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资讯
|
点击量:0 |
多部门联合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聚焦物流行业发展突出问题,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打通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业务系统数据,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机制,建立健全物流数据分类及交换应用标准规范,形成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试点工作以覆盖东中西部典型区域、兼顾超特大型城市为原则,选取天津、唐山、宁波、金华、合肥、临沂、郑州、洛阳、武汉、宜昌、广州、海口、重庆、成都、乌鲁木齐、霍尔果斯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
(光明网,2025-02-17)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印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按照“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有进有退”的原则,新增廊坊商贸服务型、常州生产服务型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对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提出4方面要求,包括系统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功能提升、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健全国家物流枢纽间的合作机制、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等。
新增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均位于“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重要通道,其中近60%位于中西部地区,将有效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保障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比例超过40%,将有效支持相关城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本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后,共有15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建设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将进一步提高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均衡发展水平,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更好衔接国家物流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重要铁路物流基地、内河港口等重要物流节点,提高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对国内生产总值4 000亿元以上城市的基本覆盖或有效辐射,进一步强化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025-02-05)
《2025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印发
《2025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详细列出32项主要工作任务。《行动计划》锚定“便捷、顺畅、绿色、智慧、安全”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绿色发展、精治共治、智慧赋能、交通韧性建设,加快构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安全通达”的首都生命线,推动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行动计划》提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北京市试点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和管理,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通运营望京西、通马路、环球影城北等3个综合交通枢纽。实施交通枢纽综合利用和优化提升,在客运枢纽场站融合扩展邮政快递等功能。
《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将重点围绕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50个重点车站优化90条以上公共汽电车接驳线路。持续优化公共汽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布局,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50 m的公共汽电车站比例由88%提高到90%。同时,选取1~2条与城市轨道交通并行的公共汽电车线路,试点公共汽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联动运输。另外,2025年还将建设完成50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换乘指引标志的设置,并实现换乘线路语音报站服务。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推动公共汽电车提质增效。将修订地方标准《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持续拓展公交通学、通医、通游服务,优化线路30条;优化定制公交、响应式公交等多样化公交线路模式,探索开展预约公交试点。同时,优化“学、医、景、商”周边交通环境,开展学校、医院、景区、商场周边交通常态化治理,优化核心区旅游团队共享巴士运营模式,持续推进“八站两场”优化提升,推动机场巴士共用公共汽电车站设施,提升旅客候车环境。
按照《行动计划》,2025年将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主要聚焦拥堵点位和区域治理,将完成新街口东街、青年路交叉口等6处区级堵点治理;持续推进金融街、CBD等17处重点区域治理;围绕161处重点道路交叉口,深化交通秩序环境专项治理。
实施《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合理利用桥下空间资源,加强桥下空间管理,提升通惠河桥匝道桥、广安门桥等17座桥下空间,整治三环路、四环路、国省道沿线及城市轨道交通234座桥下空间。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2025-02-25)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超1 300万台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超过1 300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10个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到67.9%。预计2025年新增361.9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人民日报,2025-02-19)
上海市印发《推进本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印发《推进本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成结构更加合理、网络更加融合、服务更加人本、运行更加高效、安全更具韧性的公共交通“一张网”,为市民提供选择多元、无缝衔接、时间可控、全龄友好、智慧绿色的公共交通服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50%。重点任务包括6个方面19条举措。
一是强化公共交通主导地位,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包括合理确定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等。《指导意见》提出,依据不同的城市空间功能与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主城区和新城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主城区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公共汽电车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600 m常住人口覆盖率达到58%。
二是强化多网融合,形成公共交通出行“一张网”,包括继续拓展多模式轨道交通网络、加快重构多层次公共汽电车网络、深化公共汽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网融合、完善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等。打造功能丰富的特色公共汽电车线路,开发通勤线、助学线、就医线、旅游线、夜经济线等,服务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三是创新多方式联动,提升公共交通协同运营水平,包括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能力、构建公共汽电车多样化运营体系、完善交通枢纽一体化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等。公共汽电车服务方面,探索灵活多样的运营组织方式,开发大站快线、定班线、区间线、主辅线等多元化组织方式。加强路权优先保障,根据道路条件与公共汽电车线网布设需要,探索单向两车道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或合乘车道,在不连续、不成网的路段增设公交专用车道,同时研究将使用率较低的公交专用车道调整为合乘车道。
四是打造“小而美”民生项目,优化公共交通出行空间,包括打造全龄友好的出行环境、营造更具人文气息的出行氛围、塑造与城市功能融合的交通空间等。《指导意见》提出,无障碍公共汽电车比例不低于70%。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群体提供优先服务,落实外籍人员出行服务便利化改革。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公共交通智慧绿色安全发展,包括拓展公共交通数字化出行服务、推进公共交通智能化绿色化运营、提升公共交通安全韧性水平等。《指导意见》提出,打造一体化的出行服务平台,并向长三角区域推广,促进交通出行实现“一票通”“一码通”“可预测”“可预约”。基本实现公交电子站牌全覆盖,预报准确率不低于90%。
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企业内生动力。《指导意见》提出,合理确定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之间的比价关系,均衡不同方式客流规模。进一步挖掘多样化票制需求,丰富公共交通票制体系,吸引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研究公共交通票价动态调整机制。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25-01-26)
《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方案》明确7项主要任务33条具体举措,涉及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建设、跨境铁路通道完善、智慧交通创新等领域。
《方案》提出要构建畅通的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具体包括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携手港澳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拓展辐射国内外的航空航运网、强化与港澳跨境交通互联互通等。将推动广州港、深圳港打造国际枢纽海港,支持广州港、深圳港拓展腹地纵深,布局内陆港,加密驳船航线。同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合作,支持广州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推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广州新机场引入高速铁路,完善城市候机楼布局,强化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轨道上的机场群”。
《方案》明确要打造一体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网,具体包括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打造大湾区一体化高快速交通网、增强大湾区对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辐射能力、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打造低空交通运输示范城市等。
另外,加快完善全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和广州、深圳、珠海3个A类飞行服务站,推进通用机场和无人机起降点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发展大湾区跨境低空飞行服务。
《方案》还提出,要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发展,包括高质量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科技赋能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其中重点提出,推进广州南沙城市出行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工作,探索自动驾驶、无人车、无人机等新装备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快沿海和内河智慧港口建设,积极推进南沙通用码头等智慧港口建设。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2025-03-04)
《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评估结果(2025—2028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评估结果(2025—2028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在系统分析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出行特征基础上,综合考虑时空资源(骑行资源承载力、停放资源承载力)、居民出行需求特性及电动自行车对交通结构的影响、区域公共交通供给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科学测算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数量规模,综合推荐全市总规模为30万~48万辆,中心六区为22万~36万辆。
各行政区适宜规模为:荔湾区2.5万~4.4万辆,越秀区2.5万~3.7万辆,海珠区3.1万~4.9万辆,天河区3.7万~6.6万辆,白云区8.9万~11.0万辆,黄埔区1.3万~5.4万辆,番禺区2.6万~3.6万辆,花都区1.9万~2.9万辆,南沙区1.4万~2.1万辆,从化区0.9万~1.4万辆,增城区1.4万~2.1万辆。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2025-02-10)
深中跨市公共汽车专线累计客运量突破200万人次
广东省深中(深圳—中山)跨市公共汽车专线自2024年6月30日开通以来,累计客运量已突破2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7 400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突破1.7万人次。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开通以来,累计发车6.6万余班次,营运里程超过400万km。目前,深中跨市公共汽车专线共有2条线路,票价分别为15元、18元。乘客还可购买八折、九折月票套餐,最低票价平均12元·次-1。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2025-03-20)
石家庄开通首条潮汐巡游公交快线
为解决高峰期间因出行需求较大导致乘客约车难、等待时间长的问题,石家庄开通全市首条潮汐巡游公交快线,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基于乘客以往出行数据,该线路利用大数据算法根据乘客出行需求快速匹配最近班次。乘客在约车时无需额外操作,大大提升了出行体验。潮汐巡游公交快线运营时间为工作日7:20—8:30,17:20—18:30。为方便市民乘车,采用网上预约和上车扫码的方式乘车,乘客可在约车界面查看公共汽车走向和具体车站。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网站,2025-02-27)
漳汕高铁海上工程开工建设
漳汕高铁漳江湾跨海特大桥海上首个桩基开钻,标志着漳汕高铁海上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漳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福厦高铁漳州站,经福建省漳州市,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接入汕头站,线路全长约175 km,设计时速350 km·h-1,建设工期4.5年。该高铁海上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境内,包括漳江湾、诏安湾、东山3座跨海特大桥等。漳汕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与福厦高铁、汕汕高铁衔接,形成福州至广州的设计时速350 km·h-1高铁快速通道,厦门至广州预计通行时间将缩短至2.5 h左右,相较目前线路普遍减少0.5~1 h。
(人民网,2025-03-12)
北方海岛首条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输航线启用
北方海岛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营在青岛首飞成功。该条海岛低空物流航线用于≤20 kg的应急物资、重要文件、鲜活海鲜等高时效品类的空中速递,实现积米崖港至灵山岛低空物流“10分钟即达”。从积米崖港到灵山岛距离18 km,以往靠船舶、快艇运输,单程用时约30~40 min,且受大雾、海浪等天气影响,随时可能停航。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运营后,年均降低区域物流综合成本20%以上,提升珍品鲜活商品流通效率40%。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2025-02-27)
中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
一架满载新鲜榆林羊肉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从榆阳马合通用机场起飞,经过2 h 47 min飞行后精准抵达西安蓝田通用机场。这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的空白,更为西北地区枢纽互联互通和低空经济生态构建按下了加速键。
本次榆林至蓝田航线距离540 km,飞行耗时不足3 h,较传统地面运输节省时间70%以上。凭借速度优势,经无人机运输的榆林羊肉到港检测菌落总数低于陆运样本50%,品质达到欧盟生鲜标准。
(中国日报网,2025-02-17)
苏州地铁开设社区食堂
苏州地铁1号线、2号线换乘站广济南路站站厅的广济南大食堂开门迎客,乘客不用出地铁站就能用餐。该食堂由苏州轨道交通服务集团自营,是国内首个开设在地铁站内的社区食堂。其不仅菜式丰富、食材新鲜,就餐环境也相当温馨舒适:通过集合《姑苏繁华图》要素的空间设计,呈现美味与艺术感兼具的就餐空间。经营面积1 300余m2,可同时容纳约280人就餐。目前,广济南大食堂开餐时间为:早餐(7:30—9:00)、午餐(11:00—14:00)、晚餐(16:30—20:00)、轻食(10:00—22:00),其中,轻食提供沙拉、小甜点、奶茶饮料等。
近年来,苏州轨道交通服务集团努力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将交通功能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自营书店“星连书站”开进车站,“书籍+文创”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食行生鲜柜、行李寄存柜等服务使站厅闲置区变身为便民服务区。
(环球网,2025-03-08)
《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发布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是以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环境可持续性、城市治理与稳定以及社会文化与教育4个板块、90项数据为蓝本,对中国100座城市展开的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对比与分析。《报告》显示,上海位居榜首,杭州位列第二,北京、哈尔滨、扬州分别位列第三至第五,海口、广州、淄博、南京和深圳进入前十位。《报告》采用标准化值法与夏普利权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消除量纲差异,综合展示各城市实力。与此同时,通过对城市相对薄弱的20%维度进行强化模拟,从实验数据层面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决策与依据。
(新京报,2025-02-28)
第三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启动征集
联合国人居署官网正式发布第三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征集通知。奖项以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为总主题,结合2025年世界城市日、世界人居日主题,响应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先事项,特别鼓励和欢迎在“适足住房,满足多元需求”“以人为本,共建智慧城市”“绿色韧性,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治理,激发城市活力”4个方向取得显著进展的全球城市参与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0日。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为世界城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杆和典范,是各国城市交流分享可持续发展综合解决方案的重要平台。
(中国建设新闻网,2025-03-20)
亚洲最长超级高铁测试轨道在印度启用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的研究团队成功建成亚洲最长的超级高铁(Hyperloop)测试轨道,全长约410 m。该测试轨道采用近真空管道技术,通过磁悬浮推进胶囊舱,设计时速可超过1 000 km·h-1,兼具飞机的高速性、火车的能源效率以及地面交通的灵活性,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突破。
超级高铁的概念最早由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于2013年提出,并被称为继汽车、飞机、船舶和火车之后的第五种交通方式。尽管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其在缩短旅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潜力备受瞩目。研究团队表示,计划在近期启动全球首个商业化超级高铁项目,重点优化推进系统、磁悬浮技术及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旨在开发可扩展且高效的系统,以满足未来交通网络的多样化需求。这一项目的推进标志着超级高铁技术从概念迈向商业化的重要一步,有望为全球交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更多信息请参阅: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india-to-have-worlds-longest-hyperloop-tube-soon-vaishnaw-shares-video/articleshow/119115692.cms。
全球首座3D打印火车站将在日本建成
西日本铁路公司(West Japan Railway)宣布,将在日本和歌山县建造全球首座3D打印火车站,整个施工过程仅需6 h。这座名为初岛站的新车站将坐落于纪势线沿线,采用单层混凝土结构,高2.6 m,宽6.3 m,深2.1 m。该项目旨在为老化设施的更新提供高效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传统施工面临挑战的地区。据悉,车站组件将在工厂内通过3D打印技术预制,随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组装工作将在夜间最后一班列车离站后启动,并于次日首班列车发车前完成,确保日常运营不受影响。
西日本铁路公司选择初岛站作为试点,部分原因是其沿海地理位置便于评估建筑在盐雾环境下的耐久性。同时通过该项目全面评估建设、维护及管理成本,为未来推广3D打印车站积累宝贵经验。此外,车站的外观设计将充分融入当地特色,促进区域共生与发展。更多信息请参阅:https://japantoday.com/category/tech/world%E2%80%99s-first-3d-printed-train-station-building-planned-by-jr-west。
洛杉矶拟征收交通税以缓解大型赛事期间交通压力
为应对202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和2028年夏季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的交通压力,洛杉矶计划对赛事门票征收5美元交通税。这笔费用与洛杉矶地铁的日票价格相当,所得资金将直接用于支持公共交通系统。购票者可凭赛事门票免费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以鼓励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道路交通拥堵。
赛事期间游客激增将加剧洛杉矶本已紧张的交通基础设施负担,并影响赛事物流效率和公共安全响应时间。洛杉矶正通过大规模扩建公共交通系统来缓解长期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并希望在奥运火炬传递开始前完成相关工程。目前,洛杉矶地铁28个扩建项目中仅5个已完成,7个仍处于规划阶段。更多信息请参阅: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2-27/california-lawmaker-proposes-metro-tax-on-world-cup-olympics-tickets-in-la?srnd=phx-citylab-transportation。
(以上3则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吴江月,
2025-03-15)
巴黎市民投票支持增设500条步行街
140万巴黎市民就增设500条步行街的市政项目举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支持增设的市民比例约为66%,反对者约为34%。根据本次公投结果,巴黎市区将在2020年以来已取消1万个停车位的基础上再减1万个停车位,为步行街腾地。届时,巴黎步行街总数将增至大约700条。巴黎市共6 000多条街道,其中200多条已禁止汽车通行。巴黎市内的私人花园、公园、绿荫街道、水道和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占城市面积比例为26%,显著低于欧洲国家首都平均值41%的水平。
这是巴黎市政府近年来就交通议题组织的第三次公民投票。前两次公投议题分别是2023年的全面禁止共享电动滑板车和2024年提高SUV等大型车辆停车费,结果均获得支持。
(新华社,2025-03-24)
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2024年度优秀物流合作伙伴获奖名单
在全球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绿色物流逐渐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日本国土交通省与经济产业省致力于推动物流领域的绿色发展,每年针对企业合作、降低环境负荷等方面有显著成果的物流项目进行表彰,2024年优秀物流合作伙伴获奖名单已确定。
1)国土交通大臣奖。铃与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其他10家企业荣获此奖项。该项目通过对物流托盘尺寸及其他运输规格进行标准化,在确保长距离稳定运输的同时,改善驾驶人工作环境,并采用库存型模式与事前出货通知的方式,实现无检验交货的流程,有效提升了食品制造商的配送效率。
2)部门奖(共3项)。①物流数字化转型与标准化奖:佐川急便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2家企业获奖。该项目针对人口减少、生产率下降地区,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需求预测,开展食品与非食品的共同运输配送,优化车辆数量,提高装载率,削减CO2排放量,降低环境负荷并减少店铺分拣量。②物流结构改革奖:罗捷斯特德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3家企业获奖。该项目在卡车司机短缺、自然灾害风险等背景下,完善西日本地区物流基础设施,新建关西一站式库存型配送中心,削减横向干线运输卡车数量,放宽冷藏品交货条件,通过干货与冷藏品共同配送减少卡车使用数量,优化供应链,提升运输效率并降低环境负荷。③韧性·可持续发展奖:森功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6家企业获奖。该项目整合关西和关东地区之间的物流配送体系并开展共同配送,引入双挂卡车,成功削减CO2排放量、车辆数量及驾驶人数量。
3)绿色物流合作伙伴关系特别奖。三得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5家企业凭借跨行业制造商采用接力方式开展的循环运输项目获此奖。该项目通过组合不同行业制造商的货物与地点,实现了四国至关东区段的定期循环运输,并引入乘务员交替轮班方式与大型车辆协调运输模式,构建了环保且人性化的长距离运输网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s://www.mlit.go.jp/report/press/tokatsu01_hh_000845.html。
日本国土交通省运用ETC2.0 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日本国土交通省道路局依托车路协同拓展应用系统(即ETC 2.0技术:由拓展应用平台、路侧智能站(RSF)、路侧单元(RSU)、车载单元(OBU)及智能信息终端组成),对配备该系统的车辆展开探测工作,并对探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相较于平日,对节假日期间驾驶汽车到访人数显著增长的观光区域,以都道府县为单元,制作访客数量排行榜。经统计,栃木县那须高原地区节假日驾车到访人数位居首位,日光地区和鬼怒川温泉地区也跻身榜单。与此同时,道路局针对节假日出现拥堵状况的路段及区域开展分析,发现那须高原地区和日光地区部分路线在节假日期间驾驶汽车的通行时间大幅延长。
为助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和经济创收,道路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对观光设施周边道路进行优化升级;2)深入分析基于ETC 2.0技术获取的交通状况数据,并通过官方信息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专题网页等渠道实时发布可能出现拥堵的路段信息;3)运用AI图像技术开展拥堵预测及分析工作,分析结果不仅发布于网站,还应用于现场交通指挥;4)在观光区域引入停车场预约系统,减少因寻找停车位而产生的无效交通,以缓解区域道路交通拥堵;5)为促进高速公路的高效利用,观光车运营方面推出在特定区域与时段内可自由上下高速公路的观光车车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https://www.mlit.go.jp/report/press/road01_hh_001890.html。
(以上2则来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市交通系统智能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王鹏飞,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