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萨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拉萨市全面进入“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时期。《规划》以生态优先、集约发展为核心,明确了今后一定时期城市空间治理的总体框架。
《规划》坚持系统思维,基于拉萨市自然地理格局,以三条控制线和主体功能区为基础,形成“两屏护一脉,三带聚一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其中,市域城镇空间新格局以“一心三城四门相映”为框架,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城关区、堆龙德庆区和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文创园区四个功能区为城市核心,集聚人口、产业、公共服务等优势资源,提升城市能级与发展带动能力;达孜区、林周县、曲水县与城市核心联动发展,依托基础设施衔接与协同布局,加快产业互动协作,建设以拉萨河河谷地带为空间纽带的城乡活力长廊。打造东向墨竹工卡县、南向曲水县、西向尼木县、北向当雄县四大开放门户,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完善城镇服务体系,拓展对外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县级城镇网络。
在生态保护方面,《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674.59平方千米,实施拉萨河河谷、念青唐古拉山、水源涵养生态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加强对八廓历史文化街区及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周边地区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景观视廊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彰显雪域高原独特文化魅力。
民生福祉是《规划》的核心关切,《规划》聚焦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完善“市—县—乡(镇)”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基本功能,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完善城乡生活圈。此外,《规划》明确提升能源及市政设施保障,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布局,为城市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