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白皮书 百度供图
中新网上海12月16日电 (周卓傲)12月1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百度Apollo编制的《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提出了“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但并非‘零’事故”的观点。
白皮书指出,人是交通安全中最不确定的因素。根据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调查)数据库显示,2011年至2021年5664起乘用车参与的事故案例中,驾驶员人为因素占比约为81.5%。其中,因驾驶人无法对危险进行提前识别和感知,导致驾驶人主观错误造成事故占比79.9%。因未按规定让行发生的事故占比43.4%,其次是速度过快、车道的违规使用、酒驾、违反交通信号灯和疲劳驾驶。
与人类驾驶相比,白皮书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动驾驶安全性更高。
首先,自动驾驶依靠全方位的感知系统、智能的决策系统和精确的执行系统,不需要驾驶员操作,可以杜绝人类驾驶中的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危险行为。同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可以防范人类驾驶中违反交通规则情况发生。
其次,自动驾驶可通过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和车路协同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全视角预先感知,可以提前规避风险,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后,自动驾驶汽车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基于丰富的出行场景可以真正解决出行当中的刚需、痛点和高频问题,从源头上改善所有参与者的信任机制,让出行的所有节点都“有迹可循”。
不过白皮书也强调,自动驾驶与零事故不能划等号。自动驾驶汽车身处动态可变的交通环境,面对复杂和突发危险等场景,自动驾驶汽车自身未能有效处理、其他交通参与者等因素也是造成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重要原因。(完)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