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10年 第3期
交通资讯
点击量:5931

国内瞭望   Domestic Briefs

“十二五”期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约7万亿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计,2010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将突破1万亿元,“十二五”期间此项投资额将在7万亿元左右,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7 000亿元,仅次于高速公路和铁路投资。据国家发改委测算,“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约需要3万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也需加快,2011—2020年,需投入3.05万亿元(约1万亿元需政府出资)。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最好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10%~15%,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5%。但是,1994—2006年,中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为6%,最高为8%;占GDP的比例平均为2.6%,最高为3.8%。

(中国公路网,2010-05-13)

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公开征求意见

  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标准面向全市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网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日交通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比例、交通拥堵持续时间、常发拥堵路段数等。其中,“日交通拥堵指数”是宏观反映道路网交通拥堵水平的指标,分为5级:1级表示非常畅通,2级表示畅通,3级代表轻度拥堵,4级代表中度拥堵,5级表示严重拥堵。此外,年内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不仅能够实现全面的拥堵点段、拥堵区域特征分析和拥堵指数动态发布,还将发挥全市交通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社会稳定预警平台和交通安全指挥中心的作用,并且将基本建立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日报,2010-05-07)

香港2009年公共交通乘客约41亿人次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2009年公共交通网络搭载乘客41亿人次,即平均约1 130万人次·d-1;与1999年相比,日均增长约100万人次,年均增长0.9%。 铁路及专营巴士平均每天乘客人次分别为430万和380万,占全港公共交通乘客总人次的37.5%和33.6%。两者相比,专营巴士高峰时的比重由2002年的39.8%持续下降至2009年的33.6%,同期铁路比重则由32.3%升至37.5%。尽管港铁巴士占公共交通乘客总人次的比重很小,但自2005年起,乘客人次稳步上升,2009年平均达10.3万人次·d-1,所占比重为0.9%。

(新华网,2010-04-21)

上海公共交通9天运送世博客流约312万人次

  2010年5月1—9日,上海公共交通共运送世博客流约312.24万人次。其中,5条涉及世博的轨道交通线路运送世博客流113.29万人次,占总运送量的36%;地面公交约运送55.15万人次,占总运送量的17.55%。从客流分布看,轨道交通是世博游客首选的出行方式。由于世博园闭园时间较晚,上海市所有地面公交世博专线和通向世博园的轨道交通线路均延时运营,整个公共交通网络运营截止时间不早于22:30,而地铁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5条直达世博园的线路,其运营时间更是延长至24:00以后。

(中国广播网 ,2010-05-10)

我国每年约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种交通事故

  我国14岁以下儿童每年约有1.85万名死于各种交通事故,与国外从小就重视儿童的绿色交通教育相比,我国尚有一段差距。为帮助儿童从小建立交通安全的理念和意识,应努力尝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形式,让交通安全走进校园、融入更多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如开展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让儿童在模拟的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玩具汽车、骑自行车模拟真实出行情况,并学习到诸如“学校附近要减速行驶”、“不可以违规停车”等安全常识。另外,还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手工制造各种汽车模型,这些汽车可以使用新型能源并能装载各种节能发动机产品,充分激发儿童对“绿色交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从小懂得更好地利用地球能源,并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京华时报,2010-05-06)

保障亚运交通 广州将单双号限行52天

  借鉴北京奥运会的城市交通保障措施经验,亚运会期间广州也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从亚运会开幕前1个月起即10月12日,至12月22日,为期52天,将全天禁止本市和外地籍未持有绿色环保标志车辆(即黄标车)上路行驶;11月1日起,除亚运会保障车辆,城市正常生产、生活保障车辆外,广州市籍机动车和进入广州市道路行驶的外地籍机动车将全天实行单、双号限行。该限行措施的演练将在7月17—20日开展,同时还将于9月选取连续4天在珠三角城市范围内实施联动演练测试,以评估亚运会期间机动车限行措施的社会承受力及交通、环境效益。

(南方都市报,2010-05-18)

多个城市实行“错峰作息制”

  为缓解高峰期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2010年尤其是北京市从4月12日开始全面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以来,成都、长春、沈阳等地也纷纷效仿。错峰作息制能否成为各大城市的“缓堵”良策,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此前,温州、广州、贵州、青岛、贵阳、海口等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实行过此类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北京市发布的“错峰出行监测报告”显示:与3月同期相比,自4月12日80余万人错峰上下班至今,高峰时段市区主干路网车速上升4.2%,拥堵路段下降11%;成都市实施该措施2个月的监测评估报告显示,错时后早、晚高峰时段三环路内路网车速分别提高了2.5%和4.3%;沈阳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试行错时上下班涉及的15万人中,大多拥有私家车或乘公务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重庆市主城区实施错时上下班28天以来,46.7%的市民所在单位调整了工作时间。虽然各市的“错峰作息制”初显成效,然而若不能有效控制小汽车出行需求,就可能抵消其“缓堵”效果。因此,单一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作用有限,必须采取综合的交通管理政策。

(城市交通,2010-05-20)

深圳实行交通短信敬告式执法

  2010年4月1日起,深圳市正式推出手机短信敬告式执法,包括违停提示、执法告知、交通管理信息告知、交通路况查询等一系列内容。短信敬告执法以手机和互联网为支撑,以各类数据在计算机系统录入的及时与准确为基础,以方便、简洁、可行的查询方式为前提,为落实交通安全管理各项执法告知服务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短信敬告执法不但体现了执法人性关怀和服务的精神,也便于取得执法对象的理解和配合,有助于减少执法矛盾和社会冲突。2009年,深圳市共处罚机动车违法行为240万余宗,其中使用电子警察、拍照、录像等监控设备取证的违法行为处罚206万余宗,占85.83%。

(深圳交通网,2010-04-13)

海外扫描 Overseas Briefs

英国出台大臣守则:要求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

  英国新政府出台大臣守则,削减福利待遇,希望重塑政界形象。大臣守则规定,包括首相在内,如果占有官邸,将不能申请住房补贴。大臣以公务身份赠送或接受的礼物,如果价值超过140英镑(约合201美元),将至少每个季度公示一次。大臣如果以公务身份接受招待,同样需要公示。此外,新守则要求大臣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政府车辆。

(中国日报网,2010-05-24)

潘基文认为“分心驾驶”是道路交通安全一大隐患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由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共同组织的防止“分心驾驶”公益行动启动仪式的致辞中说,除超速行驶、醉酒开车、不系安全带等危险行为外,“分心驾驶”正逐渐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隐患,并呼吁全球采取行动避免这种危险行为。潘基文表示,联合国在相关行动中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已向4万多名各级职员发布行政指令,禁止工作人员在驾驶联合国公车时用手机发短信。他说,没有任何短信值得人们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研究显示,开车时使用手机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时要高出4倍左右。然而,在一些国家,近90%的人会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

(新华网,2010-05-20)

美国旧金山跨海湾交通中心设计稿问世

  旧金山跨海湾交通中心(Transbay Transit Center)将服务于12个交通运输系统,并将成为未来的高速铁路总站,最终设计稿近日问世。新交通中心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由钢铁和玻璃构建,外部曲线的灵感来自于摇摆的树干和背阴的树冠。另外,许多绿色建筑理念也被纳入设计中,包括被动式太阳能遮阳、高性能玻璃、地热制冷,还有利用风能。

  新交通中心除了强调所有公共交通在同一屋檐下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屋顶建造5.4英亩(约0.022 km2)的城市公园,包括露天剧场、儿童游乐场、咖啡厅、餐厅、公共艺术品和莲花池,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和娱乐设施。该交通中心将于2010年8月启动,预计在2017年完工。

(网易,2010-05-17)

欧盟推广智能汽车路况系统

  为减轻交通拥堵,欧洲一些大城市已开始部署一种车路协同通信系统,车辆可以直接和路况进行“对话”:通过一个在红绿灯、十字交叉口或其他基础设施上的简单的接收器等模块,就能直接获得最新路况,了解潜在危险。这种装置很像普通的卫星定位系统,装备该系统的车辆从外观上和其他车辆没有差别,但可利用预装的天线和信号采集系统随时更新路况信息。

  该系统包括蜂窝无线系统、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红外线和短程微波通道,通过互联网不断交换信息。驾驶人还可以在应用软件商店下载付费软件,或以相同方式从智能手机上下载。欧盟政府希望在2013年以前,完成系统的组建和试运行。但是,在带来好处的同时,有人担心装有这一系统的车辆其私密信息也将大量泄露。

(凤凰卫视,2010-05-10)

英国发现交通“蝴蝶效应”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道路交通存在“蝴蝶效应”,适当条件下,一名驾驶人急刹车或超车可能引发一场“交通海啸”,受影响路段可达80 km。这是通过分析英国最繁忙路段“M42”的交通状况后得出的结论。尽管车祸确实会造成汽车“排长龙”,但交通拥堵的主因是一些驾驶人急刹车、变道以及超车等行为。该研究的目的并非为缩短行车时间,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计整个出行所需的时间。如果驾驶人降低车速并以固定速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不但可以节省燃料,更有望提前抵达目的地。

(新华社,2010-04-07)

各国自行车推广计划

自行车出租计划

  全世界推广自行车出租计划的城市已经从2008年底的92个增加至2009年底的160个。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400个租车点布设了5 000辆自行车;目前,出租自行车在法国巴黎有20 600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有6 000辆。英国伦敦、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城市也在大力推广自行车出租计划。

墨西哥城:“生态自行车”计划

  从2010年2月起,墨西哥城市政府推出一项名为“生态自行车”的计划,该计划推广3个月来,已有4 000人成为注册使用者。尽管这一数字与市政府期望的24 000人还有很大差距,但让人欣喜的是,很多市民都对这一计划表示了兴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5个自行车租车点、约1 100辆自行车设置在墨西哥城市中心数个繁华社区,政府为先行推出这批自行车以及配套设施共花费600万美元。

  “生态自行车”计划是墨西哥城为期15年的“绿色计划”的一部分。该“绿色计划”由墨西哥联邦政府、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资助,每年投入资金达10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出租自行车数量将增至现在的6倍,使用率从目前的1%升至5%。墨西哥城市政府表示,“生态自行车”计划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为了城市的未来,现在应该行动起来。

韩国:2010年自行车推广计划

  为鼓励市民多骑自行车,韩国政府新出台了“2010自行车推广计划”,将对每月骑车上下班累计达到一定天数者,给予现金等奖励。此外,韩国还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修建自行车专用道,并着手建设10个自行车示范城市,将自行车出行率提高到15%。

洛杉矶:拟建新型自行车“地铁”线网

  洛杉矶自行车工作组规划的自行车主干路网络已提交草案,建议升级市内自行车交通干线网络,未来建成互联的自行车“地铁”网。该草案由当地社区推动,意在各交通要道设置一系列自行车道以及信号指示设施,使得在市内骑车更加迅捷通畅。这套基础设施一旦建成,该网络有如自行车地铁系统,无论骑车在何处都与主要地标仅隔几个街区,非常便捷。

哥本哈根:量身订制自行车共享系统

  作为著名的环保城市,也是世界领先的自行车城市之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2009年年底举办了自行车国际设计大赛,向全球的创意人士征集全新的城市自行车共享系统设计方案。本次比赛中,来自瑞典的设计团队脱颖而出,他们为哥本哈根量身订制了OPENbike共享系统,系统内每一辆自行车都具有智能卡和全球定位系统,通过RFID定位技术可以找到停放在任意地方的自行车,方便居民租用。OPENbike系统的自行车都是使用可再生原料生产,不会增加环境负担,且十分坚固耐用。

(国际在线、环球时报、网易、东方早报等,2010-05-06)

美国正在讨论新一轮交通授权法

  和我国每5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类似,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大约每5年也要为各项社会公众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国家层次的预算。当前,正在执行的交通授权法SAFETEA-LU即联邦层次的交通预算到期时间已经不远,美国政界已经在讨论和酝酿新一轮的交通预算。在新一轮交通预算中,除了重点关注以往的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与社会公平、多模式交通体系等问题,特别关注以下几点:①全球环境变化和交通行业的责任;②小汽车尾气排放的下限和减排尾气量的自由交易市场;③交通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并营造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④高速铁路;⑤负责基础设施资金筹措和调剂的国家银行。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美国联邦层次交通预算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www.fhwa.dot.gov/reports/financingfederalaid/authact.htmhttp://t4america.org/blog/2009/10/01/faq-safetea-lu-expires-transportation-funds-to-be-rescinded/

美国铁路货运的复兴

  100多年前,铁路的兴起促使美国成为横跨美洲大陆的世界性大国。铁路一度和美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过去六七十年汽车的普及,似乎让美国人民远离了铁路、忘记了铁路。在人们视线之外,美国的铁路货物运输却一直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芝加哥、洛杉矶和纽约等大城市之间,依然依靠铁路完成大量的货物运输。过去20年来,美国的铁路货物运输也在慢慢地夺回被卡车运输占领的市场。依据美国交通部的数据,美国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从1993年的26%上升至2007年的37%。伴随着这些喜人的数据,投资银行家巴菲特在2009年对美国部分货运铁路进行了巨额投资。这一消息,或者因为巴菲特的大名而传遍了世界。其实,除了巴菲特,美国各大银行、各货运铁路的所有者,也在低调地进行着另外的一项工作——依据当代多模式综合货物运输的要求,改进、扩建现有铁路站场。典型的例子是芝加哥城外50英里(约80.45 km)处的BNSF物流中心工程。该工程完成后,将占地达4平方英里(约11 km2),可容纳长达1英里(约1.61 km)的铁路货车和每日超过2 500辆的重型卡车。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美国铁路货运新发展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www.planning.org/planning/default.htm

小汽车交通和步行交通成功配合的典型案例

  小汽车时代的来临,让人们一度忽略了步行交通的重要性。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很多建筑师、规划师并没有忘记步行交通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处理好小汽车和步行交通的问题,新城市主义对此或许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原则。但是究竟如何在具体的项目中落实这些原则?最近,美国一位资深设计师在美国规划学会会刊上撰文,总结了美国几处成功案例,如圣·路易斯的曼彻斯特大道和南戈兰大道,以及费城的诺里斯交通中心等。此外,美国规划学会每年也会提名10处最佳的小汽车和步行交通配合工程。对上述案例和工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www.planning.org/greatplaceshttp://www.planning.org/planning/2010/may/fixing.htm

(以上3则来源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周江评,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