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概述
该课题是国家基础研究项目“ITS标准和检测技术”的子课题之一,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制定停车诱导系统规划、设计、检测与相应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设置条件,课题研究成果形式为国家标准报批稿。
该课题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研究。参加标准报批稿编写的单位包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8月,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专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条讨论和审议,形成了标准报批稿。
二、标准报批稿
根据我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刚刚起步的现实,标准编制过程中,遵循了如下原则:力求标准条文用词准确;充分考虑停车诱导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为发展留有余地;兼顾国内已经投入运行的停车诱导系统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的地方标准;制定的标准应具有适用性。由于停车诱导系统仍处于起步期,技术要求和设置条件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因此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报批稿包括8章标准正文和1个规范性附录。
第一章范围:明确了本标准涵盖的技术内容和使用范围。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按国家标准编制的统一要求,给出了本标准引用和使用的国家相关标准。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涉及的术语给出了定义。
第四章系统组成与功能:明确了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4个组成部分;规定了系统应当具备的8项核心功能,包括采集功能、通信功能、处理功能、查询功能、发布功能、设备管理功能、存储与备份功能、报警功能;提出了衡量系统性能的6项具体技术指标。
第五章信息采集:规定了信息采集子系统的信息编码、采集、存储、设备、安全等12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第六章信息发布:给出了停车信息发布的主要方式,诱导屏设置方式和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第七章信息传输:规定了通信网络的基本构成、通信方式、通信接口、通信数据帧结构等内容。
第八章检测方法:为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从6个方面规定了系统检测的方法。
附录A停车诱导屏屏体设计要求:作为规范性附录,给出了三级诱导屏的相关设计参数和安装要求。
三、课题组构成
1.课题组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马林
2.课题组成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张国华
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明长荣、哈惠兰、马爱民、陈桂茹、丁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