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轨道交通规划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首期线路规划 点击量:15626
项目名称: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首期线路规划
承接时间:2005-01-10
委托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项目主持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黎晴
主要参加人:黎晴、杨忠华、全波、李长波
项目简介:

   作为对厦门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招标项目深化系列研究之一,首期线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线路走向选择、系统选型、车站布局、场站选址、运营组织、客运效果、系统投资估算、沿线土地增值受益测算、运营收支测算以及投融资方式建议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另外,研究内容还包括相关的常规公交调整优化建议、沿线土地控制规划策略及建议和线网扩展及建设时序等外围支持性拓展内容。厦门市的轨道交通   基于“TOD”思想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基于“TOD”思想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因此,本次研究的重点为对城市发展的分析判断、对所选线路沿线土地增值的受益测算以及线路系统的投资测算。

详细介绍:

   在完成《厦门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招标项目的基础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接受厦门市规划局的委托,作为对上述成果的深化系列研究之一,进行了首期线路的规划工作。

   历经向厦门市规划局多次汇报,和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志的多次讨论,成果也几易其稿,最终成果的深度介于线路规划和工程预可行性研究之间。研究内容对线路走向选择、系统选型、车站布局、场站选址、运营组织、客运效果、系统投资估算、沿线土地增值受益测算、运营收支测算以及投融资方式建议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另外,研究内容还包括相关的常规公交调整优化建议、沿线土地控制规划策略及建议和线网扩展及建设时序等外围支持性拓展内容。

   厦门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十分发达,人均公交车辆数和公交服务水平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阶段厦门公交系统运转良好,居民公交出行十分便捷。因此,厦门市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属于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问题的范畴,而是基于“TOD”思想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是TOD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一次探索。也正因为如此,本次研究的重点为对城市发展的分析判断、对所选线路沿线土地增值的受益测算以及线路系统的投资测算。研究方法也与常规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有所不同,传统的轨道交通规划的内容如客流预测等,在这个项目中由于出发点不同难以做到同样的深度。传统轨道规划的思路与本项目的研究思路也是逆向而行。

   项目首先分析了厦门市在现阶段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分别从厦门市的机动化发展前景、国际上关于轨道建设时间的经验(人均国民收入、千人小汽车拥有两道)、和TOD规划新思想等方面论述了厦门市目前应启动轨道交通建设,最后提出厦门市轨道交通建设希望达到的目标:启动厦门轨道建设、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和丰富旅游特色。

   在对厦门市近期计划重点开发的区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功能设施分布以及交通枢纽的规划,研究比选了首期线路可能的走向,并分段做了比选,最后得出推荐方案:该线路起于鹭江道,终点为规划中的后溪高铁站,沿线串连了本岛与岛外大部分的近期重点计划开发改造用地、目前主要的功能中心以及交通枢纽。全线长度为35.1km,选择北向出岛。

   基于“易于实施”的原则和厦门目前对轨道交通的运量要求不高的实际情况,通过比选,推荐系统为低运量的现电有轨电车系统,同时还研究了该系统升级为中运量的轻轨系统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车站布局、场站选址、敷设方式和运营组织方式。其中对重点交叉口以及沿线的工程难点都作了交代。

   依据国外类似系统的建设经验和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实际成本,进行了该条线路总体造价的估算研究。为了分段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跨海工程的实际投资控制,在总体测算的基础上,又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各个分项的投资额与分期建设费用以供决策者参考。

   沿线土地增值收益的测算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之重点。首先收集了大量的厦门市目前基准地价信息、沿线土地规划用途以及规划容积率等基础资料,在研究国内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沿线土地增值收益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首期线路沿线土地收益的大致数目。由于在系统制式的问题上尚存在不确定性,又补充研究了在中运量系统的情况下,沿线土地的增值收益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因为轨道线路所支持的较高容积率带来的额外楼面价值以及便利的出行条件所带来的楼面价值升高两部分收益之和完全可以支付首期线路的工程造价。

   为了评价该线路投入使用后的财务状况,本项目又分别进行了线路客流效果评价和运营收支分析。依据线路所经由的区段厦门市目前常规公交的客流流量,以及待开发地区的开发强度,测算了首期线路全线全日客流的流量。同时,对首期线路开通运营后的票制与票价在和现行常规公交票制的对比研究后提出推荐票制。另外对运营期间的成本支出也做了初步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运营阶段系统的收支情况作了大致的测算,得出该线路基本可以做到收支平衡,需要政府额外补贴的额度较小,在线路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盈利的结论。

   首期线路的长度较长,在各个区段所承担的功能是不同的,在城市的中心区为服务城市交通,在本岛东部及岛外地区为引导用地开发。在明确各段功能的前提下,对各个区段的客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客流预测的年限假定为2008-2010年的运营初期。高峰断面客流和全线客流量分别用于测算运营组织的行车安排以及全日运营收入,因此分别做了测算。

   作为项目可性研究的一部分,本项目还作了投融资策略方面的研究,对项目的运作形式,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等也做了初步的设想。

   此外,在常规公交调整优化、沿线土地控制和线网拓展以及建设时序等项目外围支持性研究内容本项目本着宏观性、系统性的原则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首期线路建成以后,厦门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通形式。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分工协作上如何与常规公交共处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基于对厦门市常规公交的深刻认识和熟知程度,提出公交运输层次和网络结构在首期线路建成后的调整设想,其中包括了常规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的调整、公交枢纽在布局上的调整、停车换乘设施的调整以及建设街区循环巴士的构想。

   首期线路能否对沿线土地产生增值效益,增值收益的大小,以及这部分收益是否能被政府获得这些问题都与土地沿线的土地控制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政府可以获得这部分收益用以线路自身的建设,项目对首期线路所经过地块的土地控制策略提出十分具体的建议。

   在首期线路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全网的轨道线路拓展。不同运量之间的系统的拓展顺序如何?轻运量系统自身网络如何拓展?首期线路分段建设的策略究竟从那一段开始?最后一部分的研究工作就回答了上述问题。

项目图片:
  •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首期线路规划
  • 近中期城市土地开发分布
  • 轨道交通沿线影响范围示意
  • 公共交通系统整体发展方案
  • 公共交通系统网络结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