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川渝将推广跨省市公交地铁一卡通
发布时间:2024-2-2116:34:39来源:成都日报作者:未知点击量:282   

  记者20日获悉,为推动川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推进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便捷生活行动事项(2024年版)》,共十大类39个行动事项。

  拓展亲情号码跨省市互设

  在交通通信方面,推进高铁公交化,持续优化成渝地区高铁各车站间“公交化”票制,逐步实现购票、乘车等服务公交化便捷化,推广预储值模式的铁路e卡通;推广跨省市公交地铁一卡通服务模式,持续增加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强化两省市基础电信业务协同,拓展亲情号码跨省市互设、手机异地补卡(销户)等服务,取消座机通话长途费;实现两省市机动车驾驶证审验、转入换证、补证等线下两地联办或者全程网办;推动两省市二手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交易登记跨省一地办理、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

  在户籍出入境管理方面,推动两省市户籍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两省市在籍人员通过线下“异地代收代办”和线上网办等方式,在居住地就近申办新生儿入户、首次申领身份证、开具有无犯罪记录证明和户籍类证明等;推进居住证信息互通、电子身份证(凭证)互认;普通护照申请、换发、补发、加注等可在两省市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窗口提出申请。

  推进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互认

  在就业社保方面,实现两省市社保卡申领、换领、换发事项全程网办和社保费线上缴纳,社保卡异地取款、跨行取款每月免收前3笔手续费;推进社保卡“一卡一码通”;推进社会保险协同认证、参保证明互查互认;推进人才公共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统一,实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备案、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互认,实现人才跨区域流动就业信息、政策咨询、档案所在地查询等业务异地通办;推进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企业在注册所在地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后,可在两省市范围内异地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畅通两省市就业服务渠道,优化经办流程,实现就业登记、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实现废旧金属回收企业备案、开锁业登记、保安公司设立许可、保安培训单位备案、跨省市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分公司备案、拍卖业务经营许可等业务事项互办互认。

  在教育文化方面,持续推进两省市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实现读者信息馆际互认和图书通借通还;将居住证作为入学主要依据,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学籍、毕业生就业和教师资格证书查询等信息共享;推进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合作,建设终身教育“互联网+”平台,实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结果互通互认;深化“川渝教育资源共享专区”建设,共建虚拟教研室,实现优质在线资源和专业课程共建共享。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网上办

  在医疗卫生方面,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重庆、成都异地住院免备案,川渝地区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累计计算;推进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医疗服务“一码通”;推进食品药品信息化追溯管理,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的溯源公共服务平台。

  在养老助残方面,优化两省市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流程,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电子化、网上办,转移办结时间缩短至10个工作日;推进养老服务普惠共享;将川渝持证视力残疾人线上申请按摩培训纳入免费范围,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川渝互认,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

  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提

  在住房保障方面,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支持全量住房公积金业务实现川渝通办;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提,探索取消户籍限制,支持缴存人在两省市区域内购买住房,并按规定使用该住房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优化“川渝安居·助梦启航”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网上受理申请,推动公租房保障对象信用信息共享互认,逐步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房地产信息开放共享;实施成渝住房公积金双核联动联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成渝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试点融合互通。

  在应急救援方面,建立健全川渝毗邻地区“群众一次报警、两地一体处置”110接处警协作机制;推进医疗应急救援跨界服务。

  在信用评估方面,推进征兵政治考核跨省通办;欠税人处置不动产大额资产报告、自然人社保缴费以及纳税信用补评、复评、修复、复核等事项,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线上通办。

  在畅游巴蜀方面,推出川渝文旅惠票,鼓励和引导A级景区参与“百万职工游巴蜀”等惠民活动;推进出行服务数字化;聚焦“住、业、游、乐、购”多场景,优化“渝快办”“天府通”“蓉易办”等平台服务功能。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