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政策推出到12月20日为止,广州报废的黄标车(达不到国Ⅰ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标准的柴油车)638辆,全都来自政府和事业单位,目前私家车主以旧换新的数量依然为“0”。据了解,该政策遇冷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问题一 补贴提高还追不上二手车市价
汽车以旧换新面临二手车市强烈竞争。记者昨日看到,广州大道南上很多销售员打出“收车”的广告。
“我们的收购价比政策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位二手车行负责人对本报说,黄标车车况好一般能拿到不多于5万元。”从利润链条看,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赚,这让二手车各交易方积极性高:车主卖一辆黄标车最少获利1万~2万元,广州车行一般赚10%以约2.2万元出售给外地收购的二手车行,后者在当地转手赚取10%利润。
这位负责人说显然这比报废更划算:“广州黄标车在其他地区仍可以上路。夏利、捷达、桑塔纳这些二手车多数流向湛江、茂名或广西、东北等地。据我了解60%~70%都是外省的人过来收购。” “只要车在15年的报废年限内都可以转出,门槛很低。”
回声:如果车主选择报废呢?广州市金属回收公司总经理周锦标说,如果黄标车报废购新,可拿到国家5000~1.8万元补贴和广州地方补贴,在报废时还可拿到回收企业的“残值”补贴,即当时市场的废钢有色金属价格,按重量计价,并剔除包括拆解费用、税费等有关成本。“低至几百元,高达五六千元。” “1.8万元这个最高档次是指重型车,小车就补几千元。”
问题二 受惠面窄市民积极性低
相比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范围窄。虽然国家提高了补贴,但很多市民都还是认为补贴力度不够。市民李小姐就告诉记者:“自己有一部2.0升的轿车,买的时候是19.8万元,开了5年,想换辆车却发现不是报废车和黄标车,只能拿到二手市场卖,无法参与以旧换新。
广州宝利捷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孙明霞对本报说,以旧换新标准提高后也没有出现卖黄标车的火爆场景。“一般市民很多早知道黄标车不能上路,补贴提不提高都得卖掉。车主决定是否出手的关键是衡量市场价和政府补贴标准谁高。”孙明霞说,显然市场价还是跑赢了补贴。
回声:广州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昨天对本报说,国家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侧重鼓励环保、加快淘汰老旧车型的进程,并非针对所有二手车。“这与家电以旧换新不同,后者侧重消费升级、促进消费。”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