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通白皮书拟推“周末汽车”方案
发布时间:2005-9-160:0:0来源:成都日报作者:李兴明点击量:3075  
与国际上一样,今后成都将主要发展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系统,在中心城区,将对小汽车、电动自行车实施“从紧政策”。昨日,市规划局召开了《成都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情况通报会。
可能收取“拥挤费”
在通报会上,市规划局副局长、总规划师张憔称,对成都未来交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成都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很快出台。他同时表示,有可能征收“拥挤费”来平衡中心城区的交通矛盾,但还在研究、论证。
据悉,该规划的初步方案已经提出,是成都交通发展白皮书中的主要部分,不仅是技术性的方案,而且还是一个交通的公共政策。
吸引有车一族外迁
据悉,其中将论证制定控制交通需求的政策,建立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的发展、控制和价格对策,评估在中心城区控制机动车使用的各种对策的效果,包括总量控制、进入限制和道路使用收费等,根据效益和效能,评价现行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和货车交通管制办法。
“这一系列交通政策都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出行以及切身利益,在出台前,我们希望在更大范围、更进一步地征求意见。”他透露,在停车方面,中心城区只能提供有限停车泊位,实施较低的居住配建标准,提高固定车位的使用费用,将城区外围新建居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提高,以吸引更多的小汽车拥有者外迁。
借鉴周末汽车方案
另外,对于北京施行的“周末小汽车方案”,他表示,成都可以借鉴。据了解,这是从小汽车的使用类别上来讲的一种方法,此类小汽车仅在节假日出行,该类小汽车注册时享有税费优惠权,在保险的收费额度上也可适当减免。
昨日,该规划起草人、西南交大教授张殿业介绍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字。他说,尽管目前成都交通现状良好,预计到2015年,小汽车将增长到215万辆,不仅饱和,而且与道路资源的比例严重失调。机动车出行的快速增长必然走进“堵车——修路——发展汽车——堵车”的怪圈。这种形式已被许多发达国家证明只有“死路一条”。
据悉,未来成都将遵循国际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共同选择,大力推广公交优先的交通原则,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据介绍,所谓公交优先是指从设施用地、投资安排、路权分配、财税扶植四个方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成都是否该对电动自行车亮出“红牌”?
《成都市城市交通白皮书》2005—2020讨论稿中,已经提出要对摩托车、私家车、电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实施不同的政策,区别对待,从而引导城市交通向着现代、健康的方向发展。
昨日,市规划局副局长、总规划师张憔透露到,在白皮书中,成都需要解决城市交通的11个问题。目前最迫切、也是未来威胁成都交通的两大难题,增长的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
你认为成都是否也该像北京一样对电动自行车说“不”呢?本报受市规划局委托,开辟专题讨论,欢迎广大市民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城市交通政策制订。本报将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呈交市规划局。市民参与方式:拨打962211党报热线,或发电子邮件至limaiz@sina.com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