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工程师。 工作以来主持、负责和参加各类规划设计项目80余项,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专项负责人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省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
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
一是大型枢纽地区交通规划设计与研究。长期致力于复杂地区多层次规划设计的实践,在空港、高铁、口岸及港口枢纽地区规划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负责深圳大空港地区、珠三角枢纽机场(佛山新机场)、郑州空港、广州北空港地区、珠海空港地区、湛江空港、深圳机场东枢纽、西丽枢纽地区、罗湖火车站及口岸地区、皇岗口岸、深圳西部港区后方陆域及大铲湾港区等十余个复杂枢纽地区的战略规划、交通规划和专项设计工作,其中作为专项负责人参与完成的《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深圳大空港地区综合规划》分别获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和2017年度二等奖。
二是区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2015年负责开展《“经略珠三角”规划研究》项目,创新性地提出武广深第二高铁及支线至珠海、粤赣高铁支线过江通道、深莞城际、环湾城际、城际轨道建设投资运营机制等,成为后续大湾区高铁和城际铁路规划建设的坚实基础。参与“一带一路”空间战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澳门新城区及福州综合交通规划、南宁综合交通规划等。
三是存量地区和中心区交通精细化设计。致力于空间业态、建设实施及交通全要素的一体化规划设计实施实践,通过设计转变存量交通设施的服务模式和能力,激发存量地区、中心区更高品质和更高价值再开发的动力。作为专项、专业负责人参与了深圳超级总部基地、深圳国际会展总师服务、深圳海上田园总师服务、深圳地铁6号线沿线物业综合开发研究、深圳国道107沿线改造、光明科学城、坪山高新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综合空间、深圳配送物流园区等重点地区的交通详细设计及实施服务工作,其中《宝安107科技创新走廊空间规划》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