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哪里都堵车、尘土飞扬、上班出不去下班回不来……随着首府又一轮道路管网改造,市民的埋怨声此伏彼起,一时间,堵车、修路成为市民谈论最多的话题。连日来,记者对首府道路改造进行了采访,市政部门用行动告诉市民:“阵痛过后,首府交通正在由平面向立体转化,畅通的首府交通不再遥远。
【现场】道路改造热火朝天
5月8日,记者在首府南二环昭乌达路立交桥项目处看到,现场正在紧张施工中。在现场勘查的老孙告诉记者:“从去年7月1日以来,该桥梁的建设就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施工期一天24小时,工人轮流工作。目前,该桥梁建设已经快接近尾声了。”老孙今年快50岁了,干工程已经10余年,老孙一直在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炎热的天气里,老孙在工地里认真细致地指挥着,皮肤被晒得黑亮黑亮的,他说,只要道路能通畅,再苦再累也值得。中国二冶集团呼和浩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部一位姓任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桥梁的建设正在顺利进行中,5月11日,该桥梁正式安装钢箱梁,钢箱梁安装完就基本完工了。目前,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每天24小时作业,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据了解,该桥梁全长750多米,分3段进行安装,预计8月15日正式竣工通车。
为解决首府交通拥堵问题,今年首府继续加大市政道路建设力度,在完善地下管网设施、打造立体交通、加快新区道路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并启动快速路和地铁等项目,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改善首府交通环境。
4月下旬,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第二批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据了解,第二批管网改造工程主要是雨水箱涵工程,涉及呼和浩特市核心区4条主干道,分别是锡林路(中山路-鄂尔多斯大街)、鄂尔多斯大街(锡林路-昭君路)、巴彦南路(新华大街-扎达盖河)、海拉尔大街(西货场东街-乌素图河)。由于第二批雨水箱涵改造涉及的4条主干道大都是城市核心区的大动脉,所以昨日早高峰时段,城市核心区与开工道路相邻的周边道路都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其中以嘉茂购物中心十字路口尤为严重。在嘉茂购物中心十字路口,正在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最近每天早上7点多我们就到位开始工作了,以嘉茂购物中心十字路口为点,向北是锡林路,向西是鄂尔多斯大街西段,这两条路都开始封闭道路进场施工,因为有些市民事先不太了解施工情况,还是按照正常计划出行,这就给路口造成了很大的交通压力,今天早高峰时的交通流量是往常的5倍还多,我们的疏导压力非常大。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现场疏导加上单点调控,同时我们在辅路上都布置了警力,进行二次分流,这样能减轻嘉茂购物中心十字路口的交通压力。”“多年来,呼和浩特市雨水排水不畅问题成了市民的头疼事儿,每当下雨马路积水量便很大,给市民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政府改造供排水管网是惠民工程,对于主干道管网施工期内出现的交通拥堵现象,市民能理解,希望施工单位尽早完工。”正在嘉茂购物中心十字路口等红灯的市民李伟告诉记者说。他表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惠民好事,过往的车辆与行人面对暂时的出行困难是可以理解的。
【规划】建设道路桥梁110项
今年,首府道路桥梁建设共计110项内容,其中包括新建防风林南街等道路57条;续建改造乌兰察布路等道路27条,包括19条核心区道路改造,核心区改造的重点放在亟需解决地下管网改造的路段,做到一次性到位;新建中山路(四毛)十字路口地下通道等桥梁、通道工程20项,续建昭乌达路立交桥等桥梁、通道工程6项,旨在拓展城市空间、拉开道路框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解决市民出行问题。
据了解,19条中心区道路改造的安排如下:施工工期按照上下半年两个时段进行,上半年开工18项,分别是巴彦南路、新华西街、光明大街、公园东路、鄂尔多斯大街、乌兰察布路、展东路、东库街、车站东街、光华街、胜利路、呼伦路、兴安路、海拉尔大街、锡林路、大学路、工农兵路。下半年开工5项,分别是通道北街、大学路、锡林路、车站东西街、呼伦路。
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局长张海军说:“通过继续加大市政道路建设力度,在完善地下管网设施、打造立体交通、加快新区道路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并启动快速路和地铁等项目,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改善首府交通环境。”
【措施】加强施工后勤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道路改造施工中,交通、城建、水务、交警等部门相互协调,加强沟通与配合,确保了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施工前,施工部门充分征求交警部门的意见,科学地安排各项工程的具体细节,按照具体改造的道路区块划分,先动哪条路,后动哪条路,哪些路不能一起动,都进行了规划和安排,尽量避免因工程施工造成大面积交通瘫痪;施工中,交警则加强交通疏导,做到只要有道路改造施工,就能见到疏导车辆的警力。在工程安排上,施工单位采取躲高峰、抓平峰方式,利用夜间、双休日车流量少的有利时机,昼夜施工,抢抓工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另外,施工主管部门加强了对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的管理,并下达关于文明施工的通知,具体包括:在每个施工地点安装硬围挡,在十字路口安装告示牌,注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督单位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开工时间、完工时间等各项具体内容;各个施工单位按需发放专用车辆通行证,施工完毕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做到施工产生的垃圾不过夜等措施。
【行动】完善路网微循环
“在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今年仍将打通断头路及建设城市立体交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实现首府‘畅’字工程。”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局长张海军说道。
张海军说:“近年来,首府路网工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2010年我们在核心区改造了5条主干道,2011年改造了13条主干道。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在加快改造城市主干道的同时,完善支路微循环,积极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以期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路网系统。因此,全力进行断头路的建设,是城市交通微循环顺畅的一个重要保证。”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今年计划打通断头路重点项目共21项,其中打通二环路网的8项,包括巴彦北路北段(海西街-北二环)、后八里庄路(南二环-鄂尔多斯西街)、玉泉新法院东规划路(南二环-后八里庄南路)、通道北路(海拉尔西街-呼包高速)、爱民街(呼伦北路-东二环)、丁香路(成吉思汗大街-北二环)、丰州北路(京包铁路-北二环)、展东路(需要打通3段,分别是乌兰察布路园艺所、第三苗圃北墙、鄂尔多斯大街到南二环)。其中阿拉善北路全长1139米,其沟通成吉思汗大街、北二环。打通后将缓解现在巴彦北路主干道的交通运行效率;巴彦路北段全长2413米,红线40米,属于主干道,连接成吉思汗大街、北二环。建成后,市民可以驾车直通北二环。该断头路畅通后,将大大完善首府“十横九纵”结构性主干路的路网结构。另外还可以有效缓解呼和浩特市第40中学上、下学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鄂尔多斯西街周边路网建设不完善,只有鄂尔多斯西街一条主干道,承担了大部分运输通行任务,导致路面破损严重,因此后八里庄路及玉泉新法院东规划路的建设对缓解鄂尔多斯西街交通压力有重大意义。丁香路全长553米,连接北二环与南二环,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丰州路上、下学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另外,新华东街以北的路段一直未通,如果能打通丰州北路与展东路,将有效分流新华东街的交通压力,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团结小区改造。
另据介绍,打通二环路通往小黑河、大黑河的断头道路共13项,包括巴彦路南段(鄂尔多斯西街-湿地公园北路)、呼伦南路(世纪五路-滨河北路)、规划次干路(世纪六路-滨河北路)、石南路(南二环-小黑河)、金穗路(南二环-滨河北路)、范家营西路(南二环-小黑河)、生物制药厂西路(南二环-小黑河)。
张海军信心百倍地说道:“以上项目的建设对完善路网有着极大的意义,目前已经有部分跨河桥在建设当中,并且计划在2012年建成通车,如果其周边道路还没有畅通,桥梁的建设就失去意义。因此,打通二环路与小黑河、大黑河连接的断头路势在必行。”
【展望】加速构建立体交通
“仅仅打通断头路,建设新路,并不能满足车行、人行的需要。只有地上、地下,人、车分流,才能构建起更加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跨河桥、立交桥、人行天桥及通道的建设,将会有效弥补平面交通的局限性,充分展现立体交通网的优势。”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工程科负责人直截了当地道出首府道路现在的交通窘境。为了加速首府立体交通蓝图,今年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计划建设桥梁、人行通道工程共24项。其中跨河桥11项,立交桥8项,人行天桥及通道3项,平面立交交通组织1项。
据了解,今年,计划建设跨河桥9座,计划完工6座;建设立交桥6座,计划完工1项。其中,昭乌达立交桥、昭君路立交桥、东南出口立交桥、西南出口立交桥建成通车后,将与通向二环的道路形成市区外围交通网,有效缓解市区内道路拥堵状况;计划建设人行天桥及通道3座。其中,中山路十字路口天桥或通道的建设将有效解决长久以来中山路商业区交通拥堵问题;满都海过街天桥的建设则缓解了内蒙古人民医院与乌兰察布路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昭乌达路三中通道的建设对解决上、下学时段交通堵塞、行人安全问题有积极作用。
该负责人说:“等这些桥梁及通道建设后,对于解决商业繁华地段、学校周边、医院周边、车站与机场周边局部路段的交通拥堵将有显著成效。同时,这些桥梁及通道也是构建立体交通不可或缺的部分。”
【说法】城市道路管网改造是系统工程
对于这次的城区道路改造,市民议论最多的是,为什么要对中心区道路进行改造?“平时不修路时,那些路段都堵得乱七八糟,再修路,还不知道这路会堵成什么样?别的不说,这上下班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浪费在路上?”市民李健说起修路带来的出行不畅牢骚满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对中心区道路进行改造的原因主要包括3方面:城市管网改造,解决内涝问题;缓解交通压力,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改善市区交通状况,以便市民顺利出行。
张海军局长说:“经过连续两年的大规模道路改造,目前首府公铁立交桥下积水、主干道排水不畅等突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由于我市地处北方,施工工期短,每年实际施工时间只有4~5个月,所以每年改造的道路都是极其有限的,而管网及道路改造又是个系统工程,仅用一两年时间将所有道路改造完成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说,城市核心区道路管网改造工程,绝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逐步去改造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生活在回民区和玉泉区的市民,老旧城区由于历史欠账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里的道路、桥梁、地下管网大都年久失修。这些问题已经切实影响到了老百姓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否健全、他们的幸福指数是否逐年提高等。从民生出发,做民心工程是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进行首府核心区改造的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近几年的改造中,在老旧城区安排了大量的道路及地下管网改造计划,其中包括通道路、新华街、巴彦路、光明大街等。近几年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对老旧城区的地下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完善,把很多早在10年前就应该淘汰的管道更换下来,彻底解决了老旧城区市民家中供暖、燃气、供排水等存在的老问题。”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