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交通院
项目分类检索
项目年度检索
项目检索
交通专项规划
《北海市公路网规划(2013-2030)》 点击量:4809
项目名称:《北海市公路网规划(2013-2030)》
承接时间:2014-01-12
委托单位:北海市交通局
项目主持人:秦国栋
技术负责人:李凤军
项目负责人:池利兵
主要参加人:高德辉、陈丽莎、谢昭瑞、吴照章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国家公路网规划和广西自治区省道网规划为基础,在梳理境内国家公路(含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省道布局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全市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和层次结构,确定各层次路网的功能定位及规划目标,研究提出干、支路网(重要县乡公路)的空间布局,结合建设需求及资金筹措能力提出规划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北海市市域范围,研究对象为全市公路网,以调整后的国省道布局为基础,重点研究干(国省道)、支公路(重要县乡道)布局。
    规划期限:与《国家公路网规划》、《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和《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一致,即远期至2030年。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评估公路网发展现状
    (2)分析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需求
    (3)公路网规划目标
    (4)公路网规划布局研究
    (5)效果评价
    (6)实施安排
    (7)保障措施及建议

  1 项目背景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北海市公路路网规模明显扩大、等级结构逐步优化,有效缓解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公路网规划》,对全国国道网布局做了重大调整;广西自治区出台了《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进一步完善了自治区省道网布局;两个规划的出台,导致北海市境内现有公路网的层次和形态发生较大变化。

   为适应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新形势,特组织编制《北海市公路网规划》,主要目的是在《国家公路网规划》和《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要求,重新审视全市公路网的规模结构、路网形态,科学确定建设重点,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2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北海市域范围,总面积3337 km2,包括现辖海城、银海、铁山港三区和合浦一县。

   规划研究期限为2013~2030年,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30年。

   3 主要规划内容

   3.1 总体目标

   北海市公路网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网络完善、衔接顺畅的市域公路网络,实现周边高效联系、县际多路连通、城镇干线覆盖、乡村全面硬化,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通运输需求。

   3.2 具体指标

   3.2.1 干线公路规划目标

   依靠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形成高效的对外运输通道,全面连接县城、城市新区、城市组团及重要乡镇,覆盖重要产业基地、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紧密衔接周边地市干线公路网,形成覆盖广泛、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的干线公路网络。实现1小时内到达省会和周边县市,实现中心城区、合浦组团、铁山港组团之间的多通道便捷联系、30分钟内互相通达,发挥干线公路在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功能上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3.2.2 次干线公路规划目标

   以干线公路为基础,依靠市域县道,连接所有乡镇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交通节点,形成城区与乡镇、交通节点之间便捷联系的公路网络,实现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快速达到中心城区及县城,实现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主辅分离,提升干线公路的横向转换效率。

   3.2.3 乡村公路规划目标

   以干线公路和次干线公路为依托,以通乡、通村公路和乡村道联网路为支撑,形成干支相连、布局合理、适度成网的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乡村公路网;实现新型村镇通等级公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农村社区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村镇之间镇断头路基本消除,网络化程度明显提高,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3.3 规划方案

   3.3.1 路网规模

   综合确定未来北海市公路网合理规模在3000~3200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190公路左右、普通国省道390公里左右,次干线公路430~630公里,其他乡村公路约1900~2100公里。

   3.3.2 主干线路网

   主干线公路网形成“三横七纵一环”的布局方案,规划里程579公里。

   三横分别为国高G75兰州—海口、国道G325广州-南宁和国道G228丹东-东兴。

   七纵分别为地方高速松旺至铁山港东岸高速支线、国高G59呼和浩特—北海、国高G7212柳州—北海、国道G209苏尼特左旗-北海、国道G241呼和浩特-北海、省道S210S208融水(和睦)—合浦(西场)、省道S513桂平(蒙圩)—铁山港。

   一环为涠洲岛环岛公路。

   高速公路:主干线路网中,规划高速公路4条,分别为G75兰州—海口、G59呼和浩特—北海、G7212柳州—北海以及松旺至铁山港东岸高速支线。规划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89公里。

   普通国省道:主干线公路网中,规划普通国道有4条,分别为G209苏尼特左旗-北海、G325广州-南宁、G228丹东-东兴和G241呼和浩特-北海。规划期末,4条普通国道规划为一级公路,总里程约275公里。

   主干线公路网中,普通省道有3条,分别为S210S208融水(和睦)—合浦(西场)、S513桂平(蒙圩)—铁山港和涠洲岛环岛公路。规划期末普通省道规划为二级公路,总里程约115公里。

   3.3.3 次干线路网

   次干线公路布局为“四横六纵十八联”,规划里程为659.2公里(不含重复里程),其中一级公路里程为160公里,二级公路422.2公里,三级公路77公里。

   (1) 四横

   四横分别为:横线1曲樟—西场、横线2新滨海大道、横线3廉州—铁山港(合铁路)、横线4银滩—兴港(海景大道)。

   (2) 六纵

   六纵分别为:纵线1璋嘉—公馆—榄根南、纵线2泉水—南康、纵线3大水江—火禄、纵线4赤东至竹林盐场、纵5星岛湖—金滩、纵6民丰—瓦联。

   (3) 十八联

   十八联分别为:联络线1泉水—公馆、联系线2六湖洞环线、联络线3平山坡—公馆、联络线4石康—桥头、联络线5沙田—红树林、联络线6星岛湖环线、联络线7岭顶—沙岗、联络线8泮塘—党江、联络线9福成—闸口、联络线10南康—兴港、联络线11山口—新圩、联络线12白沙—平田、联络线13水车—渠首、联络线14石康—合浦、联络线15沙岗—卸江、联络线16车路弯—裴屋、联络线17民主塘-G228、联络线18青山头-G228。

   3.3.4 乡村公路

   规划期内,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左右,至规划期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00公里左右。

   3.3.5 旅游公路

   对外旅游公路网:规划形成“三横六纵”的对外旅游公路网体系,其中“三横”是指:兰海高速G75、国道G325和国道G228;“六纵”包括:高速公路G59、高速公路G7212、国道G209、国道G241、省道S210S208融水至合浦和省道S513桂平至铁山港。

   对内旅游公路网:对内旅游公路网体系主要是依托次干线公路建立各个旅游景区之间的快速联系。通过横1曲樟至西场和横2连港路建立“两翼”旅游资源集聚片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利用联6星岛湖环湖路、联8泮塘至党江、纵5星岛湖至金滩、纵6民丰至瓦联、横1曲樟至西场和联4石康—桥头、联14石康—合浦、联15沙岗—卸江等建立西部集聚区内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利用联1泉水至公馆、联2六湖洞环湖路、纵1曲樟至盐田和联5沙田至红树林建立东部集聚区内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利用纵4赤东至竹林盐场、纵3大水江至火禄和横4银滩至兴港建立南部滨海旅游发展带上景区之间的快速联系。

   3.4 实施方案

   3.4.1 建设规模

   2016—2020年全市建设高速公路项目2个,约51公里,其中新增加建设项目一个;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4个,约100公里;新改建次干线公路项目2个,约86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0公里。

   3.4.2 建设资金需求

   根据建设任务和单位建设造价,经测算2016—2020年供需建设资金86.21亿元,其中国家和自治区可提供资金或补助52.91亿元,需要地方筹集资金33亿元。

   3.5 综合评价

   3.5.1 公路网技术评价

   (1)公路网总里程

   规划期末,公路网总里程达3100公里左右,是目前的1.14倍,其中干线公路规模是调整前的1.77倍。

   (2)公路网密度

   规划期末,公路网面积密度达94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20公里/万人。

   (3)路网连通度

   规划期末,海城区、银海区的乡镇节点干线及次干线公路连通度达2.4~2.6,铁山港区及合浦县连通度达2.2~2.5,乡镇处于4路—6路连通之间,路网网络化程度较高。

   (4)路网节点连接率

   规划期末,市域各县城、乡镇、重要旅游景区及产业园区的干线及次干线公路覆盖率达100%。

   3.5.2 经济社会评价

   规划路网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完善、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可靠的公路交通网络,使北海市民众出行更加便利、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城乡联系更加紧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6 政策措施

   3.6.1 乡村公路建设建议

   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加强乡村公路扩宽改造、加强乡村公路维修保养。

   3.6.2 安保防护、危桥改造及应急救灾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积极推进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及灾害处置建设、加大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3.6.3 保障措施建议

   加快开展后续工作,强化规划指导作用;完善投融资政策,稳定建设养护资金渠道;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建设方案比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