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6年 第1期
关于武汉交通问题的讨论
点击量:7235

文章编号:1672-5328(2006)01-0052-03

编者按:武汉作为国家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发展城市,在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整治等方面的经验备受广大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者关注,由此,本期特刊载《交通需求管理在武汉市跨江交通中的应用》一文,同时,邀请部分编委和专家就“武汉交通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希望对武汉的交通发展有所借鉴。

武汉市城市发展模式问题
俞春俊 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交通需求管理在武汉市跨江交通中的应用》一文中,为了配合长江一桥的封闭维修,采取了一系列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起到了控制交通需求、优化交通结构、减少交通供需矛盾的效果。现就城市发展是“组团式”还是“摊大饼”,以及跨江大桥是否建造轻轨交通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对武汉这样的临江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无形中会加剧过江交通的需求,引发过江难的交通矛盾。“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能适合武汉市的发展,通过轻轨等将各城市次中心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别具特色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

  2) 在进行交通决策之前,应对武汉市进行一次交通管理规划,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对人们的出行需求进行评价,特别是对跨江人流和物流的需求量应进行充分研究,以作为规划的基础和前提。

  3) 应进行各次中心的交通影响分析,从土地利用,政府应如何引导交通出行方式等方面加以考虑。要对车辆的发展政策进行研究,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发展政策目标不同,将会对交通的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政府鼓励私家车的发展,那么在小区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上就会适当考虑,且停车收费政策也会相对宽松,这将造成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公共交通发展也会大受影响。反之,如果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增高,人们会考虑改变交通出行方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从而减轻交通压力。

  4) 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跨江轻轨很有必要,这样可以将潜在需求吸引过来,同时,为了配合这些政策的实施,从政策层面上和技术层面上都应对目前交通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 政策层面上的措施包括: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如跨江通行车辆空车禁行;过江行驶的动态收费;各区自发附加牌证;控制出租车数量;跨区停车加倍收费;配建停车场和市中心公共停车场增加收费;在跨江轻轨交通站点配建大型汽车停车场;以及交通节点的建设等。

  ② 技术层面的措施包括:节点管理策略、干线管理策略、区域管理策略。在道路交叉口采取一些交通管理措施,如禁左、禁右,禁摩托车等交通措施。在一些主干路限制小货车、摩托车、空载出租车行驶等,同时,对一些道路采用单行,公交优先等。

 

武汉市跨江交通问题
李凤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长江、汉水将武汉市分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跨江交通问题是武汉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增加跨江通道、提高跨江通道交通运输效率、适当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是解决武汉市跨江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

  首先,应提高现有跨江通道交通运输效率。积极地开辟跨江的快速公交线路,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的必要路权和控制信号;采用强有力的交通需求管理引导措施,降低低效率交通工具跨江出行的使用,如增加小汽车过江通行费用,对道路设施容量有限供给,按车牌单双号限行等。在跨江通道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抑制居民跨江出行对私人小汽车交通工具过度地依赖和使用。

  其次,积极新建跨江通道,尤其应尽早新建跨江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系统是快速、高效、舒适、低污染的运输工具,适合于组团式城市布局的交通发展需要,是武汉市连接三镇、解决跨江交通出行最佳的交通运输系统。对于新建的跨江桥梁通道,应以发挥交通运输效率最大化,或与现有跨江通道通过需求调控措施,使跨江通道交通运输效率整体最大化为桥梁建设选址原则,选择确定新建跨江通道的桥梁位置。

  第三,适当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城市主要功能沿江两侧均衡化发展。城市功能布局决定城市交通需求,在城市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城市主要功能沿江两侧均衡化发展,会极大地增加跨江交通需求,给跨江交通设施建设带来较大的压力,跨江交通供需矛盾将会加重。适当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城市主要功能沿江两侧均衡化发展,是降低跨江交通需求、缓解跨江交通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武汉轨道交通建设的建议
李铁柱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和国家中部崛起的重点发展城市,既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又是国家和区域的交通枢纽中心。同时,随着武汉城市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过江交通需求仍将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