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长春第一条交通隧道 将于2013年开工
发布时间:2012-7-40:0:0来源: 新文化报作者:未知点击量:1610   

    新闻提示:据长春市建设部门介绍,长春第一条交通隧道——长约7公里的自由大路下穿亚泰大街和人民大街工程,拟于明年开工建设。

  7月3日中午,长春市民王先生驾车在自由大路上由东向西行驶,在亚泰大街路口等了4个信号灯,耗时15分钟。等到自由大路下穿亚泰大街和人民大街隧道建成,再行经该路口,这15分钟就能省下了。

  1 问:为啥要修下穿隧道?

    答:一堵就是大半天。

  自由大路与亚泰大街交会处到底有多堵?的哥李师傅说:“现在我到早晚高峰都不愿往这个路口跑,一堵就是大半天,有活儿也尽量绕道走。”

  7月3日13时,记者驾车沿着自由大路从东盛大街行至新民广场,5公里多一点的路程,耗时约40分钟。由于亚泰大街跨自由大路高架桥正在施工,自由大路双向六车道到这里只能并成双向四车道,交通很不通畅。

  “最堵的是早晚高峰,东西方向能排出近千米。”刚刚换岗的一名交警介绍,高峰时段,亚泰大街全线有近一万辆/小时的机动车流量。

  2 问:为啥计划两年没开工?

    答:担心造成更大拥堵。

  实际上,自由大路与亚泰大街路口的建设改造,在2010年上半年已被列入建设部门的计划当中。

  “亚泰大街与自由大路这个节点是先上跨还是先下穿,在内部曾有过争议。”长春市建设部门人士介绍,下穿隧道迟迟未开工,主要是避免造成更大的拥堵。在亚泰大街由南到北7个交通节点当中,去年卫星路、南环城路都在实施轻轨建设,对交通影响很大,只能把自由大路节点延后实施,否则会造成长春大街以南的交通瘫痪;而今年亚泰大街上也有多个工程施工,如同时开工,不利于施工组织;建设地下隧道工程复杂,一年之内无法完工,而建高架桥一年内就可以完工,可以在缓解一定交通拥堵后再建下穿隧道,所以最终采取了先建高架桥后建隧道的方案。

  3 问:节点路口分几层?

    答:分三层,中间转弯用。

  该项工程预计明年4月开工,隧道宽约14米,主线为双向六车道,隧道东部起点为东岭南街到同志街附近,东西通行计划不设信号灯。亚泰大街与自由大路交会口届时将分为三层,最上层是上跨桥,中层是左转、右转车道,最下层为直行车道。

  4 问:下大雨隧道会积水吗?

    答:设雨水箅子,不用担心。

  “如遇暴雨,下穿通道内会否因排水不畅而出现大量积水?”有市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长春市建设设计部门看来,这完全无需担心,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在出入口宽度范围内,将会设一至两排雨水箅子,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再通过下水管线排走。”

  5 问:工农广场能修下穿吗?

   答:根据地铁工程确定方案。

  等到自由大路下穿亚泰大街隧道建成,亚泰大街的南北通行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与之相隔不远的人民大街能否也采用这个办法提高通行能力?例如工农广场能否修下穿隧道呢?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人士解释:“这种想法的确已经考虑多年,目前在研究当中,但具体方案仍未最后确定,主要取决于地铁工程的进行,最终确定施工方案。”

  相关新闻:开运街部分路段全封闭

  (记者:刘长宇)近日,长春市二环路快速路工程中的宽平大路开运街立交桥开工,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从即日起到2013年12月30日,开运街的集安路至宽平大路段、宽平大路至抚松路段道路全封闭施工。集安路至宽平大路段建议由红旗街绕行,而宽平大路至抚松路段,车辆可由路边便道通行。

  一些公交线路也不得不绕行。119路、19路、266路等公交车改从春城大街—东风大街—湖西路—开运街行驶;104路由于车体较小,暂时还走原有线路;9路发往欧亚卖场方向的,改从湖西路、普阳街、宽平大路绕行,发往南关方向的改从宽平大路、红旗街、湖西路绕行;222路改为从红旗街经由湖西路回到开运街通行。

  光复路高架桥将采用切割拆除

  (记者:邢程)长春市建委负责人日前透露,拟于8月拆除亚泰大街上跨光复路高架桥。这座桥如何拆除?7月3日,长春市建设部门人士表示,将采取切割方法,类似于青普桥的拆除。该人士介绍,由于光复路高架桥与周围建筑的距离很近,采用爆破拆除会有一定的危险;而且,采用切割拆除还可缩短工期。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