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申奇)12月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日。近日,“助力出行安全,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救治与依法治理建议”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举办。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离不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加强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儿童安全座椅等强制使用的立法工作,推进我国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
“超速、酒精、忽视安全设备、分心驾驶等是造成交通伤害的主要原因。”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田兆兴说,从道路事故造成的死亡情况来看,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以及行人作为弱势交通参与者,是道路安全事故中主要的受伤害者。
江苏警官学院交通管理工程实验室主任郁烨介绍,在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骑乘人员头部是最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而造成骑乘人员死亡的事故中,颅脑损伤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因此,安全头盔是骑乘人员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应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全面系统修订的步伐,及时填补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制度在路、车、人方面的关键漏洞,提升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为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做好配套立法,从而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营造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环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在会上表示。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