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5年 第1期
中国城市发展的优先计划——可持续交通
点击量:6522

文章编号:1672-5328(2005)01-0001-03

黄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北京 100037)

摘要: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交通和能源问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的关注。对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城乡协调发展,交通和能源需求,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约束,城市公交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四个方面对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中国城市交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现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政策。

关键词:中国;城市;优先计划;可持续交通

中图分类号:TU981-01

文献标识码:C

  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交通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应与经济、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城市的交通和能源消耗问题,成为城市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

  1 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

  近10年,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最快的10年,无论是公共交通的设施规模还是公共交通的客运量都有非常大的提高。1992年底,全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为9.1万辆,运营线网长度为6.2万km,客运总量为291亿人次;2003年,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5.9万标台,运营线网长度达到12万多千米,客运总量为381亿人次。在这10年间,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的发展更快,轨道交通由49 km增加到200 km,年均增长15.1%;出租汽车从19万辆猛增到88.4万辆,年均增长达到了16.6%。通过10年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在规模和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城市交通发展得益于改革和开放。通过对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明确了公共交通企业是公共交通市场的主体,提出了实行公共交通专营权制度,加快了公交票制票价改革的力度,推进了公交投资主体多元化,确立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思想。目前,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用地发展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城际之间、城乡之间、城郊之间公共交通联系的加强,公共汽车站与长途汽车站的合并,初步形成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新型公共交通模式。

  2 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1) 城乡协调发展是时代要求

  2002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39.1%,城镇人口总数增加到5.02亿。我国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人口向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集中的特征,城市人口迅速向大城市聚集,全国40个特大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高达36.24%。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如何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实现中心城市的向外辐射功能,是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

  2) 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交通、能源需求急剧增长

  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客、货运输需求急剧增长,交通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特征会更加显著。通勤交通需求会逐步降低,而休闲、娱乐等生活出行的交通需求会有大幅度增加,城市货运需求也将从零散运输向集约化的物流运输转化。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布局形态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聚集都不可避免,无论是城市的日常出行总量、出行密度,还是出行距离,都会随之大幅度增长。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城市迫切需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3) 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约束愈益强化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土地资源不足仍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2003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为20.8万km、道路面积为31.6亿m2,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为9.34 m2。城市建设用地不足使得道路交通设施的扩容难度增大,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开发模式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而由此产生的高强度交通需求,也将使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同时,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就现有的能源资源来看,除煤炭以外,我国已成为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进口国。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在汽车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引入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寻求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解决方案。

  4) 城市公交自身存在问题和矛盾

  在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看到,公共交通的立法、管理和技术进步还存在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公共交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