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美丽泉城动员大会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济南市提出,推进美丽泉城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也是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好美丽泉城的科学规划?近日,济南市规划局局长贾玉良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保护老城:
明府城和百年商埠区相关规划将调整优化
济南市规划局局长贾玉良说,由吴良镛院士主持编制的《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提出了“一轴、两湖、三区、四泉、六河、九山”的空间格局,蕴含了“山水泉城”的规划理念和布局特色。
山为“九山”,即“齐烟九点”。水为“两湖”、“六河”,指大明湖和小清河南岸将要开发的北湖以及黄河、小清河、东泺河、西泺河、护城河和曲水亭河。泉为趵突泉群、五龙潭泉群、黑虎泉群和珍珠泉群。
在泉城特色风貌带中,以明府城为主体的泉城特色标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核心区。为此,济南市规划局专门编制了《泉城特色编制区规划》,提出以建设“著名泉城和文化名城”为目标,以明府城、大明湖、环城公园“一城一湖一环”为重点,按照恢复性保护、艺术性更新、创新性改造的理念和统筹规划、长期控制、持续改造、逐步更新的原则,塑造集湖光山色、名泉园林、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特色资源于一体的泉城品牌。
贾玉良表示,济南市规划局将加快调整优化泉城特色标志区和商埠风貌区规划,重点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三经四纬、一园六坊”的更新保护。
百花洲片区位于芙蓉街-曲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内,是目前尚存的少数能够集中体现济南名城风貌的街区之一。百花洲片区改造对今后明府城的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意义。规划将片区定位为文化休闲旅游区,着力突出老济南“泉水串流街巷民居”的韵味,下一步将深化完善规划方案。同时,将继续深化优化芙蓉街-曲水亭街、将军庙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规划。“三经四纬、一园六坊”是商埠风貌区规划保护的重点。“三经四纬”即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和纬三路、纬四路、纬五路以及小纬六路;“一园”即中山公园;“六坊”即商埠区的六个小网格街坊代表。
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深化完善中山公园及中山公园东地块的规划方案,将中山公园还原为完全开放的城市空间,按照“应保尽保、风貌延续、活力复兴”的策略,严格保护文物。
优化“三区”:
小清河已通航,滨河新区水网规划将启动
在东部新区,规划部门将重点优化东部新城CBD、高新区核心区、汉峪片区、唐冶片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东区等重点片区规划设计,推进济南东部CBD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开展旅游路沿线(彩石片区)规划研究,推进汉峪商务金融区规划策划。
在西部新区,在现有规划基础上,依托高铁枢纽、文化教育资源和生态湿地优势,深化完善西部新城核心区、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济西湿地生态区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会同有关部门完成西部新城发展战略研究和西部新城概念规划,做好场站一体化、大剧院综合体、三馆综合体、安置房等的后续规划设计。
有着近900年航运史的小清河再次通航了,小清河与大明湖、护城河何日实现通航也受到市民关注。滨河新区如何做好水文章?贾玉良表示,将推进滨河新区战略研究及中心区概念性规划、生态景观及旅游规划等,启动滨河新区水网规划,完善滨河新区规划体系,全力打造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商务办公、商业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北部发展新区。
在鹊山龙湖概念性规划方案的指导下,编制完成项目总体定位与近期建设规划,同步做好起步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安置区建设的相关规划工作,为北跨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结合北跨战略实施,制定北跨产业发展区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调整优化济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下一步将加快编制南部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详规、城市设计及村庄建设规划,继续推进南部山区柳埠、西营、仲宫三镇政府驻地控规编制,开展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工作。
实体经济:
提高土地利用率,搞好四个产业基地规划
济南市规划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共中心布局结构的研究,构建老城、奥体文博、西客站中心区三个城市主中心和北湖、汉峪、新东站、唐冶、大学科技园五个城市副中心,深化各中心城市设计,促进产业、商业、居住等功能适度混合,切实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围绕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将组织开展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搞好济东、济西、空港、黄河北四个产业基地规划,完善“一城三区四基地”的发展格局,推进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宜业宜居:
避免“居职分离”,重点规划设计16个城市综合体
济南市规划局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作为规划工作的重要职责,在编制济南市住房建设规划、居住用地专项规划等规划时,特选取临山、临水、环境优美,或已具备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成熟地段,作为居住用地。
同时,规划部门充分考虑居住与就业平衡等因素,将住房建设与商业商务设施、产业区布局有机结合,避免“居职分离”,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将规划布局一批功能复合、空间集约、交通高效、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的城市综合体,重点开展泉城路商业中心区、泉城广场南侧地区、经四纬一地区、经十纬十二地区、山大路地区、二环东路地区、奥体文博中心区、唐冶新区中心区、汉峪总部经济区、高新外包会展区、西部新城核心区、大学科技园中心区、滨河新区核心区、王舍人新东站地区、华山片区、泺口地区等16个城市综合体的城市设计。
如何治堵: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力争两年编竣
规划部门启动了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国内著名的交通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咨询。
规划部门将力争用两年时间编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结合带状城市的空间形态和远期发展要求,搞好各交通系统的衔接,发挥好“公共交通引导发展”的综合效益。
该规划由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和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组成,将整合、提升、完善各类交通规划,从政策、规划、管理、实施等多角度统筹交通资源,制定协调统一的规划建设管理政策措施,为科学指导我市交通建设、系统治理交通拥堵、全面提高交通水平奠定基础。
生态规划:
将打造“三环三横四纵”城市生态绿地布局
济南市规划局与市城市园林绿化局正在联合编制《济南市中心城绿地系统控制性规划》与《济南市中心城绿线标定规划》,打造“三环三横四纵、多楔多点多线”的城市生态绿地布局结构。
三环指由环城公园-二环路两侧-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带围合形成的三个环状绿化带。三横指由沿旅游路-刘长山路、经十路、小清河-工业北路两侧形成的三条东西横向绿色廊道。四纵指沿北大沙河、玉符河、大辛河、巨野河两侧形成的四条南北纵向绿色隔离廊带。
多楔指向城市规划区楔形渗入的山体、湿地等绿色空间;多点指以公园、生产等绿地构成的棋盘状分布的城市绿地;多线指沿城市道路、铁路、河流、防护绿带等带状城市绿地。
规划体现生态化、本土化、人性化和便利化原则,根据济南市自然地形特征,规划城市绿道体系形成生态型、都市型、郊野型三种类型。规划形成“一轴延风貌、一带串新城、四河连八湖、多廊齐汇流”的生态水系结构和“一环两线三湖”的通航线路布局。
在全市初步划定11片郊野公园,主要位于中心城南部山区,按照核心区、缓冲区和康乐游憩区三部分进行分区控制。
根据城市用地结构和功能需求,在中心城区辟建新的市级公园,大力发展区级公园、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等。现已确定了郎茂山、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等十余处城市绿线,目前正在进行北马鞍山、标山、蒋山等26处山体绿地的绿线标定工作。
下一步将依据规划明确划定每一处山体、绿地的城市绿线,打造由沿路、沿河宽窄不等、经纬交错的绿色走廊,将星罗棋布的公园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郊野绿地联为一体,形成大中小结合、点线面结合、环廊带结合、平立面结合的城市绿色空间。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