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  动
博文
当前位置: 首  页 > 互  动 > 博文
博文
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
发布时间:2013-12-59:23:54来源:叶檀的BLOG作者:点击量:1443   

    河北治理污染的成本由谁来支付?这个现实问题,是对河北、北京、环京津冀地区、环保部、规划部门的考验。不能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守住污染不增加的底线。

 

    一地污染,周边受罪,利润自得,成本均摊,环境领域是典型的公地悲剧。今年上半年,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每月都占5至7个。河北省11个设区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为30.9%(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54.8%)。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最差,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26.2%。

 

    一地治污,成本自担,环境共享,就没有积极性。运动式治污无济于事,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才能收效于长远。11月8日,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在北京与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等就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举行会谈。

 

    河北治污,面临双重成本,一是GDP短期内大幅下降的成本,二是治理污染制造业成本永久上升的成本。

 

    都不是小数目。《经济参考报》今年9月份报道,钢铁、石化、建材三大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在河北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一直在50%左右。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主要产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62%-77%。2012年,河北省水泥产量1.28亿吨,钢材产量2.09亿吨,煤炭消费2.71亿吨标准煤。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作委员会主任姬振海介绍,2012年全省报批项目中,建材、矿产采选、金属制品等传统行业项目仍占近60%。如果严格控制过剩产能,严格环境指标,河北GDP会大幅下滑。即使不再以GDP论英雄,一个重工业大省GDP下滑到6%以下,对当地收入、就业会造成连锁影响。

 

    治污成本不低。以钢铁为例,今年1月至6月86家统计内重点钢企合计盈利为22.67亿元,平均销售利润仅为0.13%,亏损面达到了40.7%,卖一吨钢不如卖一只鸡。对于钢企而言,吨钢成本上升几十元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证券日报》报道,河北钢铁集团唐钢能源环保部部长苏福源计算的数据是,要满足国家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1000万吨钢的环保投入为10亿元,生产一吨钢治污成本100元。按此推算,我国钢铁行业年产量为7.2亿吨,环保投入就要达到720亿元。如果算上其他污染物排放,投入还要加大。以上市钢企宝钢股份为例,该公司在2012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称,其环境保护成本构成包括费用化成本和资本化成本两部分,分别为28.49亿元和4.23亿元。而对应总计约32.7亿元的环保成本,当年宝钢股份产钢量约为2400万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7亿元,也就是说环保成本几乎相当于净利润的三分之一。

 

    要解决棘手的高成本的环境问题,显然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京津冀需要能活下去的空气,河北需要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把河北纳入北京都市圈的产业链条中,北京的总部与服务业背后的制造与基地,放在河北来完成,通过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实现区内经济一体化。北京成为干净的经济孤岛,周边围着一圈贫困的田园乡村,这在经济逻辑上是条行不通的断头路。在香河等北京郊区的河北地区,已经开始产业布局的尝试,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在重工业产值下降的过程中,发展环保产业、消费产业,堵住GDP失速下滑就业不畅社会不稳的黑洞。

 

    环保貌似受重视,其实未必。环保部科技司司长熊跃辉在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透露,环保部今年年初对华北地区298家钢铁企业进行了“家家必到”的全面排查,发现70%以上的钢铁企业未按标准排放污染物,存在超标排污的问题。一个政策出现了30%以上的违约,政策就会失效,70%违约,守约就等于自杀。严格环境执法成为基础,没有公平的执法者,就不可能有环境改良。

 

    建立补偿机制至关重要。比如,江河下游的省份补贴给上游省份,下游城市补给水源区,全国补贴给重点的绿肺区,浙江为了新安区的清洁补贴给安徽,广州等市为了干净的水源补贴给江源,全国各省为了沿海湿地补贴给东营等地的湿地,以杜绝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北京、天津补贴给华北重工业城市,对这些城市的污染进行监督,天经地义。

 

    在大部分企业守法环保之后,在华北地区进行区域内碳排放交易,让低排放的环保企业可以通过环保获得利润,激励更多的企业植树、少排,最后在全国形成统一的碳排放交易。

  

    骂是骂不出蓝天的,喊口号也喊不出绿水,只有严格的执法、严厉的惩罚,以及对他人损失的尊重与补贴,对环保者的经济奖励,才能避免公地悲剧。

本文来自:叶檀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