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背景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项目出行终端停车和兼顾车辆出行过程社会停车的双重功能,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配建停车场承担城市出行总量的80%~85%,是城市停车的主要方式,因此建筑物配建停车建设的好坏对解决城市停车问题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及私家车的普及,苏州与国内外大中城市发展一样面临着停车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问题,城市停车问题已经成为综合交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苏州市于2004年实施《苏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的制定在指导苏州市的城市建设和新城开发、缓解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今现行配建指标已实施了8年,城市及综合交通发展进入了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原有标准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各项指标与居民停车需求相差较大,因此结合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我市小汽车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修订旧版停车配建指标尤为重要,优化后的新的停车配建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经济发展适应性和管理操作合理性,以保证适应社会经济及城市交通不断发展的需求。
2. 规划范围与年限
研究范围为2910平方公司,包括吴江区;规划范围为1650平方公里,包括姑苏区、园区、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重点规划范围为姑苏区、吴中区和相城区。
研究年限:以2012年为基准年,近期研究年限为2017年,远期研究年限为2022年。
3. 规划思路和重点
交通分区及指标调整充分考虑轨道及公交服务水平;充分考虑行政区化调整、保护古城;停车配建更加关注出租车停靠需求,尤其是电调出租车停靠泊位设置;增加景区类用地停车需求研究,提升苏州城市形象。
4. 主要规划内容
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经验借鉴;停车分区与建筑物分类研究;现状各类建筑物停车需求调查;停车配建指标运行现状评价及主要问题;各类型建筑物停车需求率预测;停车配建标准指标优化;停车配建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