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9年 第6期
低碳交通与世博契机
点击量:5881

Development & Opportunity: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Editorial Commentary with Expo 2010 Shanghai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亟待人类共同努力来解决的严重问题。为响应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原则和承诺,2009 年11 月25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 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并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表面上看,低碳仅是一个气候、环境问题,但实质上,低碳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交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以上海为例,2009 年,上海汽车保有量达到146 万辆,机动车碳排放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的相当比重。在上海客运行业能源消耗结构中,社会客车占65%,出租汽车占17%,公共汽车占10%,轨道交通占7%,轮渡占1%,个体机动方式作为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的主体,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在当前中国机动化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城市交通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绿色交通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目标。

    低碳交通(Low Carbon Transport)是指在交通出行的各个环节全面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通过对运输结构和运输效率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排放总量。“低碳交通体系” 建设的核心就是要限制发展个体机动交通、鼓励和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并从用地布局优化、交通政策引导、信息技术支撑、交通工具排放控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减少碳排放。

    第一,用地与交通统筹。以轨道交通、BRT等大容量交通设施建设为抓手,引导城市用地的有序拓展和更新,形成组团化混合用地布局模式,统筹人口、产业布局,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交通出行,减少碳排放。

    第二,交通政策引导。以具有竞争力的公交票价机制,优质的公交运营服务,快捷的公交路权保障,配合机动车停车、使用等需求管控政策,引导交通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通过客运结构的优化,减少碳排放。

    第三,信息技术支撑。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信息系统,为交通参与者出行链全过程提供交通方式选择、路径引导、换乘、实时路况等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引导城市交通设施、运力供给均衡利用。通过交通服务效率的提高,削减无效碳排放。

    第四,交通工具排放控制。大力发展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氢能等新能源车辆,落实完善配套设施,充分发挥新能源车辆在低碳减排上的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尾气排放控制标准,“加速度”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强制淘汰部分污染严重的车辆。通过更新交通工具的能耗技术,减少碳排放。

    2010 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将历时184 天,预计吸引7 000 万世博游客,世博会的召开为上海低碳交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实践舞台。世博交通保障方案通过构建世博游客全覆盖的集约化出行网络、为游客出行全过程提供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大规模使用新能源车辆等方式,充分诠释了“低碳交通”的理念,预计削减3亿车公里的小汽车出行,折合3~4 万吨标准煤,减排5 万吨CO2。世博交通倡导的“低碳交通”理念不仅吻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更是对上海市未来交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对上海市城市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陆锡明 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