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交警进一步深化“我站岗、我发现、我建议”的问题发现机制。6月初,依据在越江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市交警总队路设处在延安路高架西藏南路下匝道等路口增设了“人民路隧道”指引标识,并进一步提出五个重点区域的交通标识设置调研。有关虹桥枢纽交通标识的课题昨天启动,交警驾驶4辆汽车分别沿着延安高架—沪渝高速、迎宾三路地道、仙霞路地道、北翟路高架到达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他们发现,为了引导驾驶员走迎宾三路地道,沿线2处岔道的路牌标识需要完善。
被“遗忘”的迎宾三路地道
记者随车通过迎宾三路地道,顺利到达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沿途没有遭遇堵车。地道周边的路牌设置较为完善,但通往地道的高架道路途中有2个岔道的标识存在一定问题。
延安高架(东向西)沪青平公路匝道附近有2条岔道。左侧是延安高架主干道,可以直通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右侧匝道通往迎宾三路地道,也可以抵达2号航站楼。匝道上有2块路牌,左牌标注“虹桥枢纽2号航站楼”字样,右牌标注“虹桥枢纽1号航站楼”字样。这意味着,驾驶员无从得知经右侧匝道过迎宾三路地道可达2号航站楼。
即便“识途老马”选择右侧岔道往迎宾三路方向行驶,又会在下一个分岔匝道遭遇挑战:左侧通往虹桥枢纽,右侧通往沪青平公路和迎宾三路地道;现场分别有“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2块路牌,但均指向左侧道路——迎宾三路地道可以通往2号航站楼,这一点在路牌上又被遗忘了。
驾驶员更青睐“一一对应”的标识
交警解释,虽然通往迎宾三路的道路没有标注“2号航站楼”,但是标注了“虹桥枢纽”,应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然而,整个虹桥枢纽占地超过26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的交通枢纽,内含高铁车站、长途车站、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各自间距很远。
事实上,要在虹桥枢纽内部“穿越”并不轻松。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市民要到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接人,却在机场内绕了40多分钟冤枉路,想要从2号航站楼返回1号航站楼。其间,他求助多名出租车司机,但的哥没能指明出路。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他才找到了目的地。
今年6月,为了改善虹桥枢纽内部的交通标识,市交警总队路设处在枢纽内部新增了33块路牌,建立了1、2号航站楼之间往返路径的引导系统。这些路牌明确标注“1号航站楼”或“2号航站楼”,大幅提高了司机寻路的便捷性。这“一一对应”的经验也应当被借鉴到高架道路上——在分岔路口,更多地采用“2号航站楼”这一标识,而不是“虹桥枢纽”。
如何修改路牌存在争议
市交警总队路设处处长尹建岗认为,高架匝道指向虹桥枢纽的路牌确实应该修改;但鉴于交通组织的标准要求,路牌具体如何修改存在争议,仍然需要探讨。
首先,延安高架主干道上已标注“2号航站楼”字样,如果在通往迎宾三路地道的匝道上再标注“2号航站楼”,就会产生重复和矛盾——驾驶员在分岔路口看到2块所指目标一样的路牌,会产生疑问、犹豫不前。
其次,路牌太多会导致指向不清。比如,在仙霞路地道附近,多块路牌分别指向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高铁车站、其他地面道路。这些路牌尺寸不一,并列在一起,驾驶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尹建岗说:“路牌要尽量兼顾信息全面和一目了然。我们欢迎市民发表建议,为交警提供金点子。”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