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2年11月29日,映汶高速建成通车,四川境内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3870公里,比2007年底的1900多公里正好翻了一番。
●5年来,四川交通人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新建高速公路所需的规划、土地、审批、资金等一道道难题。
●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37公里,是2007年的2.5倍,在全国排位由第12位上升至第2位。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已建成10条、在建10条。
数字对比
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2007年底
1900多公里
2012年11月
3870公里
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过6350公里,打通18条进出川大通道,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网主骨架。
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00公里,打通21条进出川大通道,全面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这是一个漂亮的翻番。
2012年11月29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四川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870公里,相较于2007年底的1900多公里,实现翻番。
为了这一刻,四川交通人付出了很多努力。
这是一个豪迈的翻番。
2007年底,四川建成高速公路1900多公里。四川从高速“零公里”到1900多公里,这场攀登之路用了17年。就在这一时节,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决策部署。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主战场的四川交通,逐步进入投资力度最强、建设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时期,建设增幅之快,对经济社会贡献之大,前所未有。
完成又一个1900多公里,四川用了5年。
破题
创新管理四川高速公路建设稳稳当当
时间呈现成果,过程细细品味。
“土地难、审批难、资金难,曾是制约四川高速公路发展的三大难题。”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处长蒋永林回忆说。
“蜀道难”的千古嗟叹还萦绕耳际,西部大开发正足音渐强。创造历史,唯有前行。山高路远,如何破题?
2007年底,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一经提出,四川交通开始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有了省委、省政府总体战略的支持,加之随后国家对四川灾后交通恢复重建的政策倾斜,土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蒋永林说。土地指标来之不易,四川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格外珍惜利用土地资源,在如何有效控制、减少占用等方面,都“花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大功夫”。
面对高速公路开建前冗长的审批流程,四川交通首创了“全过程全因素管理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蒋永林介绍,这一全新管理法,就是把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及其所有影响因子,系统地、有机地、协调地统筹起来,通过细排工作实施计划,科学划分工作时段,注重全过程全因素整体优化组合,精确控制前期工作流程的每一步。
四川交通人破解了前期工作进度的制约因素,把串联完成的任务,改变为并联完成,交叉实施,提前介入。对于关键路径节点,前后搭接,尽量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两项或数项关键路径上的工作任务。对于非关键路径节点,灵活压缩工作周期。在初步设计报批上,主动协调积极争取,缩短前期工作周期。
事实证明,四川交通在全过程全因素管理法的实践中,效率提高,周期缩短,质量提升。项目从规划到审批,用时缩短一半,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实现超常发展。5年来,全省共新开工高速公路42条3800多公里。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37公里,是2007年的2.5倍,在全国排位由第12位上升至第2位。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已建成10条、在建10条。
“因为前期工作做得扎实,之后无论政策微调、变动,四川高速公路建设都走得稳稳当当。”蒋永林很自豪。
开放
多元化投资让高速公路建设“不差钱”
最需要解决的还有资金问题。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每一天的进度、每一公里的建设,都少不了资金保障。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若继续只靠政府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如何才能“不差钱”?
开放市场!四川交通人的回答掷地有声。
全面开放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引进民间社会资本,这就是BOT模式。通过开放合作,采取“多个积极性、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四川在全国率先实行公开招投标,将高速公路建设的大门向所有投资者敞开。
省交通运输厅外经外事处处长谌试义介绍,近年来,四川积极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计12.5亿美元,重点建设了雅安至西昌、西昌至攀枝花、达州至陕西界等边远、贫困地区的高速公路项目。同时,利用BOT方式招商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达24条,总里程2510公里;已有8个BOT项目共789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6个BOT项目在建,规模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四川高速公路BOT项目建设已引进资金1882亿元,招商引资总额是过去8年政府投资完成的高速公路的投资总和。至明年年底,现有的24条BOT高速公路项目大部分都将通车。
BOT模式,极大调动了全社会办交通的积极性。24个BOT项目,其投资人有国企、民企、省外投资商、省内大企业及上市公司。BOT高速公路的成功,还带动了其他融资方式的兴起,如股份制、省市共建等多种建设模式,形成了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并重,BOT、股份制等多种市场运作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局面。
BOT模式,带来四川交通建设的大提速。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1900多公里,在建里程800多公里;现在,全省通车里程3870公里,在建里程2667公里。多条属于中长期规划内的项目,提前在“十一五”期间实施,部分项目比规划时间提前5至10年建成通车。
“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投资,这样的建设速度是不敢想象的。”谌试义说。
在今年10月30日的四川省高速公路项目招商推介会上,山东高速、波司登集团、广东汉龙集团等不少已参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商再度出现。他们纷纷表示,四川的投资环境优越,在川投资建设的每一步,都能得到及时的行业指导。此外,四川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也很好,以今年9月新通车的BOT项目——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成都至自贡段为例,目前全段日均车流量达2万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对广大投资商的吸引力。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