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19年 第1期
读书:《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解读
点击量:680

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
作者:珍妮特·萨迪-汗,赛斯·所罗门诺
译者:宋平,徐可
出版单位: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年1 月

纽约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纽约的一举一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如果想了解过去10 多年纽约的街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百老汇、第五大道这样的百年老街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历久弥新、永葆魅力,那么《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以下简称《抢街》)是一本最佳读物。


《抢街》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规划专业书籍,就像其作者前纽约交通局长珍妮特·萨迪-汗的经历一样。她有一位热心公益的记者母亲和一位具有实干精神的外国移民父亲,她经历了从儿童基金会职员、法学院学生、律师、竞选团队成员到交通局顾问、局长的职业生涯,这样多元的背景使得她拥有超越交通专业的视野,而6 年7 个月的交通局长经历又使她能够从综合、平衡、实践的角度去看待城市的运作。更为难得的是,她卸任后仍然保持着对街道的关注,完成了从纽约街道的旁观者、使用者、管理者到思想者的身份转变。作为最有资格来记录纽约街道改造过程的人,她把10 多年的所感、所思、所做编写成书,使我们能够幸运地一窥街道改造背后的故事。


未来城市:密度即命运
抢街的英文是Streetfight,无论中英文都是一个非常激烈的表达,直接点明本书主旨,就是从被小汽车占据的街道空间里抢回属于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和各种休闲活动的空间。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本书的开篇第二章就用“密度即命运”这一命题回答了抢街的根本原因。


作者用经济学上的“大聚居式可持续性”解释了高密度城市的优势。对于地球,高密度城市意味着更低的碳排放和更少被破坏的郊区环境;对于政府,高密度意味着更少的人均基础设施投入与维护;对于个体,高密度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便利,也意味着更多的交流与创新。可以说,在能源与资源紧约束的今天,未来人类的命运系于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就像作者所说,“如果立志拯救地球,应当搬去纽约,或其他大城市”。如果说,对于美国城市,高密度还只是一种选择,那么对于后起之秀的亚洲新兴城市,高密度几乎是必然的路径。
高密度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方式,这不仅仅是因为城市的交通容量有限,也因为人们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抢街》用数据说话,“与10 年前相比,美国人的开车里程在下跌”,“35 岁以下的美国年轻人中,车辆销售下滑了30%”。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正在发生转变,人们对于街道有了不一样的需求。


交通工程学常识
交通工程学伴随着小汽车的发展而发展,曾经交通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如何使小汽车具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速度,这也是纽约曾经的城市管理者的主要目标。但实际上,在小汽车出行方式快速扩张的时代,学者们就已经有了深刻的反思,形成了许多蕴含着辩证光芒的理论,这也为纽约的街道改造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如果把《抢街》作为一本交通工程学的科普书籍来看待,它所介绍的理念丰富而深刻,但表述却非常生动活泼。


作者把通过修建更多更宽的路来解决交通拥堵比喻为“用松开裤带的方式来减肥”,这是著名的当斯定律;较少的车道,反而能提供更佳的秩序和更高的效率,这是交通工程学上的少即是多;道路不是无限供应的公共产品,而是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只有用者自付,才能达到平衡,这是交通经济学;行人和自行车的优先级永远高于机动车,这是道路回归为所有人设计的初心;缩减机动车道宽度,不但不会增加车辆碰撞的概率,反而能降低交通事故,这是交通宁静化理论……
这些交通工程学理论虽然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但在普通市民中,哪怕是纽约这样普遍素质较高的市民群体中,却仍有许多人并不理解。在中国,规划经常被调侃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重要原因就是规划难以达成共识。《抢街》告诉我们将学术界的成果向普通大众推广传播,也许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规划本身。


局长的行动:知行合一
作为交通局长,作者显然不愿意将规划只停留在纸面,但扭转普罗大众的出行习惯和心理定式谈何容易。如何把伟大的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她是怎么做到的?这是作者着墨最重的部分,也是本书最有启示价值的部分。概括来说,那就是战略上拼格局,大刀阔斧、高举高打,战术上重行动,循序渐进、见缝插针。
纽约当局在街道改造战略上的坚定让人印象深刻。在时代广场改造前夕,恰逢连任选举,纽约市长说“做正确的事不需要挑选政治时机”;而接任市长在扩大共享单车、自行车道、快速公交以及街道改造计划时说“我们不做渐进者,我们不采纳小而容易的计划”。大城市就像一艘开动的巨轮,具有强大的惯性,交通模式的转型确实需要巨大的战略定力。


但在具体的改造实践中,作者充分发挥了实用主义的策略,并不拘泥于一步实现目标,而是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渐向目标接近。有时候,她采取先外围后核心的策略,例如想改造第五大道和百老汇大街的岔路口,但那里更容易引起争议,那么就先从一个街区之外较小的道路交叉口做起;有时候,她采取先临时后永久的策略,例如仅用最简易的热塑塑胶,花上一天时间就将珍珠街三角地带的停车场改造成供人们驻足休息的空间;但当遇到标志性的改造机遇时,她也绝不放过,例如在时代广场改造的过程中,她就顶住了政界、媒体的巨大压力,将这一地区改造成功,毕竟,如果时代广场都能从小汽车那里抢回来,还有哪里不能呢?
当然,作者的改造也并不是仅仅凭着一腔热情,她非常重视数据的力量。在街道改造前,很多人反对的理由往往是感觉上对效率、经济方面有伤害,但纽约交通局通过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对这些感觉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在数字经济的时代,城市管理更需要数据化。书中将纽约市的管理哲学总结为“我们相信上帝,但其他人必须提供数据”,即人们可以拥有信念,但做事必须讲究科学,实事求是。


再好的规划,不能实现也只是一张美丽的图纸。从规划到现实必然遇到艰难险阻,具有革新性的规划更是如此。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并利用数据分析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推进工作,才能将规划不断推向现实,实现将福祉带给人民的目标。


从纽约到我们
其实,抢街不仅在纽约发生,也在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发生。例如伦敦,从2004 年扬·盖尔提出将伦敦塑造成一座适宜步行的世界级城市的概念以来,已经连续出版了三版街道设计导则,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都在近年纷纷发布了属于自己的街道设计导则。广州市在改善街道环境上不断推陈出新,实施了小半径、微改造微循环、高架桥下空间改造等一系列“抢街”工程。可见,对于适宜步行、适宜交流的街道环境的追求已经是全人类的共同认知,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然而,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的城镇化还在推进,大城市一方面在追求街道的改造,一方面也仍然在追求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大量的基础设施仍然在投入新建,更多的小汽车仍然被生产并投入交通运作。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在《抢街》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回归了一个传统交通局长的本色,她并没有否定前任们在大规模基建时的努力,“没有摩西的果断坚决,纽约就将无法适应现代世界的要求”。事实上,今天的纽约仍然在为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百倍于街道改造的资金,虽然对于纽约来说,维护的经费远大于新建的经费。作者说:“道路基础设施就像是透明的丝线,除非出了问题,否则不会有人注意到它。”只有充分维护好纽约6 300 英里长的道路、789 座桥梁,人们才能更充分地享受街道生活,所谓“没有快,就没有慢”。


《抢街》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你可以改造纽约,你就可以改造任何地方”。这句话鼓舞人心,纽约街道的改造,把知识与行动的力量无比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习总书记说过:“很多时候,有没有新面貌,有没有新气象,并不在于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规划,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在于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知与行的关系贯穿在这本书中,也应该贯穿在每个规划建设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