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天津推12措施防污治霾 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
发布时间:2014-10-239:27:14来源:天津北方网作者:点击量:1081   

  记者从天津政务网最新公布的《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精神的12条措施》(以下简称“12条措施”)中了解到,本市将实施12条措施、67个重点任务,防治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这12条措施包括: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清洁煤替代、机动车尾气治理、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扬尘等面源污染治理、依法治污、科学治污、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万企转型升级、资金使用和生态补偿、治污责任落实等。

  随着供热季的到来,燃煤对空气影响渐重。根据“12条措施”,今年本市将落实工业和民用煤地方标准,加强煤炭销售、使用全过程监管,把全市72个煤炭储存场地提升整合到16个,并全部迁出中心城区。推进散煤清洁化,年底前完成替代180万吨煤任务,到2017年完成替代270万吨燃煤任务,新建密闭配煤网点89个,推广先进民用炉具120万台,民用洁净煤利用率达到90%。

  本市还将对火电、钢铁、水泥、玻璃、化工和石化等重点行业进行污染治理,年内完成全部20万千瓦以上火电、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治理任务,完成外环线周边13家污染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搬迁或关停,完成180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企业治理。

  此外,本市将用3年时间,对1.2万家存在“散、弱、低、粗、污”问题的中小企业实行转型升级,通过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关停重组、载体升级等多种方式,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实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就业不减、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等目标,企业整体效益提高50%以上。2014年完成4500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任务,优先将排放污水、异味扰民的环境污染企业列入计划,尽快关停改造,3年淘汰关停企业700家。

  重点抓好扬尘油烟等面源污染治理

  扬尘控制实行“五个百分之百”

  根据《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精神的12条措施》,本市将继续抓好扬尘污染、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治理。

  本市实施建筑施工、拆迁工地、道路扬尘、市政施工、交通工程、工业堆场、水利工程施工等扬尘控制“五个百分之百”标准(工地周边100%设置围挡、物料堆放100%苫盖、出入车辆100%冲洗、建筑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等土方施工工地100%湿法作业),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道路机扫水洗作业率达到65%。今年年底前完成423家工业企业堆场封闭和防风抑尘网建设、1536家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制定和完善禁止露天烧烤、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的措施和办法。

  从今年9月起,本市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检查行动,其中下达整改处罚通知书12份,对造成扬尘污染的工地进行了处罚。

  推进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升治理水平

  在线监测重点燃煤企业

  根据本市昨日印发的《12条措施》,本市将对全市工业燃煤量90%以上的98家企业实施联网在线监测。推进先进实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增加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服务产业产值,促进环保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依法治污方面,本市将制定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在用非道路柴油机械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地方标准。执行火电、钢铁、石化、水泥、化工等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抓好生态红线的落实,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红线区内,除已经市政府批复和审定的规划建设用地外,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加强会商监测执法等方面协作

  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

  天气渐凉,雾霾天将随着燃煤季的到来可能将频繁“光顾”京津冀地区。根据《12条措施》,本市将主动参与,积极推动,加强区域应急响应会商、监测数据和治理经验共享、联合执法等方面协作。加强监督执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记者了解到,本市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京津冀区域视频会商平台,在天气形势有较大转型时,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进行视频会商,就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沟通,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并建立京津环境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信息的共享机制,开展环境监测能力项目合作,探索建立重污染天气的应急联动预案。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