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来自全国道路交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西湖边,对杭州的“循环交通”研究进行论证。杭州的“循环交通”,借鉴的是港、台地区的成功经验。简单说来,就是形成一个环路绕行的单向交通。
汽车版找了四位长期生活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车主,请他们来说说当地的交通,大家对循环交通会有更具象的认识。
香港车友杰森:
有时真的不太方便,但总体上保证了顺畅。20多年的驾龄,杰森对香港的道路已是再熟悉不过。在他的头脑里,也有交通拥堵的概念,“早晚高峰?当然有了”。
跟他进一步细聊,就会发现他所说的早晚高峰,仅仅是车速放慢了,道路却依然畅通。而不是像杭州一样,堵车严重时,整条马路就是一个大型停车场。
杰森说,为保持道路通畅,香港各区块会有不同时间、车种的禁行、限行措施,优先保证公共交通的畅行。
而连接九龙和新界东部的狮子山隧道,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四条行车道中会有一条根据当时的车流量改变行车方向。类似于杭州曙光路、之江路正在实行的潮汐交通。
这样的措施实行多年,带来的是香港交通的秩序井然和道路通畅。但有时确实也会有一些不便。 “由于香港很多天桥、道路与商厦、住宅楼直接相连,限行禁行会给周边的居民带来麻烦。”杰森举了旺角西洋菜街的例子。
这是一条当地的特色商业街,前几年曾一度改为步行街,原本北向行车的道路完全被封,影响到周边商户和居民的出行。
经过长时间讨论和重新设计后,西洋菜街如今只在工作日下午4点到晚上12点、节假日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为步行街,其他时间段里均可通车。
“有时真的不太方便,但总体上保证了香港交通的顺畅。我可以接受,服从大局。”杰森的对策是,对不熟悉的路,开车前先定下行车路线,以免开错浪费时间。多年来,这已成为习惯。
香港车友项璟:
虽然有些人要绕点路,但路上是永远畅通的
项璟,浙江舟山人,6年前跟着老公定居九龙半岛红磡区,从事媒体工作。
初到港岛,她的第一感觉是局促。"路很窄,走不了几步就能到马路对面。到处是单车道或双车道,很难找到三四个车道以上的宽敞大马路。"但神奇的是,这样的道路却很少看到堵车,即便是双层巴士这种庞然大物也能身形矫捷地穿梭在街区内。
“应该归功于大量的单向通行路。尖沙咀的加连威老道、金巴利道,铜锣湾的百德新街和谢裴道,旺角的西洋菜街等。”单行线只要总体规划得好,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虽然有些人可能绕了点路,但道路总体上是永远畅通的。
铜锣湾是香港著名的购物和娱乐集中区,也是很多内地人到港后必去的购物点之一。因此,那里的路窄车多人多问题就更加突出。
“所以,铜锣湾周边有许多单行线,用来疏导交通。”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不便之处也很明显,开车经过时,如果转错一个路口就要兜很大圈子才能回来。像赤柱海滨的狭长道路,只有双车道,其中任何一条发生事故都没有周转余地,除非占用对向车道。但这样的事几乎没发生过,大多是耐心地等待交警指挥。这是教育、宣传、舆论、立法、执法、城市规划等各方面长期作用的综合结果,非一日之功。”职业的关系,项璟看问题总比别人深入几分。
“比如各种禁行、限行、禁停的规则,会以明确的符号和醒目的颜色标在路牌上,或者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于路杆。政府相关部门也会制作宣传片,各家电视媒体必须安排时段反复播出。”项璟就是靠这些记牢了在港岛开车时需要记住的道路规则。
台湾车友张典婉:
单行、禁转实行20多年了,我们早已习惯 去年因《太平轮1949》一书而为许多大陆人知晓的台湾作家张典婉,如今在台湾、上海两地生活。
30年的驾龄,加上两边都开车,张典婉感触很深:"台湾也堵,也有早晚高峰,也会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跟大陆一些城市相比,实在要好太多。当然,杭州还算不错的,车辆会在斑马线前主动让人。"
“据我所知,台湾有单行线、禁左(右)通行,还有调拨车道。也就是本来西行的车道,在特定时段内调整为东行。没有单双号限行。”
以台北市为例,那里的单行线可谓众多。“像平行的仁爱路和信义路,前者只能东向西行驶,后者只限西向东。”各种可用于分散主干道车流量的支路都被充分利用起来。有时候,只有6米长的小路,也是一条可通车的单行道。
“禁止左转的道路也多。”在张典婉的印象中,绝大多数主干道都不允许左转,也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
不过,由于差不多在20年前就已开始实行这些交通组织措施,台湾人早已习惯这一切。“而且公共交通的发达与便利,许多台湾人已放弃开私家车,平时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也很方便。”
台湾车友杨复康:
提高通行率的同时,还减少了交通事故
“台中市区只有100万左右的人口,其实交通状况还好的,毕竟有很大一部分人以摩托车为主要出行工具。像我居住的台中港路,大多数路段是六车道加一条慢车道,车流量大,拥堵状况却不严重。”作为生意人,杨复康平日里开车的主要去处是位于大里区的工业区。当他来过几趟杭州后,更是觉得台中市的早晚高峰还不算堵。
“单行线当然好了,如果规划适宜的话。”作为老驾驶员,老杨很支持这种交通组织措施。
台中市的旧市中心曾实施过一段时间的单行道系统,“当时交通状况改善的效率相当高,我开车时的速度明显加快”。
然而,一个之前没想到的问题出现了:道路两旁店铺的生意开始下滑。在所有商家的请愿下,四车道以上道路恢复双向通行,两车道继续维持单行。
原本,台中市规划的东西向道路光复路、成功路、中正路、中山路、民族路到民权路,以及南北向的继光街、自由路、市府路、平等路、三民路为单行道系统区域。现如今,中正路、民权路、自由路和三民路等四车道已改回双向通行。
除单行、潮汐交通等措施之外,老杨认为还有一个“禁左、右转搭配机慢车的两段式左转,作用很大”,提高通行率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这个说法相当拗口。解释起来,就是在台中市有一种快慢车道间有间隔的道路,在这种路上,快车道禁止右转,慢车道禁止左转。机慢车(指摩托车和非机动车辆)想左转时,必须先直行到隔壁的待转区,等绿灯亮起后再直行,此为机慢车两段式左转。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