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购车费涨幅超两成
在昨日16名委员的发言中,杜黎明的发言排在第8个。电子显示屏上打出其《推进公车改革势在必行》的标题后,不少记者们都抬起头来,给予高度关注。在今年两会上,公车改革被明确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在2000多名政协委员面前,杜黎明的发言并不“客气”,在6分钟的发言里,他力陈当下中国公车使用中的种种弊病,批公车使用奢侈浪费、资源利用率低、行政成本高、公车私用突出、货币补贴被当福利……仅有千余字的发言,却句句不留情面。有政协委员在散场后对其的评语是“犀利”“一针见血”。
杜黎明表示,我国现行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编制、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目前看来,这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还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和军队的配车,这些公务车辆每年消费支出已经达到了1500-2000亿元,每年车辆购置费增长率都在20%以上。
仅三分之一用于公事
杜黎明称,据统计,每辆公务车年均消费8-10万,而与社会车辆相比,社会轿车每一万公里的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机关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运行成本是社会轿车的三倍多。而在使用效率上,公务车辆仅为社会运营车辆的1/6至1/5,“相当一部分领导的专用车,除了接送领导上下班、参加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出差外,大部分时间闲置,但与此同时,普通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用车难的问题却很突出。”
除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杜黎明还援引国家发改委的调研报告,称当下的公车使用中,办公事的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了1/3,此外司机私用占去了1/3。一些地区和单位不按照规定配备公车,耗资超编超标购车,他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超编配车率达到了50%以上,有些地区的主要领导甚至出现了一人配备两辆专车的现象。
虽然此前部分地区也推行了公车改革,不过杜黎明认为,总体上是公车使用货币化。而由于补贴标准不统一,造成同一级别的公务人员在不同地方差别很大,一些公务人员还把公车补助当成了福利,引发了新的不公平。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