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  闻 > 海外简讯
丹麦人:抗疫,就骑自行车吧
发布时间:2020-12-1816:49:25来源:环球时报作者:未知点击量:14074   

  


自行车道上的标识:“我们爱自行车”。

  【环球时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 牛瑞飞】童话王国丹麦不仅拥有7000多公里美丽的海岸线、茂密的森林和开阔的草场,还拥有1.1万公里自行车专用道。在丹麦,自行车的路权超过汽车。在道路狭窄的地方,汽车不能因为自行车慢而按喇叭催促。在这里,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疫情来袭,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和体育运动,因为能保持社交距离,所以更加受青睐。

  六成哥本哈根人骑车通勤

  据统计,在哥本哈根,60%以上的市民每天的通勤是靠自行车完成的。自行车游览是哥本哈根的一大特色。带领记者一行骑行游览的是一位82岁的丹麦老奶奶,她上下车的动作非常敏捷,骑车速度飞快。她说自己身体健康主要归功于每天坚持在大街小巷骑车游览,她还非常自豪地告诉我,她的“骑龄”已经有79年了,她的目标是“骑龄”100年。

  丹麦不仅有常见的两轮自行车,还有各种三轮车、四轮车,有前面带着车斗的(如图①),也有后面带车斗的。《环球时报》记者曾和一位骑带前斗自行车的爸爸聊过,他告诉我,孩子坐在前斗,父母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也能看到更开阔的风景。他认为,一辆自行车能带着全家一起出行,比汽车更环保,也更贴近自然。他还特别强调:“我认为,用爸爸自己的力量驱动载着孩子的自行车,更能直接表达父母和孩子之间亲密的爱,比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更为自然、细腻。”记者还参观了丹麦的自行车设计工作室,这里的工作人员开动脑筋,设计出很多用途多样的自行车,他们还会根据世界潮流为自行车制作装饰物,让自行车成为个性和审美的展示平台。

  自行车路权优先

  在2019年评选出的20个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中,一大半来自欧洲,其中包括丹麦。自行车在欧洲的路权是比较优先的,就是说在马路上,汽车必须给行人与自行车让行,当道路非常狭窄时,对在前面的骑行者鸣笛或是强行超越骑行者都是非常无礼的行为,而且将面临数目不小的罚款。在这里自行车和汽车一样,是可以购买保险的,如果自行车丢失或者损坏,或者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遭受任何人身伤害,都可以到保险公司申请赔偿,这是鼓励公众骑行的保障。不少人每天坐火车上下班,用自行车解决从家到火车站,由火车站再到工作单位的通勤问题。不仅折叠自行车,普通自行车也允许推进车厢。

  欧洲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每年环法自行车赛的热度丝毫不低于欧洲杯、世界杯足球赛,除了环法自行车赛以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会有不少本土的自行车比赛,专业的、业余的不胜枚举。大家对骑行的喜爱是从小开始培养的,记者经常看到欧洲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骑车出行,即使是三四岁的幼童,也能在马路上自己熟练地骑车。欧洲不少汽车的车顶或尾部,都装有携带自行车的支架,周末时和家人一起开车来到森林,在森林里进行一场全家人参加的“家庭自行车越野赛”是很多欧洲人的最爱。

  在欧洲街头,也常见到免费的修车工具,每年的无车日,不少欧洲城市还会由志愿者免费为骑行者赠送车灯、反光背心、打气筒等礼物。此外,在欧洲骑车必须佩戴头盔,德国交通安全协会表示,头盔虽然不能避免交通事故,但能保护头部免受致命伤。

  疫情让欧洲人更爱自行车

  由于疫情,今年欧洲零售业遭受重创,但自行车商店总是生意兴隆,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封锁时期,自行车商店也享受了继续营业的特权。欧洲多国政府也推出了最新的支持自行车政策,意大利为新购自行车提供了售价60%的“绿色”补贴;法国为骑车通勤的员工一次性提供数百欧元的交通补贴等等。记者家附近的自行车店老板告诉我,今年他家的生意比去年更好,营业额提高了近五成,自行车经常卖到断货。他认为,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少开车多骑车就是保持健康的法宝。

  2020年布鲁塞尔划出许多自行车专用道,汽车和行人均不允许入内。市政府认为,自行车在疫情期间是完美的交通工具,既不用担心公交地铁人员密集而带来的传播病毒风险,又比步行的速度快,效率更高。

  从2021年1月1日起,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将成为全市汽车限速30公里的城市,除了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包括公共汽车在内的所有机动车都必须遵守30公里的限速。布鲁塞尔市政府认为,道路的使用权不是汽车独享的,自行车和行人的需要也必须照顾到。因此,在许多科学数据的支持下,30公里的汽车行驶限速政策出炉,自行车爱好者可以更安全、更惬意地骑行。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