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云南将建设5个自动驾驶试点示范路段
发布时间:2022-5-2519:36:59来源:昆明日报作者:未知点击量:757   

记者5月24日获悉,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推进云南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智慧交通建设水平将大幅提升,应用模式不断拓展,逐步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应用,L4级别智能车辆在特定领域开始试运行,车路协同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集聚区。

建设规模化数字基础设施

《指导意见》明确,将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智慧交通等产业为基础,打造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以高精地图、C-V2X(蜂窝车联网)、边缘计算、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云控平台、自动驾驶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为支撑,建设开放、共享、绿色、安全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形成产业集聚。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对综合交通重要基础设施进行5G、感知网络、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精度地图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基于CIM(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交通平台。扩大5G通信网络覆盖、规划建设北斗卫星地面增强站、LTE-V2X(无线信息交互技术)、5G-V2X(基于5G的车辆信息交换)路侧单元,实现交通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控设施、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标线等互联互通,具备路网全域感知能力,满足车路网协同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与应用需求,建设规模化数字基础设施。

形成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引领。组织实施不少于50公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项目,形成科学完整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交通云、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

建设高速公路开放路段

《指导意见》提出,将车路协同纳入云南省智慧高速公路及智慧城市建设工程,通过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丰富应用场景,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深度融合的产业形态,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探索一套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云南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建设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构建规模化数字基础设施、搭建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保障机制等。

在建设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方面,将建设高速公路开放路段。建设面向高速公路及复杂交通环境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应用开放路段,路段涵盖桥梁、隧道、主干道、匝道、服务区等构筑物;建设自动驾驶汽车开放道路,提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真实环境。具体试点示范路段为宁香高速公路、澄华高速公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大理洱海生态廊道、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园区道路。

在构建规模化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将建设支持自动驾驶的通信网络、建设物联网感知网络、智能路侧感知设施建设、建设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鼓励通信运营商等市场主体在重点应用示范路段构建边缘计算能力,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形成覆盖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分米级、厘米级及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基准站网络。

分4个阶段推进试点示范建设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编制完成车路协同系统建设方案。完成交旅融合、封闭测试场、开放和半开放自动驾驶园区试点应用项目的方案和初步建设。

第二阶段:建设阶段(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根据试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完成智能路侧基站布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支撑系统及相关平台建设。完成交旅融合、封闭测试场、开放和半开放自动驾驶园区项目建设和试点示范工作。

第三阶段:前期测试阶段(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试点项目主体建成后,在选定的示范段进行测试,此阶段测试对外开放,鼓励具备技术、设备的厂家参与。

第四阶段:运行测试阶段(2024年12月至2025年12月)到2024年底,完成园区内自动驾驶先导示范应用;到2025年底,在试点高速示范路段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路段名单(第一批)

路段名称 里程 类型

宁香高速公路 30公里 国高

澄华高速公路 20.88公里 地高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 14.89公里 专用道路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 160公里 专用道路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园区道路 15公里 园区内道路

本组稿件记者王绍芬报道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