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轨道交通规划
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客流预测 点击量:2555
项目名称: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客流预测
承接时间:2011-06-10
委托单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人:殷广涛
技术负责人:李凤军
项目负责人:吴子啸
主要参加人:付凌峰、李宁、刘燕
项目简介:

  根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未来厦门市城市发展要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扩展。厦门城市结构以厦门岛为中心,辐射四周的卫星城镇,形成众星拱月,一城多镇的框架,城市发展要协调岛内与岛外、岛外各组团之间的关系,加快形成厦门市的跨越式发展。根据这一目标,厦门市近期将重点建设覆盖岛内,连接岛外的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客流预测是配合工程设计研究,为确定系统选型、规模、车辆编组、运营组织、车站规模,车辆段的规模等指标判断提供依据,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次轨道交通3号线客流预测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预测线路的功能定位、沿线的土地利用、客流特性,通过预测客流为线路的工程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

   (1)厦门市客流预测的前提性研究。包括国民经济,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状况;城市交通现状的道路状况,机动车保有量等基础数据以及未来发展状况;城市总体人口岗位现状及未来的数量和分布,轨道沿线人口岗位现状及未来数量和分布。

   (2)客流预测与分析

   全线客流:全日客流,年客运总量,各时段的客运量及其比例;

   车站客流:全日、高峰小时的各车站乘降量、全日及高峰小时站间断面流量,以及相应的客流断面图;

   OD客流:包括全日、高峰小时的各车站站间OD;

   平均乘距:包括全日、高峰小时的乘距分布图;

   换乘客流:包括全日和高峰时段的各换乘车站的换乘客流量及占各车站总客流量的比例。

   客流特征分析:远期各时段客流变化曲线,并进行客流特征和风险分析评价,合理确定需求规模,指导运营组织,评价经济效益。

   (3)敏感性分析

   分析不同类别的敏感性因素,分别就初、远选定不同的敏感性因素,对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进行敏感性分析。

  1. 项目概述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控制线网由10条线路组成。本项目研究轨道交通3号线,位于城市东向发展轴线,为厦门本岛连接东北方向翔安片区的中心放射骨干线,将有力支持城市近期规划的重点地区——本岛东部商务、翔安南部新城的建设,起到了城市发展导向的作用。3号线是连接城市中心区与翔安组团的轨道交通线,可有效缩短翔安组团到本岛中心区的时间距离,有利于降低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及交通需求压力,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有助于中心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集聚,带动翔安组团的发展,推进厦门市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发展。

   图1-1 厦门市远期城市轨道线网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由一期厦门火车站至五缘湾段、二期五缘湾至翔安机场段以及三期工程浦边至厦大翔安校区支线构成,规划线路全长43.6公里,设车站30座,其中换乘车站11座。

   2. 研究目的和作用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客流预测是配合工程设计研究,为确定系统选型、规模、车辆编组、运营组织、车站规模,车辆段的规模等指标判断提供依据,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以3号线规划线路厦门火车站至翔安机场及厦大翔安校区支线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预测线路的功能定位、沿线的土地利用、客流特性,通过预测客流为二期线路及站点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主要工作内容                                            

   在进一步调查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土地利用和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客流特性分析;运用交通需求预测模型,预测各期出行需求和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指标,并对客流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更准确的把握线路的客流特征和变化趋势。因此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客流预测的前提性研究。包括国民经济,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状况;城市交通现状的道路状况,机动车保有量等基础数据以及未来发展状况;城市总体人口岗位现状及未来的数量和分布,轨道沿线人口岗位现状及未来数量和分布。

   (2)客流预测与分析

   线网客流预测:包含轨道网各线路全日客流量及平均运距、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分析等。

   线路客流预测:包含预测线路客流成长曲线和三期全日及高峰小时客流量、换乘客流量、平均运距、站点乘降量、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全日客流周转量、客流强度、客流时段分布曲线等。

   站间OD预测:包含预测线路各站点全日及高峰小时站间OD矩阵及不同运距的客流量分布。

   换乘客流预测:包含预测线路与其他线路之间全日及高峰小时换乘客流量。

   (3)客流敏感性分析

   针对沿线人口规模、票制票价、服务水平、交通衔接等因素,进行客流特征和风险分析评价,合理确定需求规模,指导运营组织,评价经济效益。

   4. 研究范围                                                

   项目的整体研究范围为厦门市域。

   5. 预测年限                                                

   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预计通车年:2020年

   根据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的要求:“对于每条线路的建设,应拟定分期设计年限。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为第10年;远期为第25年。”因此,确定轨道交通3号线客流预测分为初期(2023年)、近期(2030年)和远期(2045年)三个特征年份进行。

   6. 研究方法                                                

   本次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客流预测使用的软件为:EMME 4.0.4

   本项目利用建立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对轨道交通3号线建设方案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客流分析,旨在给定城市规模、土地利用形态以及城市交通出行分布模式下,分析建设项目的客流特征,从而为确定比选线位与设站方案,确定系统制式、车辆选型和编组、车站规模,编制运营组织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分析等提供依据。

   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是在对城市现状交通调查以及模型参数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城市未来年的发展预测以及其它相关规划数据,利用交通模型,能够定量预测和分析不同交通战略模式下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未来城市交通状态。交通模型一般由传统的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系统组成,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子模式系统。近年引入从交通分配至出行分布的反馈循环以克服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的不一致问题。交通模型的准确性、精度由交通调查以及调查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所决定;而未来年的城市发展预测以及其它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则决定了城市未来交通分布状态的质量(交通模型预测的结果)。因此,一个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阶段对于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所做的工作直接为线路、车站设计等技术参数提供定量依据,因此,除了交通需求、线网及线路客流指标等总体层面的指标外,还重点预测车站的进出站客流、换乘客流,同时对特殊站点的突发客流进行专门分析。

   本次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客流预测使用的软件为:EMME 4.0.4

   7. 研究依据                                                

   (1)《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厦门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

   (3)《厦门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沿线土地利用调整规划》

   (4)《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5)《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年)》

   (6)《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2年)》

   (7)《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厦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

   (9)《厦门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03-2020)》

   (10)《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线网规划(2007-2020)》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12)其它专项规划和资料

   8. 预测结果     

   图8-2 轨道站点乘降客流分布图(全日 远期)

   图8-4 轨道3号线分段客流分布示意图(全日 远期)

   图8-5 轨道3号线客流运距分布图(远期 全日)

   图8-6 远期3号线车站换乘客流分布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