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交通组织与设计
南昌阳明路及沿线地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 点击量:11252
项目名称:南昌阳明路及沿线地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
承接时间:2009-04-23
委托单位: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项目主持人:张国华
技术负责人:孔令斌
项目负责人:李德芬、翟宁
主要参加人:戴继锋、李凌岚、杜恒、梁昌征
项目简介:
    阳明路是南昌市主要的交通走廊之一,是南昌市重要的集行政办公、商务及居住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带,是南昌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轴。

    据考,现状阳明路正是原南昌古城北城墙段,建城之初便作为筑城的界限,其中的城门、水门也成为南昌城内外联系的重要关口。如今城墙遗址已不负存在,但阳明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南昌市将打造“一江两岸,双城拥江”的现代城市格局,阳明路将串联蛟桥、红谷滩、老城区、瑶湖产业园区等重要城市组团,是进入南昌城区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2011年城运会即将在南昌市举办,这是南昌市对外展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机遇,阳明路也将成为承担城运会期间运动员及外来人员的住宿和活动的重要通道。

    为保障阳明路综合功能的发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保证阳明路沿线地区交通系统、道路景观、土地使用的相互协调,确保城运会的顺利举办,迫切需要对阳明路沿线的交通、景观等进行综合整治工作。南昌市政府特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合作承担阳明路及沿线地区的综合交通整治工作。

    本次规划整治工作重点在于对阳明路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详细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以及景观设计,范围是自八一大桥至青山路口约1.4公里长,两侧约拓展500米左右的范围。规划整治工作将确保阳明路的整治与全市道路交通的总体协调、确保阳明路的道路景观体现南昌市城市特色、确保在八一大桥的改造施工期间能够全面实施改造,力求打造南昌市道路交通整治、景观整治的综合示范街道。

    规划整治工作围绕交通和景观两条线索展开。

    1、道路交通整治

    现状调查分析表明,随着阳明东路的打通,阳明路更加成为联系昌南与昌北的快速通道,通过性交通占到全线交通的62%。因此,阳明路交通系统组织优化的总体策略是“有减有加,保畅通”,即通过区域路网及周边支路网的完善,减掉借道和绕行的交通流,保证过境及通过交通的高效运行;通过改造和完善公交和慢行系统,增加道路总体容量,提升阳明路的交通承载力。交通组织优化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完善路网结构,打通微循环。

    规划提升爱国路、象山路、苏圃路,打通二七路,均衡网络流量,减轻干路负担。同时整治周边支路网,新增支路5条,改扩建支路3条,打通微循环系统。

    (2)优化公交组织,设置公交专用道。

    结合地铁枢纽的建设,逐步撤销八一大桥下的公交首末站,其中近郊线路首末站迁移至昌北公交枢纽,市内线路结合青山路口地铁枢纽的建设一并考虑。

    结合阳明路改造工程的实施,阳明路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并设公交港湾,全面落实公交优先理念。

    (3)优化道路断面,全线机非分隔,沿路禁止停车。

    阳明路全线按50m红线控制,规划断面采用三块板形式,中间机动车道将拆除现有道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改用隔离护栏,两侧行道树改作机非分隔带,外侧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并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禁止全线停车,逐步改善慢行交通系统环境。

    (4)疏控结合,缓解停车难题。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南昌市机动车保有量接近40万辆,且仍以每年18.8%的速度增长。由于老城区配建泊位不足,停车位缺口很大,现状阳明路两侧人行道非法停车现象很严重。改造后的阳明路将全线禁止停车,并通过道路两侧地块改扩建停车场、单行支路停车、单位联合挖潜配建停车场等措施,疏控结合,有望缓解阳明路沿线的停车难题。

    (5)改造出入口,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现状阳明路两侧机动车出入口为11个,改造措施分为3类:调整、后退和保留。有条件调整到周边支路的调整到周边支路,如儿童医院、江西出版社大厦机动车库出入口;对于学校等出入口,建议将学校大门后移,校外门口留出学生集散空间,如十中、城北学校及医学院等。改造后机动车出入口减少到7个,将有助于道路运行效率的提高。

    2、道路景观整治

    景观设计总体整治策略为:

    (1)通过建筑立面、道路设施、景观节点的详细景观设计营造全线不同区段的空间氛围,创造赏心悦目、符合环境特点的道路景观环境;

    (2)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沿街立面,统一化、特色化、美观化,提升道路品位;

    (3)配置与环境协调的道路附属设施,用符号化的场所语言展现道路特色,唤起城市记忆,强化街道古朴的历史文化氛围;

    (4)有效利用现状良好道路种植,局部配以景观绿化,构建行者有其绿的道路空间的同时,塑造适宜的道路空间围合度。

    (5)优化和拓展街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吸引城市居民多样休闲娱乐活动,激发开敞空间活力;

    (6)远期结合地铁实施,可考虑较大规模的用地调整和建筑功能整合。

    具体整治重点包括:

    (1)管线入地,扫除“空中蜘蛛网”

    按照“党委统筹,行政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共建”的思路,多渠道筹备资金,开挖综合管沟,将现状纵横交错、重重叠叠、杂乱无章的各种架空管线(电力线、电视线、电话线、热气管线等)深深地锁于地下,还城市街道整洁完整的天空。

    (2)建筑外立面色彩协调

    建筑色彩作为街道景观最重要的部分,其规划控制采用分区引导的方式,即按照不同的建筑功能进行分类,提出符合该功能区使用者心理需求的色彩引导。如阳明路两侧大量的居住建筑,主色调宜选取高明度、低彩度的红、黄暖灰色系,给人以温馨、淡雅的感受;办公建筑在暖灰主色系的基础上,辅以中明度、低彩度的蓝、青冷灰色系,突出沉静、稳重的气质;而商业和公建可突出其功能特征,适应市场建设多样化的需求,不刻意与城市基本色调完全一致,体现现代气息,营造热闹繁荣、富有动感的色彩氛围。

    (3)底商统一门头牌匾的形式和尺寸

    底商整治,在不进行大的建筑工程改造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门头牌匾的形式、色彩、尺寸进行统一设计,实现短时期内就见效的整治效果。

    (4)功能性和景观性相协调,突出传统特色的街道家具配置

    电话亭、候车亭、书报亭、垃圾桶、指示牌、座椅等街道家具统一形式,突出传统特色,并结合沿线建筑功能的需要,加大密度,提高街道人性化服务品质。

    (5)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种植

    现状道路两侧枝繁叶茂的樟树尽量予以保留,道路改造后作为机非隔离绿化,人行道则以低矮的小灌木、草皮和盆栽点缀,丰富街道绿化景观。

    (6)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意向

    阳明路沿线选取党家巷口、马家池路路口、阳明公园、八一大桥桥底四处进行景观设计,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更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运用堆土成坡、下沉式广场、铺地落差、植物配置等手段进行空间的划分与变换,创造富于趣味性的空间景观效果,突出市民活动多样化需求。
详细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