这与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封城”政策、“社交隔离”禁令等密切相关。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大量工业生产活动暂停,居民通勤出行和非必要出行需求大为削减。美国交通量下降近40%。生产、生活方面大量降低的化石燃料消耗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地球。

  相关报道显示,中国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减少了约2.5亿t碳排放,降幅达18%。欧洲预计减排3.9亿t。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CO排放量降低50%,CO2排放量降低5%~10%。2020年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大气污染水平再次回落的一年。尽管如此,报道者仍对疫情过后的生产反弹表示担忧。如何将环境改善的财富持久保存成为拷问各国政府的难题。探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绿色、清洁化发展方向,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或许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2则来自《城市交通》编辑部张斯阳,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