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检索
年份
《城市交通》杂志
2007年 第1期
海外扫描
点击量:6885

Overseas Briefs

美国交通研究会发表2006年度报告

  2007新年到来,作为美国交通最主要学术研究的主导者美国交通研究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TRB)发表了2006年度报告。这是一份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报告。报告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TRB的地位、任务、支持者、主要领导人员名单、财务收支,以及过去一年的成就和对未来工作的计划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http://onlinepubs.trb.org/onlinepubs/general/2006_TRB_Annual_Report.pdf 阅读报告的英文全文。

美国人如何出行

  美国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为交通研究者、规划人员和决策者等,提供了较好的关于美国人出行行为的基础数据支持。基本上每两次人口普查的间隙中的各年,人口普查局还会抽样调查美国人的出行方式。但是,只有10年中的某一年,调查深度和样本远大于其他各年。在2006年11—12月的《TR News》杂志上,有作者依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第3次系统地分析了全国层面意义上的美国人出行方式特点和模式。作者认为,工作出行既是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当然,出行始终是个重要的交通问题。在得出美国人最新的出行特点后,作者大胆预测了下一个10年,美国人出行可能产生的变化。以上信息更多介绍,可登陆http://www.trb.org/news/blurb_detail.asp?id=7137 查看。

2006全美交通规划机构年会

  大都会规划机构(MPO)是美国依法具体负责5万人口以上都市区交通规划的机构。1994年,全美数个MPO自发组织了一个全国性组织:AMPO。此后,AMPO基本每年都组织全美性质的MPO会议。2006年MPO会议,吸引了250余名政府官员、咨询人员、研究者等参加。为方便信息共享,2006年会议的部分讲演稿的文件,上传至AMPO的官方网站。读者可在以下网址获得相关信息http://www.ampo.org/content/index.php?pid=106

(周江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联邦运输部宣布为城市合作伙伴协议项目提供拨款资助的申请机会

  美国联邦运输部(US DOT)在2006年12月8日宣布,将向与运输部签订城市合作伙伴协议的城市提供拨款资助。按照该协议拨款是运输部今年初颁布的有关缓解交通拥堵战略的一项措施。参与城市合作伙伴协议的城市将在以下4个具体领域实施对抗交通拥堵的示范项目,示范项目必须展示具有战略性的价值并要证明能产生有效的预期效果:

  1) 交通拥堵收费或按拥堵程度收取过路费;
  2) 实施快速公交系统(BRT)、快线大巴或其他的“革新的通勤公交服务”;
  3) 利用通信技术在家中上班;
  4) 通过技术和运营方式的改变来改善交通系统的效率。

(金凡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取消红绿灯?欧洲试点结果出人意料

  作为试点,到目前为止,荷兰、丹麦、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已经有7个城镇和地区正在尝试取消街上所有的红绿灯和指示牌,让驾驶人和行人通过自我约束来维持交通秩序,真正做到友好相处。

  荷兰北部小城德拉赫腾原本并不起眼,现在却作为“无红绿灯”试点受到世界关注。“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在当地不再适用,人们上街时直接与其他路人用眼神和手势交流来达成默契。表面似乎有些“混乱”的交通,实际上在有序地运行。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这种试验竟然是从市中心开始的。在两年前的城市改建中,这里取消了16处红绿灯,路面也被铺设成没有任何标志的红砖,过往路人都“各行其是”。在最具代表性的拉维广场,每天车流量2万多辆,行人、自行车更是连绵不绝,不过自从执行了新制度,小城反而没再发生过重大的交通事故,被当地人称为“奇迹”。德拉赫腾市的“超前尝试”能够取得成功,还要归功于荷兰人的礼让传统。当地“汽车让自行车、自行车让行人”是默认的规则,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改革起来便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德国北部小城波恩特也是欧洲“无红绿灯”的试点城镇。这里有与欧洲其他小城一样美丽的教堂、博物馆、民居,但马路上却看不到红绿灯。如果看到行人在前方穿过马路,驾驶人都会主动减速停车,保证行人安全通过;很多驾驶人会用请的手势向行人示意,行人也会回报以感谢的眼神。自从取消红绿灯后,驾驶人发生了“惊人变化”。由于没有交通灯可依靠,他们只有慢慢开车,始终注意两旁的行人。因为车速变慢了,交通也就比以前更加通畅。

  在德国,各种各样的红绿灯、交通牌等标识达648种。标志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其实很小,因为接受信号再转变为行为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