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综合交通规划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点击量:12307
项目名称: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承接时间:2010-09-24
委托单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
项目主持人:殷广涛
技术负责人:杨忠华
项目负责人:池利兵
主要参加人:李凤军、高德辉、叶峰、耿雪、田凯
项目简介:

  为了切实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深莞惠共同签署的《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东莞市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同时促进东莞市城市与交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本项目,规划形成与区域交通新格局、产业发展新跨越、粤港澳合作新模式、城市空间布局新规划相适应的,具有鲜明东莞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本项目为招投标中标项目,招标文件要求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从区域发展现状和城市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东莞市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调研,进而分析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特点,对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2)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根据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框架协议》和新时期珠三角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论证东莞市交通出行结构,对东莞市未来的运输需求总量和分方式运输量进行预测。

  (3)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结合深莞惠一体化发展,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构建与东莞市经济地理特征相匹配,与东莞市产业布局相适应、与东莞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框架。

  (4)东莞市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

  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益和比较优势的角度,对既有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科学合理地提出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方案, 包括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轨道交通规划、航空接驳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慢行系统规划等。

  (5)东莞市综合运输体系客运系统规划

  结合东莞市旅客出行特点、产业布局与交通区位特征,研究对综合运输体系中客运系统如何优化组织,打造对外客运、城市内部一体化的客运系统,构建以层次分明、换乘便捷的客运枢纽。

  (6)东莞市综合交通体系货运及物流系统规划

  深入分析珠三角区域及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分工与布局,总结物流需求现状及特征、流量流向,并根据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不同行业物流陆路运输路线的合理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及要求,提出空间布局方案、功能定位及物流园区集疏运通道优化、调整方案。

  (7)东莞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以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衔接及零距离换乘为目标,根据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布局,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布局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

  (8)东莞市综合交通体系静态交通及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结合东莞交通运输需求,合理布设静态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衔接顺畅的慢行交通系统。

  (9)东莞市综合运输支持保障系统研究

  从体制改革、资金筹措、政策保障等方面研究如何构建适应东莞市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支持保障系统。

详细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东莞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应对区域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政策变化、城市人口构成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要求,整合既有规划,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东莞市的目标是将东莞市建设成为我国城镇连绵地区的典型公交都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现代物流城市。构建高效、集约的“内聚外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珠三角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东莞将采取以下交通发展战略:构建“双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即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新型公交为骨干补充的快速客运系统,和由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构成的快速道路网络;在积极建设高快速网络的同时,注重次干路和支路的完善,并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工程设计,充分发挥道路潜力,不断提高道路网容量;积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市域轨道交通的骨干网络;同时积极建设新型公交,不断加大常规公交投入,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适时建设骨干公交走廊和调整公交网络;根据交通供需特征,建立分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对于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采取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东莞市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呈现“三纵二横”布局,“三纵”为西部广深通道、中部增莞深通道、东部惠莞深通道,“二横”为北部莞惠通道以及南部穗莞惠通道(广州番禺(南沙)-东莞-惠州通道)。

   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基础上,东莞市域内部新增“两横四连”六条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总体呈现“三纵三横四连”布局。新增“两横”分别为北部东西向通道、中部东西向通道,四连分别为联系石龙-主城区-虎门-长安、麻涌-主城区-松山湖-塘厦、主城区-寮步-常平和长安-松山湖-常平四条通道。

   东莞市高速公路布局方案为“五纵四横六连”,高速公路网总长度为434.3千米。按照市域面积计算,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网密度为0.18千米/平方千米,按照市域建设用地面积计算,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密度达到0.43千米/平方千米。

   图 1 高速公路及出入口规划图

   东莞市域内共有5条铁路线,分别为广深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和新沙港区进港铁路、深茂铁路。主要铁路客运枢纽4座,分别为东莞站、东莞东站、常平站和虎门站(虎门火车站)。一般客运车站1座,为樟木头站。现有铁路货运车站5座,分别为常平站、东莞东站、茶山站、石龙站和樟木头站,分别位于广深铁路和京九铁路上,集中在东莞东部。此外在新沙港规划一座货运站。

   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中,5条城际线经过东莞,分别为穗莞深城际线、莞惠城际线、佛莞城际线、中虎城际线和虎岗城际线。

   东莞市域范围内,5条城际线共设置城际车站22座,其中3座主要城际枢纽,分别为望洪城际站、长安厦边站和长安金沙站,望洪城际站为穗莞深、佛莞和莞惠三条城际线换乘枢纽,长安厦边站为穗莞深、中虎和虎岗三条城际线换乘枢纽,长安金沙站为穗莞深和虎岗城际线换乘枢纽。与铁路衔接的城际站包括虎门站(虎门火车站)、东莞东站。

   同时建议在东莞市内规划东莞市区—松山湖—深圳光明—深圳留仙洞—深圳市中心(前海)的城际轨道交通走廊,此外考虑到穗莞深城际线的走向,结合广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东部新城规划,这条城际线向北接入广州东部新城,可与广惠汕铁路相接,接入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

   水运方面,结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水乡片区规划,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取消水乡片区内的部分航道的货运功能,加强生态生活景观功能,最终形成以“一纵三横五河口”千吨级及以上航道为骨干,300吨~500吨级航道为基础的纵横交错、内低外高、分层推进、江海直达的航道网。

   东莞市现状主要利用的机场包括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规划的惠州机场也将成为东莞市可利用的主要机场。

   东莞市与周边机场的主要联系通道包括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和珠三角高速公路。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中,穗莞深城际线可加强东莞市与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的快速联系。当惠州机场位于东莞、惠州之间时,莞惠城际线可加强东莞市与惠州机场的联系。

   东莞市区域及对外道路网与区域高速公路网具有良好的联通性,市域任何一点在20分钟内都可以进入高快速路网,从而可以加强东莞市与珠三角主要机场的快速联系。

   此外,东莞市可依托客运码头,通过快艇和直升飞机等建立与香港机场的快速联系。

   东莞市现状共建成了6座城市候机楼,均是主要依托广深高速、莞深高速、常虎高速等高速公路,开行东莞市各候机楼至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的直通大巴。未来还可以依托城际轨道建设城市候机楼,充分发挥城际轨道的航空联系通道功能,同时解决机场大巴无法保障出行时间的问题。

   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通用航空将作为航空市场发展的新兴爆发点,通用航空也将成为东莞市积极发展航空交通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广东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东莞将形成以桥头机场为主、水乡机场为辅,清溪、松山湖、横岗湖、塘厦、生态园为基础的通用机场体系。

   规划东莞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公交、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构成。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市域骨干线和市域补充线2个层次。市域骨干线,在市域范围内,覆盖主要客流走廊,加强各中心、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兼顾片区内客流需求;市域补充线作为市域骨干线的补充,加强市域骨干线的覆盖范围,覆盖市域骨干线未覆盖的范围以及主要城镇内可能新增的客流走廊。新型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补充和延伸,主要覆盖轨道交通没有覆盖的客流走廊和各片区的主要客流走廊,并与轨道交通枢纽衔接,为轨道交通集散客流。此外,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未建设之前,可以为后续的轨道交通建设培育客流。常规公交是市域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主要功能为提供与轨道交通系统和新型公交的接驳服务,全面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提升公交系统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同时,根据常规公交服务范围不同,服务区间和服务区内的常规公交其功能定位也有所不同。辅助公交是市域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主要包括出租车。

  

   东莞的发展规划是分片区组团式空间结构,共分为五大片区。结合现状及规划的交通运输枢纽的规模与功能,在东莞建立分区、分级的枢纽服务网络是合理的选择。

   东莞市交通枢纽将按照枢纽的服务区域从大到小,即区域、市域、片区间、片区内、组团进行层次划分,建立分区、分级的一体化客运枢纽布局网络,不同公共交通方式将按照功能联系不同级别的交通枢纽。

   图 2枢纽与公共客运系统一体化概念模式示意图

   从服务层面来看一体化枢纽的服务如下图所示:

   图 3一体化枢纽分级服务模式示意图

   东莞市自行车道网络以区域绿道、城市绿道为骨架,32个镇街作为交通中区,规划形成4级自行车道网络,包括廊道、集散道、连通道和休闲道,主次搭配、级配分明,充分发挥网络效益。各镇街自行车道网络与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紧密结合、良好衔接。

  最后,东莞市应按照“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职能,整合现有的各部门交通管理职能,并建立综合交通管理协调机构,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而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并且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机构改革经验,研究东莞市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适时推进东莞市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