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有轨电车将成上海大型居住区交通主力
发布时间:2012-12-270:0:0来源:天天新报作者:黄梦佳点击量:1643   
    大型居住社区是未来几年上海人口导入的重要区域,为了让居民能出行方便,延长接驳车运营时间、重点发展有轨电车等方案都已深入本市配套交通发展的研究中。市交港局局长孙建平在昨天举行的“在线访谈”中透露,本市将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有轨电车将成为大型居住区主要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成“中运量”主角

  铛铛作响的有轨电车,一直承载着城市的回忆。然而在轨交发展的今天,其并无“用武之地”。孙建平局长昨天透露,对于大型居住区,使用“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势在必行,而首推就是有轨电车。

  据介绍,大多数居民盼望能达到出门有地铁的便利。“一般一个大型居住社区的人口是50万到100万,如果在这里面建轨道交通恐怕经济上划不来,但这些社区内却有这个需要。”孙建平表示,考虑在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运能在3万人次/小时以上)和小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运能小于1万人次/小时)基础上,增加一个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运能1-3万人次/小时),作为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延伸、替代和补充,有效服务于大型居住社区。

  “基本现在选定的模式是有轨电车,规划是800公里到1000公里的规模。同时,在市中心那些轨道交通到不了的地铁盲区,由于地下资源有限,我们也通过发展有轨电车来解决。”孙建平表示。

  无轨电车将因地制宜调整

  到2015年,沪上大部分“辫子”电车将正式退休下线,由新型能源的电车所取代。”此前这个新闻一出,曾引发了一阵唏嘘。

  “无轨电车确实是碰到了一些问题,一旦"辫子"坏了,它的机动性不强。另外无轨电车比较适合在交通资源不是很紧张的地区发展,车速不是很快,带有点观光性质,比如像衡山路这样的路段。”

  孙建平透露,比如滨江地区,沿着黄浦江到卢浦大桥,再到外白渡,这一段都会发展观光性质的电车。而像11路、26路这些交通主干道上的无轨电车则是把辫子隐藏在车身内,到了充电站再伸上来。总之,原来的无轨电车,会在一些交通资源不非常紧张的地方,被保留下来。而在一些道路资源紧张的地方,做一些调整。也算是因地制宜吧。

  考虑发展水上交通

  孙建平昨天表示,现在轨道交通一天将近700万人,没有近年来地面公交大面积优化调整,上海的交通是无法想象的。下一步则已经研究,考虑发展水上交通。想办法把货运运输的一部分转移到水上,从而缓解道路客运压力。

  “如果把很多集装箱通过水路走的话,就能把地面道路让出来给客运。这对于整体交通也会有所改善。而上海是具备此条件的,上海水系非常发达,有2000多公里的航道,高等级航道也规划有404公里。完全有能力打造一条"水上高速公路"。”孙建平表示。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