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市旅游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年)》出炉,标志着金华旅游产业迈进系统性、高标准发展的新阶段。规划提出,金华市将依托“影视文化、商贸购物、温泉养生、山水生态、古宴文化”五大核心资源,积极融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圈,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商旅休闲度假目的地。
金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素有“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培育了“上山文化”“横店影视城”“浙婺”等城市IP。规划体系层次分明,覆盖市域与市区两个空间范围,近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规划制定了翔实的发展指标体系。至2035年,金华市年游客接待量预计将达1.8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360亿元。同时,金华计划培育4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新增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及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进一步夯实金华作为旅游强市的品牌基础。
在空间结构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二廊、三城、二十四片区”的市域旅游格局。“一轴”指依托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打造的文商旅休闲度假主轴,串联起兰溪古城、婺州古子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上山文化遗址等重要节点;“二廊”为生态康养和商贸影视文化两大长廊;“三城”包括婺州古子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东阳横店影视城;“二十四片区”则涵盖8个城市旅游片区和16个郊野旅游片区,实现全域资源联动、功能互补。其中,市区层面则聚焦“一山一城一水三板块”结构,突出金华山、古子城、三江六岸及九峰山、南山、积道山三大板块的引领作用。
在实施路径上,规划特别对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和乡村振兴提出明确指引。除了已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双龙风景旅游区,计划新增2家5A级景区和12家4A级景区,推动兰溪诸葛—游埠片区、义乌佛堂片区、武义牛头山等重点区域达到更高标准。同时,布局20个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如积道山—万亩田园、金华山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也是规划的重点内容。未来金华市将构建轨道交通、水上交通、公路风景道、绿道和低空旅游六大特色旅游交通系统,推进“旅游TOD”发展模式,完善三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并重点提升旅游驿站、标识系统、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水平。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