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综合交通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综合交通规划 点击量:14572
项目名称:北京市朝阳区综合交通规划
承接时间:2006-03-10
委托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
项目主持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赵一新、盛志前
主要参加人:
项目简介: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于朝阳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朝阳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这种新的要求下,朝阳区需要回答“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交通系统将如何调整和落实”这个问题,问题核心在于,如何认真审视现有的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模式之间的关系,理清交通系统建设和发展思路,调整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管理的策略。

    朝阳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提出了“组团式规划建设,板块式经济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朝阳区功能区(组团)划分和机遇地区分析,功能区和机遇区的发展是实现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同的功能分区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和交通需求特点,如何为各功能分区提供合理的交通支撑是能否实现各功能分区规划的关键因素之一。单一道路网络的支持,单一公共交通系统的支持,或者单一停车系统的支持都不能实现这种支撑。只有科学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和综合交通系统设施建设相结合,才能为各功能分区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从而促进朝阳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朝阳区重要的区位条件,为综合交通系统设施的规划建设带来了挑战。交通建设既要协调功能区发展,又要协调和城市整体的关系。在城市用地和道路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很多交通发展的关键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包括如何认识高客流密集地区的交通系统,如何把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微循环系统之间的衔接,如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等等。由于缺乏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在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一事一议,难以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论证和依据。要想解决上述问题,要必然从系统上、从综合性上入手,站在服务决策的角度,发挥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

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1)综合交通调查与交通需求分析模型

    进行全区的居民出行、道路查核线交通流量、停车场系统特征、公共交通客流等多项调查内容。为现状问题诊断和交通需求模型建立提供数据支持。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现状交通分析模型和规划交通分析模型的建立,为评价交通规划方案提供有效的工具,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    现状问题诊断与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从目前城市交通供需特征、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的关系、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对于朝阳区城市交通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准确把握当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的转变、机动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各个方面,对于未来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以及将会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判断,为各项规划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

    (3)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朝阳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等,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此目标,在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关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的关系、公共交通发展、道路设施建设、交通组织管理等各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交通发展策略的制定除与朝阳区的发展密切结合外,还参考国际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交通发展策略。

    (4)区域交通设施一体化衔接规划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朝阳区将在区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将成为实现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和促进动力。区域交通设施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等。

    对于总体规划已经确定的区域交通规划,从整体协调和区域交通设施系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梳理和优化区域交通设施的衔接,确定区域交通系统的合理规模和空间布局。 

    (5)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以总体规划道路网为研究对象,从朝阳区的发展出发,针对现状和规划道路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网的优化方案,明确城市道路设施的等级和功能标准,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网络结构模式。

    制定合理的道路近期建设计划,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朝阳区城市发展协调一致,并有效引导城市的良性发展。道路建设的同时,考虑与公共交通的结合,在交通需求较大的地区,根据客流和车流的特点,制定公交专用道规划方案,引导居民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向转移,同时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6)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是本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由之路。朝阳区的公共交通规划重点研究近期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的安排,远期轨道交通线路优化,快速公交的实施计划以及公交场站的规划。公交场站的规划针对已规划的保养场、中心站、枢纽和首末站等设施提出优化建议,其中针对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的首末站进行了重新规划,作为下阶段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和依据。

    (7)城市停车场系统规划

    前提是落实《北京市停车发展规划与综合对策》,结合朝阳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公共停车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制定分区域公共停车场规划,并提出不同地区的城市停车场供给策略。

    本次工作重点在于规划和落实停车换乘设施。根据城市土地利用、道路网布局和公共交通系统的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停车换乘设施,为更好的利用道路资源,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提供设施上的保证。

    (8)重点地区交通规划

    确定中央商务区、电子城、太阳宫-望京和农村地区作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地区,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详细规划方案。
其中,中央商务区和电子城以公共交通作为主要规划内容,兼顾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研究。太阳宫-望京地区规划以道路微循环为主要规划内容,重点研究道路网设施规划。农村地区规划以落实公交首末站用地规划和近期道路建设计划为主,同时引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思路,体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支持。

    (9)其它交通系统规划

    其它交通系统规划包括货运及物流集散规划、加油站规划、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等,为本次规划的非重点规划内容。

    (10)行动计划

    从支持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城市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重点研究近期交通建设的目标和策略,在经济和投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近期交通建设的项目清单,明确项目落实的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设时间进度安排。
详细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