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交通枢纽规划
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点击量:14103
项目名称: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承接时间:2001-05-09
委托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项目主持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赵一新、程颖
主要参加人:赵一新、程颖、赵波平、李晓江、王有为、马林涛、倪学成
项目简介:

   2001年完成的《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国际招标项目,运用较为先进的规划理念,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人民广场的功能定位。在充分的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人民广场地区交通的发展趋势,确定了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提出了人民广场地区各种交通设施的容量规模,公交主、辅枢纽的选址与布局。详细规划了各种交通设施间的换乘关系,提出了轨道交通同向同站台换乘的构想,完善交通枢纽功能。规划还从地区交通发展策略角度提出中心区交通保护核概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详细介绍:
   规划设计范围:东起西藏中路,西至黄陂路,南抵金陵中路,北到南京西路,交通影响区域根据方案分析的要求适当扩大至更大范围。

  现状简介:该地区集行政、金融贸易、文化娱乐、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承担大量的人流和车流的集散。交通设施高度密集,拥有地铁R1、R2和M8线,45条常规公交线路,其中22条线路为到达线、23条为过境线,并集中了地铁、地面公交、社会车辆、出租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多种交通方式,交通组织十分复杂。

  主要规划内容:

  一、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区,除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外,近几年陆续增加了大剧院、规划展示厅、博物馆,市政府大楼。目前该地区已成为集政治、文化、旅游、商业、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地区。

  道路停车系统:该地区内中心道路压力高于外围,道路资源短缺,需要有新的交通观念改变停车和上下车模式。

  行人系统:虽然目前该地区在每个功能区内部人行的组织给予了考虑,但在各分区之间人行衔接存在严重的问题,以商业目的为主的地下行人通道难以解决地面交通大量人流。

  公共客运系统:公共汽车线路过分集中、线路长度不合理,公交到发站位置选址不合理,缺乏公交到发站用地,中间站线路重复过高等问题。地铁两条线的换乘量日趋增加,换乘联络通道压力很大。

  地下空间设施利用:缺乏本地区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地下布局凌乱,影响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二、交通分析

  人民广场地区的交通模式应采用以下:所有交通方式中,步行是最优先考虑的方式,;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交通模式,解决大运量、长距离的出行;常规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弥补轨道交通服务的不足,主要解决小运量、中短距离的出行;采取出租车禁停驶区措施,引导出租车停驶行为;采取小汽车禁停驶区措施,并提供必要的车辆绕行道路,形成中心区的交通保护核。

   三、整个地区的道路交通组织

  按照“交通保护核”的设想,中心区内的部分道路将提供给步行交通,将西藏路和九江路开辟为步行空间。利用保护核外围道路作为保护道组织车辆行驶。到达性交通可达性不受影响,对方便性有一定的约束引导;穿越性交通在中心区边缘分流隔离,对标志性地区而言是有利而无害的。

  四、基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模式

  上海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的理论设想: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营运效率及其主体地位,上海市市区内的公共汽车交通应连接各快速轨道线的主要车站、换乘中心与其周围地区的线路,起到汇集周围地区的乘客,并饲喂给快速轨道线的作用。

  常规公交系统规划模式下的人民广场枢纽规划:考虑到人民广场枢纽接纳的常规公交线路是起到汇集和饲喂来自换乘中心周围的乘客给快速轨道线作用的回授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其换乘效率,缩短换乘时间。

  现状及规划轨道站的换乘问题:现状及规划轨道站有地铁一、二号线及M8线车站,地铁一、二号线之间由于在设计建设中较少考虑枢纽站的换乘问题,已经在二号线通车后既出现严重的问题,给换乘人流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五、人民广场站的换乘方式的选择及设计思路

  1、取消L形直角拐点处换乘通道;

  2、充分保留原地铁一、二号线站站厅层的付费区及非付费区的布局,以保证原设计所考虑的非换乘人流的组织和规模容量;

  3、在L形围合的区域设置“水库化”的换乘方式:将不同换乘目的、不同换乘方向的换乘人流导入同一个宽大的换乘大厅,用大空间保证避免人流混乱、拥挤和因此出现的地下空间内最避讳的安全问题;

  4、换乘大厅与各站厅层的通道设置在站台层到站厅层的多个楼梯的中间位置,均摊人流对各个楼梯的压力;

  六、人民广场地区规划方案

  1、2001年规划方案

  总体规划布局方案:搬迁武胜路公交到发站,根据现状23条到发线的方向分布,适当合并重复的线路,并根据线路的行驶方向安排在适当到公交首末站内;拆迁改造凤阳路羊毛衫市场,作为公交枢纽用地,安排一部分原武胜路上的公交线路,延安路南侧的公交枢纽承担其余部分的公交线路。

  2、2005年规划方案一 ----推荐方案

  总体规划布局方案:调整局部的地铁线路走向,地铁1号线与M8线在人民广场站形成同向同站台换乘;常规公交枢纽分主、辅两处,主枢纽为九江路枢纽,设计规模为10条到发线;辅助公交枢纽设置于凤阳路羊毛衫批发市场,设计规模为5条到发线;在连云路枢纽位置预留远期黄陂南路公共交通枢纽的用地条件;南京路步行街的范围扩大,凤阳路与九江路之间的西藏路规划为步行街,南京东路步行街向西延伸160米左右至南京西路。人民公园与南京路步行街区形成有机整体,作为绿化、步行化空间。

  3、2005年规划方案二 ----对比方案

  总体规划布局方案:南京路与西藏路步行街范围、步行空间的设计原则与方案一相同;保留九江路的道路功能,公共交通枢纽出入口设置于九江路上;北京路和九江路之间的西藏路只允许公交车辆通行,并且公交线路控制在2—3条线路以下;黄河路保持现状单行线方式组织,方向为由南向北。
项目图片:
  • 总体规划模型
  • 2001年人民广场地区交通组织规划总平面图
  • 主枢纽轨道线路改造规划图及明挖盾构井施工方案平、剖面图
  • 区域交通组织图
  • 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