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南宁显现“中国—东盟”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雏形
发布时间:2012-1-90:0:0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杨志雄 黄艳梅点击量:1655   
  广西南宁市市长周红波9日在此间表示,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中心城市,南宁市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和中央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加速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三基地三中心”,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雏形已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出席广西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2011年,南宁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发展环境建设年”等三个主题活动,继续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五场攻坚战,预计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

  目前,南宁陆续开通了至东盟各国主要城市的航班,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建成。南宁至越南首都河内的国际列车正式开通、成为除北京外唯一一个国际列车始发城市。继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通车,广西正积极协调建设通往新加坡的陆路国际通道——“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这一备受沿线各方积极肯定的构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与东盟最重要的陆路大通道。

  周红波说,未来将有六条高速铁路经过南宁,投资60多亿元人民币的南宁火车东站正在抓紧建设中。他认为,广西以南宁为中心和沿海港口为龙头,由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组成,通往东盟各国、周边省份及出海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已经基本形成。

  近年来,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区域性国际城和广西“首善之区”的目标,南宁市不断增强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商贸基地、信息交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成绩喜人。南宁市已形成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与制造、铝加工、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信息、化工、建材、造纸等八大优势产业,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38.7%,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此外,受惠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南宁的信息、金融、会展、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区域性信息交流、金融中心加快建立。周红波说,南宁市信息化平台逐步完善,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项目稳步推进,服务广西、面向中国、辐射东盟的信息市场体系正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逐步扩大,南宁与东盟将步入“信息快车道”。随着东盟国家、香港、内地的金融机构不断前来设立代表处或者分行,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开展,南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已非遥不可及。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