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7年 第2期
成长的烦恼与理性的选择
点击量:7129

点击查看PDF全文

The Growing Troubles and the Rational Selection

  中国城市交通拥堵又一次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一波交通拥堵来势凶猛,不仅大城市拥堵,中小城市也出现拥堵;不仅中心区严重拥堵,城市外围道路也比较拥堵;不仅高峰期拥堵,平峰期也较拥堵。大有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所谓“黑暗交通年代”类似的态势。

  如何客观正确地估计和看待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呢?中国城市正处在快速成长过程中,规模和形态急剧变化,交通需求总量快速增长,需求层次变化多样,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框架却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形成和稳定。因此,交通拥堵有其必然性,这在发达国家城市快速成长过程中也都经历过。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交通拥堵可以理解为“饥饿型拥堵”的话,那么,新一轮城市交通拥堵却是在城市经济和百姓收入达到小康情况下形成的一种“体质性交通拥堵”。前者主要原因是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无法满足经济起飞、人口大量返城等带来的交通需求。这时,通过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城市交通拥堵可以很快得到缓解。而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则是综合性的、源发性的。首先是交通供求矛盾更为突出、更为广泛。同时更为棘手的是,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开发以及建设时序引发的诸多交通问题;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法治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加大了交通治理的难度。

  正如一个正在快速成长中的少年,他的外在和内在的表现与变化都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无论是体型、骨骼、相貌、心态、行为的多变,甚至出现的一些不良问题,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理智的家长不会取笑、苛责他们,会有足够的耐心来理解、等待他们自己成长和成熟起来,会努力去引导和帮助他们沿着健康的方向成长。当前较为普遍的城市交通拥堵也是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是“成长中的烦恼”。

  令人欣慰和幸喜的是,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和战略。这些为我们理性地选择和推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举措指明了方向。

  首先,当前城市交通拥堵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状况很难单单靠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近远兼顾、软硬兼施、标本兼治,经过相当长时期的艰苦努力才能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其次,城市交通根本目的是完成人和物的移动运送,而不是车辆的移动运送。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交通供应与服务必须体现公平性,为城乡居民、投资者、外来宾客等全体交通使用者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商务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必需和满意的交通服务;充分保障大众出行、行动不便者和低收入阶层出行的经济性、便利性;保障非出行者的合法权益;充分保护文化、生态和环境。

  第三,必须倡导和推行公交优先和“绿色交通”。尽管我们承认应该尽可能让普通大众享受小汽车交通带来的便利、舒适和机会,但是由于小汽车交通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土地和空间高占用性、能源高消耗性、污染高排放性等),不得不对其采取必要的引导、调控和管制。政府首要职责和任务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出行者提供可选择的高效、经济、舒适、可靠的替代小汽车出行的方式。同时,要为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的通行条件,积极推行机动车辆的绿色能源、替代能源。

  第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要建立长效机制,既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纲要,更要有分阶段并定期检讨、滚动和修正的行动计划。建立强有力的指挥决策和协调机构,整合各种政策法规和各部门的职能,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大力推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影响评价,大力推动交通管理领域的技术进步,充分挖掘既有道路交通设施的潜力。

  第五,必须坚决推行“法治交通”。要在倡导和推行公平法治的前提下,强化交通法规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威慑性。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