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8年 第3期
灾后重建规划国际经验漫谈
点击量:6346

点击查看PDF全文

Experiences from International Pose-Quak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当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仍在搜救阶段中,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已开始着手受灾城镇的重建规划工作。我相信,他们有能力为受灾城镇的未来发展绘制出最美好可行的蓝图,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奠定技术基础。

  但是,我们如何在重建规划中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呢?国内外(包括世界银行)的经验表明,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社会、文化、法律、经济、环境、心理、技术等诸多方面因素,要处理好这些复杂因素的相互关系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必须以受灾人民的利益为中心,首先考虑解决居住问题,让他们能尽快恢复稳定的生活。然而,短期应急措施与城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将是规划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也很少。首先应谈及的是波兰二战结束后城市重建规划的经验。当时著名的规划专家彼得·萨仑巴教授是什切青市市长,他在实践中创立了一套简洁明了的城市结构性规划方法,在对城市周围地区环境、生态、经济因素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城市远景发展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此外,马利兹教授发展的门槛理论与方法,也提供了一套快速有效可行的空间规划工具。我国许多城市规划工作者对这些方法与工具都很熟悉,可以考虑运用在灾区重建规划工作中。

  无障碍交通规划将是一项必要工作。汶川地震受灾人民中有很多的“三孤”(孤儿、孤老、孤残),他们未来的生活,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服务设施,这是规划指标中需要考虑到的。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可借鉴,希望受灾城镇成为中国城市无障碍交通的先行者。

  最后是灾后重建的规划过程。从震后废墟上,我们能描绘出许许多多美好的蓝图。但我们必须思考,这些到底是不是受灾人民期望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这点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尤为重要。如何让受灾各族人民充分参与到规划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环节。2003年12月,伊朗巴姆城发生强烈地震,城市大部分被毁。震后重建规划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援了一个“儿童适宜城市”(Children Friendly City)项目,试图通过受灾儿童参与规划,使未来城市建设更适合儿童发展的需求。

  受这个启发,我在送孩子上学路上问他:“你觉得汶川震区的城镇道路网络应该怎么规划呢?”他先回答:“我不懂得道路规划。”我换个方式接着问:“你觉得重建的城镇道路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他想了一下:“应该跟以前一样。”我问为什么呢,他说:“这样,汶川的孩子们就能找到他们要去的地方,就不会走丢了。”这次简短的对话,令我深思。的确,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常常往大处着想,也把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工作看成未来地区发展的新机会。但这种专业做法往往会导致规划的空间形态与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割裂开来,往往会忽略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习俗中的细微之处。周全、慎密地考虑宏观长远发展战略与微观生活需求,是摆在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挑战。灾区重建应尽量优先考虑现有城址,但若因潜在地质灾害风险而不得不另择城址的话,公众参与更为重要。毕竟,这是他们未来长期生息的家园。

  这次汶川抗震救灾,中国政府与人民的行动快速有效,已成举世之典范。希望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在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中,摸索出“以人为本”的新路子、新方法,为震区人民谋幸福,并为城市规划实践开创新典范。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首席基础设施专家 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