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机动车道改绿道 武汉因“慢行”理念频获国际大奖
发布时间:2018-10-2916:34:9来源:长江日报作者:未知点击量:768   

  周末相约好友在东湖绿道骑行,享受湖光山色“慢生活“,已成武汉市民的热门选择 张建 摄

  2012年10月,武汉市获批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此后至今,我市始终坚持“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围绕提升公共交通引领性、高效性和人本性,武汉市委、市政府以市民交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便民公交、智慧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等的建设。武汉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政策引导,打造慢行网络,力推城市可持续发展,市民“地铁+公交+慢行”的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时下在武汉,周末在东湖绿道骑行漫步,到后官湖绿道郊游野餐,乘公交、地铁到中山大道逛街,已逐渐成了新的生活风尚。

  在市民乐享慢生活的背后,是武汉城市理念的革新——2012年起至今,绿道以平均每年200公里左右的速度在武汉“爬山涉水”,目前江城已编织1400余公里绿道;中山大道、东湖绿道因提倡慢行街区、慢行交通的理念,相继获得规划界最高奖项“规划卓越奖”;《武汉市慢行交通和绿化系统规划》出炉,规划提出,最终将使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分担率提升至80%。

  1400公里绿道“爬山涉水”

  东湖绿道扬名国际

  10月3日,挪威,第54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大会上,“武汉”两字被反复提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武汉东湖绿道实施规划》荣获国际规划界最高奖项——规划卓越奖,这一奖项如同规划界的“奥斯卡”。

  大会评委们认为,武汉东湖绿道贯穿武汉重要功能区,连接大学、文化中心、湖泊、丘陵、郊区等重要公共空间,形成绿道网络体系长度超过100公里,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该项目鼓励绿色出行,取消机动车通行还路权于民;建成后串联东湖听涛、磨山、落雁等景区,核心收费景区免费开放,形成连续可达的开放空间,这些做法获得了评委们的肯定,认为这是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第一个示范项目。

  而在此前,东湖绿道项目已多次名扬海外。2016年10月,在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武汉设计团队曾详细推介东湖绿道示范项目。2017年10月,市地空中心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参与由美国公共空间规划机构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的场所营造活动周,向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与会者推广武汉东湖绿道项目。

  东湖绿道仅仅是武汉绿道建设的一个案例。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从2012年4月起,武汉市明确提出,将规划总长2200公里的绿道,确保实现“十年全部建成”。

  设想提出至今,我市绿道以平均每年200公里左右的速度在武汉“爬山涉水”,目前江城已编织1400余公里绿道:2013年,后官湖绿道一期建成,13公里的江夏环山绿道东段率先建成;2015年,狮子山绿道竣工;2016年,张公堤30公里绿道全线贯通,同年12月28日东湖绿道一期建成,后官湖110公里绿道成环;2017年,总长度为73.28公里的东湖绿道二期建成,与一期扣环成网,墨水湖绿道迎客。

  如今,几乎每个城区都拥有一个主打的绿道。大到两江四岸绿道镶边,小到光谷韵湖公园、宝岛公园内,一条条绿道让市民多了休闲新去处,也能感受生活慢下来的惬意。

  给行人更大空间

  中山大道重新分配路权

  上周末,在中山大道水塔附近人头攒动,市民们悠闲地坐在街头花园处休憩。

  中山大道水塔前,“老武汉”余先生和妻子刘女士手挽手,在阳光下惬意地漫步。“16年前,我们一直住在汉口长堤街,离这条中山大道百来米。”已搬迁到硚口古田的余先生称,“周末和妻子喜欢坐地铁来此逛街,原来车行道宽、人行道窄,现在车行道窄、人行道宽,车行道还只准走公交。”

  对于中山大道交通之变,在中山大道、江汉路交会口执勤的江汉区交管大队民警们颇有感触:“改造一新的中山大道以公交、步行优先,变得更亲民了,道路交通状况将会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中,摒弃传统以机动车通行为主的道路改造思路,秉承公交主导原则,对中山大道断面进行改造。同时,营造出人性化、可驻足、景观宜人的慢行街道。对此,参与中山大道的规划师介绍,目前,世界上诸多知名街道,如伦敦牛津街、上海淮海中路等,都摒弃“宽马路、多车道”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地铁+公交”为主的交通方式。地铁6号线开通后,中山大道地面交通压力减轻,路权重新分配,步行空间增加,机动车道路减少。

  在此理念下,中山大道通过压缩机动车道、提高步行空间比例、增设自行车道等措施,将现状街道中断断续续的人行道联系起来,还市民一个步行连续、舒适宜人的街道步行活动空间。同时,引进“共享街道”理念,通过减小道路转弯半径、采用摩擦力较大的路面铺装等措施降低车行速度,创造安全的街道环境。

  2016年,《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也因步行优先的理念,最终从千余个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2016年“规划卓越奖”。

  “绿色出行”分担率将达80%

  据了解,为全面落实“让城市安静下来”的发展理念,减少城市对小汽车的过度使用和依赖,引导形成“地铁公交+慢行”绿色一体化出行模式,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指数,彰显武汉市山水、人文之美。2017年,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组织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相关部门编制了《武汉市慢行交通及绿道系统规划》《武汉市都市发展区慢行和绿道系统管控规划》等一系列规划。

  按照规划,我市将充分保证慢行网络密度和路权,力争实现中心城区既有道路慢行系统规模和出行空间“只增不减”,机动车出行空间“只减不增”,新建道路慢行空间与机动车空间同步增长,最终将使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分担率,即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将提升至80%。

  同时,全面优化提升地铁和公交站点周边慢行交通环境,完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改善换乘衔接和交通指引,让优质慢行空间环境伴随地铁车站建设同步生长,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以达到控制城市蔓延,并削减小汽车使用的目的,助推武汉地铁城市和公交都市建设。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