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8年 第4期
“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推进中国现代交通文明觉醒
点击量:6544

"Transit Week & Car-Free Day" Promote Civilization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自2007年9月“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开展至今已近一年,但此次全国110个城市同期举办、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活动却仍然让人深深体味。它不仅是我国现代交通文明意识觉醒的重要里程碑,也让城市居民在不同的城市交通运行模式下,亲历了全新的交通场景并体验了全新的城市出行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带动了城市化和交通机动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爆炸性扩张和交通拥堵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共性特征,因交通拥堵引发的环境污染和能源过度消耗更是直接威胁着城市的未来和命运。各城市政府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组织实施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和建设,但是城市交通拥堵状态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演越烈。一些城市开始反思交通发展策略,尝试推行公交优先,但步履艰难且成效不大,道路建设依然是当今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旋律,自行车和行人交通则几乎被遗忘。在这种背景下,由建设部倡导,众多城市积极响应的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得以举办,使城市交通发展中的浮燥和惯性得到了一次理性洗礼。藉此之机如果能推动现代交通文明在中国发育并逐步走向成熟,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将功不可没。

  长期坚持推行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对现阶段中国城市和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意义。当前,中国大城市正处于城市化转型和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依靠现代化公共交通解决交通矛盾已成为全球性共识,中央政府也确定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客观上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并未从内心完全接受并彻底付诸实施。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广大民众,仍处于汽车化初期的兴奋和憧憬中,对小汽车交通的后果和代价、对现代交通的权利和义务都还缺乏理性认识,绿色交通发展仍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作为一种推动交通政策转型、唤醒公众现代交通意识的有效手段,在当前中国城市和交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现代交通文明的建立是个长期过程,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需要长期坚持和更有效的推行。

  现代交通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是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生命力和核心价值所在。首先,此项活动不仅是环保、节能和交通意识的宣传,更提示了合理的交通解决方案及其可能的预期效果,也可以理解成“绿色交通方案”的“全民公示”,可顺势强力推进公交发展、改善慢行交通、调控小汽车交通,既顺乎大多数民众的意愿,又彰显城市政府言行一致的良好形象,表明政府发展绿色交通的态度和决心。其次,开车群体对活动的质疑和抱怨,主要缘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低下,没有良好的替代出行方式,希望这种压力能转换为政府大力发展公交与切实改善慢行交通的动力和具体行动,而不是让活动在一片“做秀”声中被扼杀,使城市交通重新回到恶性循环的深渊。第三,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应成为展示和校验城市交通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的重要机会,一方面,它能让社会体验和审视绿色交通建设发展的水平和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如能借活动之机,同步推出新的绿色交通对策和措施,无疑将增加民众对活动的期待和参与热情,同时也能测试新举措的实效。此外,公共交通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城市,不妨可将“无车日活动”推广到每季度或每月,甚至在一个正常工作日举行,当“无车日”越来越轻松,与正常日的差别越来越小时,也许现代人的交通烦恼将一去不返。

  城市化和机动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模式是可以选择和引导的。构建绿色和谐交通既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城市最终摆脱交通发展困境最有效的途径,如果说“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是一种启蒙的话,那么可以期待它将会逐渐成为全社会享受现代交通文明的盛大节日。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 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