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21年 第2期
《新加坡建国之路:小红点,大格局》解读
点击量:813


新加坡建国之路:小红点,大格局
主编:刘太格
作者:韩昕余
出版单位: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
出版时间:2016 年12 月

  《新加坡建国之路:小红点,大格局》由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于2016年出版,主编刘太格博士有“新加坡规划之父”的美誉。本书以人物访谈的形式,记叙了概念规划、市区重建、公共住宅计划、樟宜机场建设、花园城市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等重大历史转折的来龙去脉。小红点意指新加坡(The little red dot),大格局则指远大的愿景(An extensive strategic vision)。

  本书以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两条线索展开。关键事件线索梳理新加坡50年建国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剖析了重大决策背后的挑战与应对、取舍与考量。关键人物线索聚焦13位建国先驱,回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工作,鼓舞后辈继承先辈的优秀品质。

  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全书内容可概括为三大关键词:汲取知识,提炼原则,分享经验。这也是宜居城市中心的成立初衷。宜居城市中心由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和环境水利部于2008年联合成立。次年,其与市区重建局联合设立了被喻为城市规划界诺贝尔奖的“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至今已有5座城市获此殊荣,分别是西班牙毕尔巴鄂、美国纽约、中国苏州、哥伦比亚麦德林和韩国首尔。2014年,中国苏州凭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获奖。2018年,韩国首尔凭借2030总体规划中的“广泛公众参与”获奖。

  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根据可持续性、宜居性、城市活力和生活质量4个主旨进行评选。这4个主旨是新加坡城市发展丰富多姿实践的总结,进而形成了本书的核心理念——城市宜居度框架。

  城市宜居度框架

  城市宜居度框架重点关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营造高质量的生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三大关键内容。

  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1971年和1991年概念规划为代表。

  英国殖民政府1958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因水土不服,难以解决新加坡人口激增、住房紧缺等问题。基于1967版《国家暨城市规划项目》(State and City Planning Project),1971年概念规划重新修订了规划蓝图。制度设计上,确定了城市规划暨国家规划的总体路线。技术路径上,开展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规划,以交通基础设施带动新镇建设、产业发展。实施保障上,颁布《土地征用法令》,征收发展费,确保资金回流和土地预留。

  1991年概念规划回应综合性城市转型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诉求,对1971年概念规划进行了重新检讨。空间格局上,提出多中心分散布局,建立区域中心,建设优质市镇典范。产业布局上,形成高科技走廊发展战略,适配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综合策略上,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保护古建筑和老城文化,创造全方位平衡发展环境。

  2)营造高质量的生活,以公共组屋计划和花园城市战略为代表。

  公共组屋计划的重点在于居者有其屋,是实现多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国策。计划的核心有三点:政府主导、封闭式运作和以民为本。实施体制上,政府低价征收土地,加大公共住房供应,明确住房申请和转售门槛。制度保障上,修订中央公积金法令,放宽购屋政策,鼓励低收入群体购置。管理流程上,政府监管公屋利用,多方主体和居民共同参与可持续社区建设。

  花园城市战略旨在对外树立国家形象、吸引外资,对内创造全民共享的高品质环境。战略演进经历了5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大力植树,建设公园;20世纪70年代,建设林荫路,加强环境绿化;20世纪80年代,丰富组屋区绿化;20世纪90年代,建设公园连道,发展主题公园;进入21世纪,全民参与社区绿化。

  花园城市战略具有4个特点:①整合机构,1970年成立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确保计划有效实施;②健全法制,20世纪70年代起,相继出台《树木与植物法》《公园树木法》《公园树木规则》等法令,让绿化行动有法可依;③国家行动,1991年概念规划中,将花园城市愿景纳入国家规划,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蓝图;④持续深化,2006年,战略目标由建设“花园城市”转向建设“花园里的城市”,侧重于建设绿地基础设施,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营造具有凝聚力的社区。

  3)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以经济发展和智慧国建设为代表。

  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劳动密集、技能密集、资本密集、科技密集、知识与创新密集5个阶段,核心在于创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投资人力。产业方面,发展新兴产业、更新政策法规,推动产业向增值化、创新化和多元化方向重组。设施方面,建设裕廊岛、纬壹科技城等高新产业园区。人才方面,制定多领域人才发展战略,提升竞争优势。

  智慧国建设通过三大国家战略稳步推进。2000年《资讯科技发展总计划》首次提出智慧国家设想,将信息技术发展策略上升为国家发展纲领性总策略地位,明确了推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外联系、促进区域和环球中心发展、创造个人发展机会、提高国民素质五大目标。2006年《智慧国2015计划》旨在让科技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聚焦于发展资讯通信产业、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带动各领域信息化改革、全民普及资讯通信4个主题。2014年《智慧国2025计划》提出智慧国家总体框架,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国民文化为两大基础,构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三大支柱,引领国家战略项目、交通、电子政务、城市生活、健康、创业与商业六大领域改革。

  综合规划与发展系统、动态城市治理

  除了城市宜居度框架三大关键内容外,综合规划与发展系统、动态城市治理方式两大因素也至关重要。从1958年的总体规划到1971年和1991年的概念规划,再到2001年的概念规划和2019年的总体规划,新加坡的国家规划历经了一个低开高走的过程,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系统和治理方式。

  综合规划与发展系统有5个原则:立足长远、有效辩论、灵活变通、坚定执行、系统创新。动态城市治理也有5个原则:有远见且务实的领导、清廉文化、健全制度、公众参与、市场合作。

  这10个原则既深刻总结了新加坡的治国之道,又巧妙呼应了开篇序言中刘太格老先生所赞扬的人文精神:“本书的三大看点,第一点是治国领袖身上所展现的优秀品质,高瞻远瞩、果敢敏锐、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第二点是公务员的严谨态度和执行力,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勇敢创新,重视人才;第三点是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结语

  读罢全书,精彩案例与金句名言印象至深,处处闪耀着智慧和思考之光。

  对城市规划者的金句:“规划师要有人文家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规划要有科学依据,遵循一定的章法,不能乱来。”规划不只是物质的架构,还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和文化。规划师应尊重城市的脉络,与土地谈恋爱,按照其自身特点去塑造城市,而不是按照个人的主观臆想率性而为。

  对城市决策者的名言:“新加坡没有模板和表率,全靠着务实,任何选择和决策都来自学习和实践,根据现实状况和国情,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理念源于实践,不能盲目照搬。城市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身需求、资源与环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同时,要勇于实践和创新,不故步自封。

  《新加坡建国之路:小红点,大格局》一书将新加坡50年发展历程娓娓道来,记录了国家建设的经验、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城市宜居度框架。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宜居没有绝对标准,发展没有唯一模式。规划要接得住时间的深化,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中国城市借鉴国际经验时,必须对表象之下的复杂背景、时代局限、取舍抉择和传承突破进行审视。我们更要坚定地前行,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中国城市必然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创造更宜居、更活力、更幸福、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吴丹婷(1994— ),女,广西崇左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模型与大数据。E-mail: wudt199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