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新闻检索
按年份检索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佛山:公共交通投入要占交通总投入一半多
发布时间:2013-4-190:0:0来源:南方日报作者:洪俊武点击量:1594   

   历经三年时间编制、七个月征求意见、先后八易其稿之后,全国首部地级市交通白皮书——《佛山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昨日正式发布。作为一份指导佛山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及总体纲领,《白皮书》对佛山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近期行动计划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以大篇幅反复强调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方向,还提出了以价格杠杆调控交通需求的设想。

  而为了确保《白皮书》提出的各项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得以落实,昨日的发布会上还就已分解的158项近期需开展交通项目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责任书。佛山市副市长许国表示,158项交通项目推进将会纳入到政府绩效管理中,每年考核一次,一直持续到2015年。

  两年后广佛线二期工程要通车

  作为佛山城市交通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及总体纲领,此次发布的《白皮书》用大量的篇幅反复强调“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方向。按照计划,“十二五”期间佛山的交通建设投资额占全市GDP的比重应不低于4.5%,总体规模达到1600亿—1800亿元,其中,各类公交建设项目投资占城市交通总投资的比例将会超过50%。

  近年来,随着佛山城市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攀升,交通拥堵、停车难等诸多“城市病”也日益成为困扰佛山的“老大难”问题。

  相关统计就显示,截至2011年,佛山的汽车拥有量已达到103.9万辆,较上年增长13.8%,摩托车保有量虽由最高的133万辆减至102.9万辆,但佛山仍是世界罕见的车辆“双百万”城市。城市居民出行总量和机动化出行总量则由2007年的1894万人次/日和730万人次/日分别增长到2010年的2056万人次/日和900万人次/日。而随着城市发展、经济增长与人口集聚,这些数字还将继续攀升。据交通部门预测,至2015和2020年佛山小汽车的拥有量将可能达到125万辆和170万辆,机动车总量将可能达到225万辆和260万辆,居民出行需求总量到2015和2020年也将增长到2262万和2784万人次/日,其中机动化出行量则将增长到1148万和1394万人次/日。

  不过,与快速攀升的机动车和居民出行需求相比,佛山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2010年时,佛山摩托车、小汽车出行比例高达26.2%和9.6%,而中心城区的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则仅为18.3%。

  为此,《白皮书》提出要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至2015年广佛线二期工程要建成通车,2020年时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里程要达到176公里。同时,继续增加公交车辆投放,“十二五”期间新增公交车辆力争达到3000辆,至2015年佛山万人公交车拥有率达到中心城区15标台,城区10—12标台。

  而为鼓励市民出行多乘公共交通,《白皮书》指出佛山将在坚持优惠票价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交一票制的实施范围和换乘优惠范围。

  城市外围停小车免费鼓励公交换乘

  从去年7月广州实施“限牌”,到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限外”,很多市民担心随着交通压力继续增大,佛山也可能会采取类似措施。而此次白皮书也指出,对城市交通严重拥堵的地区,应研究并考虑推行汽车尾号限行、高峰期交通拥挤收费等区域限行措施。

  对于这一点,《白皮书》编制负责人之一、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於昊前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解释,“只有当各种调控交通的手段用尽,还是不能满足出行者的基本诉求时才会考虑,佛山是发展中城市,离交通拥堵费还很远”。

  不过,虽然限牌、交通拥堵费等行政杠杆暂时不会在佛山实施,但像老城区等交通拥堵严重的区域则可能进行局部机动化限制。《白皮书》就提出近期则会重点利用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车辆合理使用。与此同时,为减少私人小汽车对城区交通的压力,佛山将会在城市外围地区设置的停车换乘(P+R)设施实施免费或低收费政策,鼓励小汽车停车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市中心。不过,在记者的采访中,市民对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表示理解,但同时认为,前提是必须先完善公共交通配套,否则不仅给出行造成不便,也会增加市民出行成本。

  而值得注意的是,公示稿中“购车者自备车位”这一选项在昨天发布的《白皮书》中已不再提及,但强调了将通过提高居住区停车配件标准、挖掘现有场地停车空间来解决佛山日益尖锐的停车难问题,其中,近期重点将在医院学校、商业商贸、交通枢纽地区和“三旧改造”等地区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时佛山的小汽车泊位供给量约为28.8万个,缺口达70万—90万个。

  ■数据

  2015和2020年佛山小汽车拥有量将可能达到125万辆和170万辆,机动车总量将可能达到225万辆和260万辆;居民出行需求总量2015和2020年将增长到2262万和2784万人次/日,其中机动化出行量将增长到1148万和1394万人次/日。

  至2015年,新增27处公交枢纽,近期建成6条以上市级公交快线,“十二五”期间新增公交车辆力争达到3000辆,至2015年,城市万人公交车拥有率达到中心城区15标台,城区10—12标台;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65%以上,全市新建200处以上公共自行车站,新增公共自行车20000辆以上。

版权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城市交通”版权均属城市交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城市交通”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58323220。